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鏜
食管癌(包括賁門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祖國醫學稱之為噎膈或膈食病。本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比較高,尤以華北地區為多,江蘇、四川西北和新疆北部也是全國的高發地區。男性的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8倍,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
過去一般認為食管癌的主要癥狀是吞咽困難,其實到了這個階段,大多已經不是癌腫早期,而是中期甚至晚期,治療效果自然也就比較差了。
有些人認為食管癌是不治之癥,這是誤解。其實關鍵在于“三早”,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能做到這個“三早”,治療的效果大多是滿意的。例如十多年前經作者手術的一些早期病員,至今仍生活、工作得很好。
那末,如何才能做到食管癌的早期發現呢?主要應對食管癌的早期癥狀提高警惕。
1咽下食物有梗噎感:多由吃干硬而不易咀嚼完善的食物所引起:而且往往不經治療即自行消失,隔數日或數月后再出現。
2胸骨后疼痛:咽下食物時胸骨后有輕微疼痛,在咽下粗糙、熱食或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較重。
3食管內的異物感,即感覺到食管壁有米粒或蔬菜碎片似的東西貼附,吞咽不下,但不疼痛。
4食物通過緩慢并有滯留感;咽下食物時感覺食管口變小、緊縮,食物下行緩慢,并有停留的感覺。
5劍突(胸骨下端)下疼痛:大多在咽下食物時出現輕重不等的燒灼樣刺痛,也可以是與進食關系不大的持續性隱痛。
6咽喉部干燥與緊縮感:吞咽干燥與粗糙食物時尤為明顯。
如果經常發生上述一種或多種癥狀,就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早期食管癌的診斷檢查方法主要有:1應用食管細胞采取器作食管的細胞學檢查,俗稱“拉網”檢查;2食管鋇餐X線檢查;3食管鏡或纖維食管鏡檢查。
當然,我們一方面要對上述這些早期癥狀提高警惕,另一方面不能因偶爾發生一些類似的癥狀,便認為是食管癌。需要與食管癌認真加以鑒別的食管疾病也很多,比如:賁門痙孿(食管失弛緩癥),食管裂孔疝、牽引型食管憩室、食管外壓性狹窄、食管炎、食管特異性炎癥等等。這些均需通過上述各種診斷檢查方法,加以綜合分析,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