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起
《自學成績自檢圖》是我在自學過程中,記錄問題,尋找原因,探求方法的一張圖表。它幫助我檢查、督促學習和提高自學效率。
我原是細紗車間的落紗工,后因工作需要,調到廠設備科任繪圖員。工作中經常要用到的數學知識,雖然在中學學過,但十多年來從未用過,大都已忘記了。為盡快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勝任工作,我決心自學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但此時的學習條件已遠不如上學時期了,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加上愛人身體有病,家務事多得簡直干不完。我的自學經常處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和“學后忘前”的狀態。在重重困難面前,我也苦惱和頹喪過。但更多的時候我卻在苦苦思索,到處尋覓解決和突破這種處境的辦法。
在廠里大力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活動中,推行了一種科學管理生產的方法,即利用“質量因素分析圖”,并結合數理統計,對生產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的觀察,隨時進行分析,使那些影響生產質量的因素,在圖表中很快地直觀反映出來,引起人們重視并制定出排除影響的措施,保證了產品質量的提高。這一有效的方法,使我很感興趣。我想,能不能也用這種科學管理法來指導自學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進一步分析、琢磨生產與自學之間的共性。我發現自學同生產一樣,也有個“質量”問題,也需要及時發現和解決。若能采用類似管理生產的這種科學方法,使用一種圖表分析,及時發現影響自學成績的阻力因素,有針對性地找出解決辦法。就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我詳細研究了自己的自學情況,設計出了《自學成績自檢圖》。
利用這幅《自檢圖》,我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自學。在“科目”一欄中,我確定了自學初等數學(首先學代數),要求在半年內學完。根據自己學習的規律,明確定出四個學習階段,每天按照“學習、作業、檢查、補充”的四段循環法進行自學。對學習的效果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則及時地填寫在右面的表格中。這樣,沒過多久我便從《自檢圖》發現:學習常中斷,成績也很不好。通過分析,我發現沒有時間是我自學中的最大阻力因素。針對阻力我便千方百計找竅門、想辦法,處理好工作、生活、自學三者之間的矛盾,琢磨出“占領生活的空間”、“長短不等的時間安排不同學習內容”的方法,使自學前進了一步。
隨著學習的深入,要接受的知識內容愈來愈多,愈來愈雜。這時,《自檢圖》又反映出我容易遺忘的傾向。于是,迫使我又尋找鞏固記憶的方法。根據數學推理性強,一環套一環,彼此之間密切關聯的特點,按照直觀性易接受的原則,我把初等代數中的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等,用一張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即《初等代數復習一覽圖》),從而有效地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對于學習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自檢圖》則反應得更敏捷。如在學對數一章時,由于我對對數的概念和運算性質沒有真正搞清,所以解含有對數運算的方程時,往往錯誤百出。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我便把對數與指數緊緊連在一起來學習,用心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各自的特點,又較好地掌握了對數的規律。
《自檢圖》使用以來,我深感它是我“忠言逆耳”的“好友”,提高自學效率的“情報員”,檢查自學的“鏡子”。它的使用,幫助我針對自學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
愿各地的自學之友互相激勵,創造更多的自學方法和技能,那么,自學成才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圖片見原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