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林
我們偉大的祖國土地遼闊,幅員廣大,氣候適宜,到處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藥材資源。只要你留心,生活之中也處處有藥材哩。
在農村,常常可以見到癩蛤蟆,癩蛤蟆並不賴,一身都可以入藥,其中尤以蟾酥最為名貴,蟾酥系癩蛤蟆皮腺和耳腺的分泌物,有強心、通竅、解毒、散腫、止痛、止血的作用。馳名中外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紅靈丹等十幾種中成藥,都要以蟾酥為原料配制,由於國外需要量大。蟾酥還是一種緊缺藥材。蚯蚓電是一種常用中藥,入藥稱地龍,有鎮痙、活絡、平喘、利尿和解毒的作用。收獲花生、山芋、馬鈴薯等作物的時候,人們還時常見到蠐螬(土蠶)和螻蛄(土狗),它們也都可以入藥。夏天在水田作業,人們最討厭的是螞蝗,然而螞蝗卻是一種緊缺商品,入藥稱水蛭,有破淤通經的功效。這里順便向你介紹一種捕捉螞蝗的辦法。用豬、牛血或其它牲畜的血涂在絲瓜筋上,放在水田里或河浜中,螞蝗嗅到血氣,就會叮咬在上面,待一天后把絲瓜筋撈起,把叮在絲瓜筋上的螞蝗用鑷子取下,用沸水泡或拌以石灰粉、草木灰等使之致死,曬干或微火烘干后即可出售給藥材收購部門,這樣做既能消除螞蝗的危害,又可支持藥用。實為一舉兩得。在灌木叢和樹梢上,冬季和初春可以采集到桑螵蛸(螳螂子),盛夏可以采集到蟬衣,深秋可以采集到徭蜂房等藥材。在田野路邊可見的藥材,如半邊蓮、馬齒莧、金錢草、蒲公英、車前草、犁頭草、夏枯草、益母草等,品種就更多了。在池、沼、湖、塘中的浮萍、芡實、通天草(荸薺苗)、蓮藕等,同時可以入藥。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藥材也不少。你想殺只雞改善一下生活嗎?雞內金(雞黃皮)就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它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烏賊魚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烏賊骨亦可供藥用,入藥叫海螵蛸,有收斂、制酸、止血的作用。夏秋之際,人們都喜歡吃冬瓜,那冬瓜子和冬瓜皮也是藥。桔子是很好的水果,桔皮、枯核、桔絡都可以供藥用。桔皮具行氣、健胃和止咳化痰的功效,處方中使用很廣;桔核能消腫、散結、止痛,桔絡能通絡化痰,順氣活血。此外,桃仁、杏仁、龜板、鱉甲、豬膽、羊膽、瓜蒂、藕節等也都是有用的藥材。芝麻、赤豆、浮小麥、桂元肉、秋梨、蘿卜等,它們既是食物,又是藥物。
發展副業生產電能為國家提供藥材,近年來人工飼養蜈蚣、全蝎、地鱉蟲,人工培育珍珠,人工種槽銀耳都獲得成功,培養珍珠的蚌殼還能加工成珍珠母入藥,有平肝、鎮痙的作用。養蠶是一項很好的副業,僵蠶與蠶砂都可以入藥。此外,竹器編織刮下的竹二青,理發行業剃下的發渣,經加工后,電都可以化廢為藥。
你喜歡花卉嗎?你知道月季、玫瑰、芍藥、牡丹、鳳仙花、雞冠花、千日紅、仙人掌、仙人球等等也是藥物嗎?這類花卉可以利用庭院或十邊地種植,既能美化環境,挎化空氣,減少污染,又可為國家提供藥材,增加經濟收入,一舉可以多得。
生活之中處處有藥材。這充分顯示了祖國藥材資源的無比豐富,也給人們就地取材、用中草藥防病治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已故名醫蒲輔周就常用民間單方治療疾病,取得了很好療效。如用益母革加老姜、紅糖煎汁熱飲治愈了不少多年未瘥的婦女痛經。群眾中長期以來也積累了不少防病的諺語,如:“感冒與傷風,煎服蘇葉生姜蔥”;“腹瀉和發熱,快服淡竹葉”;“識得半邊蓮,可共毒蛇眠”;“識得千里光,不怕滿身瘡”;“飛蠊是種好藥草,血崩白帶能治好”;“害眼莫驚慌,洗服桑葉野菊湯”等。以上這些諺語用簡潔、形象而生動的語言,記載了藥物的療效,這些簡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單方,值得進一步推廣。
中藥療效高,副作用小。中藥在國際上的聲望也越來越高,中藥材與中成藥的外貿出口也迅速增加,喜歡服用中藥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某些中藥供不應求,還存在著緊缺的狀況,但是生活之中處處有藥材,許多豐富的藥材資源有待我們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有些可以入藥的東西,如桔子皮、雞內金等棄之為廢,收之為寶,關鍵還在于采集和積累,只要我們做有心人,都能夠為發掘祖國醫學這個偉大寶庫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