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生
蘇軾(號東坡居士)不僅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文學家,而且精于養生之道,對保健按摩還頗有研究。他在《蘇沈良方》一書中就專節談到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和奇能功效。(載《東坡全集》第16冊)現摘錄精要部分予以介紹,供讀者參考。
原文:“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久欲獻之左右,其妙處非言語文字所能形容,然亦可道其大略,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其訣具左:
每夜……披衣……盤足坐,叩齒三十六;通握固,閉息,內視五臟,……待腸滿氣極,則徐出氣,候出入息勻調,即以舌攪唇齒內外,漱煉津液。未得咽下,復作前法,閉息內觀,……調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須用意精猛,令津與氣谷谷然有聲……。又依前法為之,凡九閉息、三咽津而止。
然后以左右手熱摩兩腳心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次以兩手摩熨眼面耳項,皆令極熱,仍按捏鼻梁左右五七下,流頭百余梳,散發而臥……。
其法至簡易,惟在常久不廢,即有深功,且試行一、二十日,精神自己不同,覺臍下實熱,腰腳輕快,面見有光。”
譯文:(保健按摩的)功效開始并不明顯,但堅持百日之后,情況就大不同了,比服藥的效果還要好上百倍。我早就想將方法傳授給別人,但有些感覺卻難以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只能簡略地說個大概。如果相信它的功效,而且也那么做,一定大有益處。具體方法如下:
每天夜晚……披上衣服……盤腿而坐,先上下叩擊牙齒三十六次,全身聚集精氣,屏住呼氣,心里想著五臟地方,……等到體內氣滿力足,再慢慢呼出氣來。這時要保持呼吸的勻稱諧調,并用舌頭攪動唇、齒內外,做漱口動作,使口內生出唾液,但不要立即咽下,于心靜神凝中,重復上述動作……。連續三次,唾液滿口,即可低頭咽下……。下咽動作要精心、用力,使唾液與精氣相互發出聲響……。如此共九次屏氣,三次咽唾,即可停止。
然后,用雙手摩擦兩腳心和肚臍及腰脊之問,直到發熱。再用兩手輕輕摩擦眼、臉、耳和頸項部位,直到發熱。接著按捏鼻梁左右三十五下,用手梳理頭部百余次,最后散下頭發,躺在床上。
這種方法非常簡單易行,關鍵在于持之以恒,就可產生好的功效,即使試行一、二十天,也明顯感到精神不同,肚臍部位發熱,腰身、腳腿輕快,臉上紅光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