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開先
醫學最崇高的目的是防病,其次才是治病。我們的祖先在與疾病斗爭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形成了譽滿世界的中醫,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防病醫學知識。我國的經典醫籍《內經》中就載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藥之……不亦晚乎?!”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對預防為主的戰略思想,就已有了深刻的認識;西漢《淮南子》中還進一步說道:“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敵無病。”古時把高明的醫生在病未形成時就去防治稱為“上工治未病”,可見對預防醫學評價之高。作為祖國預防醫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則是數千年來在我國人民中普遍形成的許多良好衛生習慣。
相傳笤帚、簸箕的創始者是夏朝少康帝。傳說雖不足信,但“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確屬實事。陜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銘文,說明那時就已通用掃帚掃塵了?!抖Y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說明兩千多年前,我們祖先就已沿用合乎衛生要求的濕式掃塵法了。
我們祖先十分重視個人衛生,比如甲骨文就有“沐浴”二字?!般濉弊中稳缟l洗面,“浴”字狀似人在盆中洗澡,我國古代文學中的“虢季子白盤”就是現存最古的浴器,距今約有兩千六百多年了。我國起碼從宋朝起就已有了城市浴室設施和專業理發師。古人早就認為隨地吐痰是壞習慣,唐代孫思邈就曾明確提出“常習不唾地”。唐書《千金方》云:“凡食畢漱口數過,令人固齒。”后來在公元十世紀的遼代,就已發明和使用了植毛牙刷,要較西方國家早六百多年。元朝《飲膳正要》還說:“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追昔撫今,現代許多個人衛生習慣不正是自古沿襲下來的嗎!
古人對飲食衛生也很重視,《周禮》記載,周朝就已有專管飲食衛生和營養的“食醫”。《論語》中還特別指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薄肚Ы鸱健愤€記有“勿食生肉傷胃,一切肉惟須煮爛”的衛生格言,我國自漢代就開始提倡喝開水,至晉朝更養成了飲茶習慣。公元前二世紀,我們的祖先為保護水源以防污染。就已開始“鑿井而飲”,并訂立護井公約,后來還建立了定期浚井的制度。這些習慣無不有助于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我們祖先還十分重視環境衛生設施,在戰國時代已有陶質陰溝,考古工作中從當時燕國下都所在地(今河北省易縣)掘出的溝管,在管經和構造上都有相當高的水平。甲骨文表明我國從商朝起就有清掃垃圾的勞務。南宋時的臨安(今杭州),每天還有清掃工以維持公共衛生,我國古代一些都市的衛生設計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相當地位,如唐代設計的長安城,元、明時代修建的北京城,都是舉世聞名的。相比之下,英國愛丁堡城在1760年還每晚將糞便傾倒于窗外,第二天才掃去。從這里不難看出,我們的祖先原本就是很講究清潔衛生的,
重視勞動和體質鍛煉也是古人防病的重要手段,如東漢末年華陀首創五禽之戲,這是模仿虎、鹿、熊、猿、鳥而編的一套體操。勤于“動”,自然“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華陀弟子吳普堅持五禽之戲活了90多歲?,F在的“八段錦”、“太極拳”就是從“五禽戲”演變而米。此外,祖國預防醫學,分強調“養生”和“攝生”。它根據“人與天地相應”這一基本思想,對如何適應氣候變化、地土環境、生活習性以保養身體、避免時疫疾病等,有一套完整的意見和辦法。
對傳染病的預防隔離以及預防接種等方面,我國對世界醫學也有巨大貢獻。例如我國接種牛痘預防天花,最遲在十六世紀中葉就已發明,較英國琴納發明牛痘至少要早一百多年,可以說是現代人工免疫法的起源。周書《秘奧造宅經》中有“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病”的記載;《左傳》則有“國人逐癭狗(瘋狗)”的記事。《詩經》有“穹室薰鼠”之說,《潛確類書》則主張“除污水以滅孑孓”……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古人早已發現污穢、昆蟲與傳染病有一定關系,同時開始了初具規模的除害滅病活動。我國農民還早就知道把清掃保浩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宋代《陳·農書》上就說:“凡掃除之土,燃燒之灰……取其細者和勻種子,疏把撮之,待其苗之,長又撒以壅,何患收成不倍厚也哉。”及至現在,則發展為堆肥了,正如諺語所說:“掃帚響,灰堆長,講衛生,多打糧?!?/p>
借四時節氣來定期突擊掃除,滅毒防病,并進行體育鍛煉,這種好傳統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宋代吳自牧《夢梁錄》上說:“十二月……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閫,去塵穢,凈庭戶……”就指的是春節前大掃除。春節掃塵已沿襲至今,北方叫“掃房”,江南稱“撣塵”,那是自發的、全國規模的、較為徹底的衛生大突擊。利用清明節大好春光來植樹造林和鍛煉身體,在古時規模很大,如《乾淳歲時記》上說:“清明節……都城人家皆插柳滿檐,”唐朝清明時節拔河、打球、放風箏、蕩秋千……等娛樂體育活動就很興盛。有首古詩描寫蕩秋千道:“滿街楊柳綠似煙,劃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毫無疑問,清明節的這些活動,對古人的防病保健曾起了積極作用。端午節處于小滿和夏至之間,昆蟲、細菌極易繁殖,我們的祖先便采集艾葉,茸蒲懸掛門上以驅蟲蟻,并將雄黃酒“……揮灑床帳間,以避蟲毒”,還開展大規模滅五毒(蝎子、蜈蚣、蛇、癩蛤蟆和壁虎)活動。
讓我們繼承和發揚我國人民愛清潔、保健康的良好傳統,為樹立今日的衛生新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