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團干部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全局中確立成才觀念,客觀地衡量自身價值,擴充自身能量,塑造新的形象,是團組織和團干部所面臨的越來越迫切的課題。最近我們對機關、企業、農村、學校、服務行業已轉業的100名專職團干部進行了追蹤調查。通過他們轉業后的工作實踐,反思在團的崗位上成長道路的曲直、正誤,可以為在職團干部提供借鑒。
轉業流向單一,既顯示出一種方向,
又給人以深深的憂慮
調查數字表明,團干部轉業后的主要流向是黨群工作。百名團干中72%的人轉業后從事黨群工作,28%的人從事行政工作,而從事經濟工作的則寥寥無幾。當問到為什么時,答案主要有二條:
1.輕車熟路。團的工作崗位培養了團干部較強的政治工作素質,積累了許多政治工作經驗,干起來順手,說起來順口,是團干部輕車熟路的“老本行”。在回答“假如可能,您選擇政治工作還是行政工作”時,有60人自愿選擇了前者。
2.感情順勢。許多團干部從事團的工作時間較長,對政治工作懷有深厚的感情,充滿足夠的信心。認為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是社會不可缺少的內容,既有存在價值,又有強化的必要。原某廠團委書記談到:“新時期政治工作還沒成型,需要政工干部去探索,我們理應成為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上述情況表明,團干部轉業的流向是比較單一的。這種單一性是否可顯示兩個趨向:一是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政治工作將是團干部轉業的主要流向,團干部仍然是黨的政治工作的后備力量。二是團干部智能結構呈現單一性趨向,這種趨向是與青年的多種成才方向以及國家建設需要多方面專業能力人才的要求不一致的,長此下去會對團干的成長和團的工作都產生不利影響。
共青團工作崗位對團干部轉業后的成長意義重大,調整崗位培養模式是當務之急
調查中我們側重了解團的工作崗位對干部轉業后成長的影響,我們發現團的崗位對干部的能力培養有如下特點:
1.大部分團干部比較注意“在政治上成熟,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積累組織才干和社會經驗”。在回答“團的工作培養鍛煉了哪些能力”時,95%的人認為是組織能力,70%的人認為是思維和協調能力。
2.大部分團干部比較注意學習多學科、多門類的知識,通過各種途徑補充自身知識的不足。他們以兩種類型的學習為主:一是實用型,從實際工作出發根據需要及時補課,如企業管理、法律等。另一種是趨向型,即根據知識的最新潮流和趨向擴充學習范圍。但是團干部的學習缺乏專業特點,學習效果不夠扎實,往往停留于一知半解。
3.團干部成才的標志可以通過數字統計的,是這樣兩個方面:第一,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其中主要是工作通訊、新聞消息等,而有專業建樹和深度的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很少。第二,在職務方面,擔任團的工作前后的不同。統計表明,96%的團干部在做團的工作前僅為普通干部或工人,而離開團的崗位時卻已提拔為處級或科級干部,沒有提拔過的只占4%。
4.轉業后大多數團干部在工作能力、決策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提高。調查發現,轉業后仍擔任領導干部的團干部,其部門工作“具有開創性成績”、“基本扭轉局面”的分別占26%和31%。沒有多大變化的只有9%。大多數團干部都在轉業后受到上級領導的重用和群眾的好評。
以上4個特點,說明團的崗位對團干部的成長具有許多特殊優勢,比較突出地培養了團干部的社會工作能力。同時也說明,這種優勢在某種程度上又限制了團干部在多種成才途徑上的成長,使用干部的能力、知識、成才方向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局限性,不利于團干部的全面成長。這對傳統的團干部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值得憂慮的是,許多團干部對這種挑戰還缺乏心理準備。調查發現,57%的團干部對轉業的心理準備不足。在轉業安置方面,81%的團干部完全由組織安排,19%是個人定向,組織協助。
調查后的啟示
啟示之一,團的崗位是培養人才的“沃土”。調查中,我們有一個強烈的印象,每個團干部在回顧自己成長過程時,都感到團的崗位對團干部成長、成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如果沒有團的崗位的鍛煉,團干部成長就不會如此之大、之快。
但是,我們所面臨的社會形勢告訴我們,團干部的成長絕不會是平穩的自然過渡。政治體制改革把競爭機制引入了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團干部的成長、成才同樣面臨競爭的選擇。公務員制度的實施,考聘制、招聘制的逐步完善,都給團干部帶來了新的考驗,優勝劣汰更加明顯。因此,團干部要充分利用團的工作這個成長期,一邊展示自己,一邊完善自己,最大程度地完成這一時期的實踐與認識內容,為今后更大范圍內的競爭奠定深厚的基礎。
啟示之二,團干部的培訓工作不容忽視。誠然,團干部的成長比較快,但這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成才”,組織上采取的硬性系統培訓沒有顯示充分的效果。因此,團干部的自身成長常常是任其自發性地發展,到了轉業之時,只好拾遺補缺,哪里有“空”就往哪里安排。
團干部的流動是必然的。因為共青團干部隊伍是“一潭活水”,這需要對團干部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專門管理和培訓,創造團干部定向發展的外部環境,形成團干部成長的合理布局。同時,要依靠組織的整體力量為團干部轉業安排鼓與呼,把團干部的轉業問題作為團干部利益的一個方面,作為共青團組織代表青年利益的一個重要前提。
啟示之三,團干部要有成才的本領。調查中我們感到,團干部都有強烈的成才愿望。但是,也有不少團干部空有愿望,缺乏本領,故在轉業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難以適應比共青團工作更為復雜的工作。這里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專業知識和解決更廣泛社會矛盾的能力。
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必然對團干部的成長產生影響,提出新的要求。鄧小平同志指出:“今后干部的選擇,特別要重視專業知識。我們長期沒有重視,現在再不特別重視,就不可能進行現代化建設。沒有專業知識,又不認真學習,盡管你抱了很大的熱心建設社會主義,結果做不出應有的貢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起相反作用。”這無疑也是在職的廣大團干部需要深思的問題。圖: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