陳裔春
福州市臺江區后州街道20名待業青年,在街道勞動站和團組織的幫助下,于去年10月份自籌資金(每人50元),經區城市管理委員會批準,在福州市五一路南端,辦起了一個青年飲食店。由于青年飲食店服務態度熱情,花色品種多,飲食店越辦越興隆。開業半年多來,他們每人每月可得勞動報酬三四十元,償還了一部分籌建借款,此外,每月還向城市管理委員會繳納場地使用費60元。
青年飲食店的開辦,既解決了這20名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又方便了當地群眾,真稱得上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可是,好景不長,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突然來了幾位戴紅袖章的同志,聲稱是市政維護處的。他們說,區城市管理委員會批準的開店手續不算數,飲食店既影響交通,又妨礙市容美觀,要拆除。如果不自行拆除,由市政維護處拆除,就要把桌椅、建筑材料全部沒收。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飲食店的青年們感到莫明其妙。
青年們找到了團區委、團市委。團組織向福州市人民政府反映了這個情況。在市政府的查詢、調解下,雖然沒有來人拆店,但市政維護處仍然堅持說青年飲食店倒水溝不合規格,油氈屋頂難看。前不久,區城市管理委員會辦事機構又提出,要收回原來發給青年飲食店的臨時場地使用證,要他們從7月份起,重新向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申報。
青年飲食店初辦,一時無法修繕美觀的店鋪,倒水溝不合要求,那是市政維護處挖的,應由他們自己負責,至于說會不會影響交通,只要親自到那里看一看,就清楚了。
這家飲食店的用水,是從一戶居民家引來的,除負擔飲食店和那家居民的全家水費外,每月還額外付給這家居民20元錢。青年們覺得這樣太不合理了,他們提出自己裝自來水管,自來水公司說,你們沒有正式的建筑執照,不能批準。
青年飲食店需要的原料也沒解決。現在用的糧食和副食品都是從農貿市場上買來的,有些東西從農貿市場上買不到,如酒類,國營商店也不供應。
福州市由團組織辦的青年飲食店僅此一家。就是這么一家小店,有關部門有的袖手旁觀,不管不問;有的不僅不是雪中送炭,相反是雪上加霜,處處阻撓。青年們反映說:青年辦店何其艱,第三產業難發展。我們希望各有關單位,都積極支持待業青年自籌資金自愿結合辦起來的勞動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