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前
列維-布留爾的《原始思維》曾被認為是反科學作品,實際上它提供了對原始思維的新認識
過去,人們常常以為原始人的思維是和我們現代兒童思維差不多一樣的東西,以為現代個人從幼到老的心理發展重演著人類精神從遠古至現代的歷史發展。這種觀念在十九世紀非常盛行。在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和拉法格的《思想起源論》里,都可以看到這種見解。
然而,法國社會學家列維一布留爾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在《原始思維》這部書中,他以對落后社會的大量調查研究的材料為基礎,指出:原始人的意識是完全社會化了的,原始社會中的個性完全受集體表象的支配,從原始人最年幼時期就加到了他們身上;它們與個體心理學無關?!霸谠既说乃季S的集體表象中,客體、存在物、現象能夠以我們不可思議的方式發出和接收那些在它們之外被感覺到的、繼續留在它們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質、作用。”(第70頁)列維—布留爾把這種特征稱為互滲律。這就導致了原始思維與現代兒童思維的重大差異。比如說因果觀念,現代兒童初期的因果觀念常常犯把原因和前件相混淆的錯誤,他們常常僅憑二事件在時空上的接近就視作因果關聯;但是原始人則不同,原始人常常能在時空上相距極遠的現象中、在我們連想都沒有想到要去尋找原因和根源的地方,產生因果聯想。比如他們可以把一次旱災歸咎于傳教士的衣帽。托兒所的幼兒也許會把食物歸因于鈴聲,但他們決不會象原始人那樣,以為食物是幾個月前一次流星的結果。應當肯定列維—布留爾的這種見解還是具有相當科學價值的?,F代心理學否定了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提出的個體心理發展復演種族心理發展的“復演說”理論,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支持了列維一布留爾的看法。
當然,列維—布留爾的許多見解還是有爭議的,或是已經被修正或被否定。比方說,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就不同意列維一布留爾所提出的原始民族語言在本質上不同于和低于現代語言的觀點。畢竟,《原始思維》是五、六十年前的著作了,科學在進步著。但是,由于這部書根據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進行了富于創造性的分析和思考,這就使得它不僅成為有關方面研究的一部必讀經典,而且對其它一些學科也不無裨益。
曾經一度,蘇聯和東歐的學者們指責《原始思維》是為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張目,全盤否定其科學內容。我國理論界也長期不對這部著作加以介紹和研究。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片面性。實際上,這部書對于哲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心理學和人種志學的研究都有不可忽視的學術意義,值得一讀。
(《原始思維》,〔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一年一月第一版,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