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非 黃旭曦
去年十月深秋的一天,寒流過后,晴空萬里。南京,長江江面的一艘游艇上,剛剛在長江中暢游了近1小時的40多位臺灣同胞,泳裝來換,就爭先恐后地涌向甲板,用相機記錄下這難忘的時刻。他們當中有職員、教師、商人、醫生、記者和學生。有滿頭白發、年近古稀的老先生,有活潑可愛、年僅11歲的小姑娘……然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身有殘廢、意志堅強的歐武璋先生。在我們的采訪機話筒前,在從臺灣寄給我們的多次來信中,歐先生熱情、坦誠地講述了自己與游泳結下的不解之緣,以及頑強地向命運挑戰的經歷、體會……
游泳給我無比力量
我在2歲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癥,之后,左腿肌肉萎縮,瘦小無力,從此行動非常不方便。但如今,許多人大概不會相信,我這個陸地上行走跑跳的“輸家”,一躍入水中,竟會猶如浪里白條般地靈巧俐落,看不出與正常人有任何異祥。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并不是個“輸家”。
10多年前,我還是臺灣中山醫學院醫技科三年級的學生時,在我祖父與父親的鼓勵下,參加了臺中市四季早泳會的活動。以后每天早晨5點多鐘,大家還躺在溫暖的被窩中時,我已經和其他會員們開始在游泳池里穿梭戲水了。每天至少要游上1小時,然后再趕去上課。醫學院畢業后,仍然每天由鄉間家中開車到游泳池去游泳,不論陰晴寒暑都擋不住我。游泳成了我的第二生命。
經過多年的鍛煉,我能與正常人一樣活躍在社會上。游泳,使我身體日益強健,更給我無比勇氣。我學會了騎腳踏車,考取了機車、汽車駕駛執照,并獲得了水上救生員資格。一些粗重繁雜的工作,我也能勝任。從此,游泳對我來說,不僅具有鍛煉自我的作用,也為我服務大眾提供了機會,更充實了我奮斗的人生。
目前,我在臺灣一家塑膠公司擔任總務主任和一個分廠的廠長。醫學院畢業后,我曾在醫院服務了2年,見到許多工人因為意外事故來就醫,我很難過。有感于此,我的管理方法中便特別注意職工的安全衛生,唯有安全第一,才有效率。我自己還編寫了一些管理文章,以教育員工。我也經常鼓勵人們加入游泳的行列,鍛煉體格,鍛煉意志。游泳有益無害
今年,我已33歲了。如果你們覺得我很年輕,那么,我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這就是天天去游泳吧!
如果說,有一種運動對身體健康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話,那么,這種運動就是游泳!從3歲孩童到百齡老人,都可以做這種運動,而且,它是保持體態完美的最好運動。
我們臺灣有許多游泳愛好者。目前,大約有60多個早泳會社,20歲以上的有4000多人入會參加游泳鍛煉。就拿我參加的臺中市四季早泳會來說吧,我清楚地記得,6年前創立10周年紀念時,300多位會員全部參加了慶祝活動。我們的會員年齡在5~70歲不等,其中殘疾人就有30多位。
我們都喜愛早晨游泳,特別是在寒冷的天氣里。早泳后全身都相當舒暢,整天精力旺盛,生龍活虎。游泳池邊聽不到打噴嚏聲,也見不到打哆嗦的景象,大家離開游泳池后滿身通紅,精神抖擻,連呼暢快。一位官員說,早泳的效果已深深地吸引了他,可以克服貧睡懶覺的毛病,能保持頭腦清新,受益無窮。“排骨(瘦子)公會”理事長參加早泳后,是臺中市365天的早泳“全勤獎”得主,身體雖然來見壯健,“排骨”仍然畢露,但精神卻越來越好,整天奔波也不覺得累。賴惠美女士頭下頭胎后,剛滿月,就迷上了早泳活動,她說早泳運動比一般運動更具實效、更經濟,而且更自由。打網球需要兩個冬對練,游泳只需個人即可。
我覺得,游泳雖是一項廉價運動,但它對身體健康卻作用巨大。一個人在游泳時,他的身體各個部分都在活動,而這種活動,不會對身體任何部位的結構造成壓迫。換句話說,游泳對整個身體都會有益。
與其它激烈運動相比,游泳是不容易受傷的運動,而且會逐漸增加人的體力和耐力,會使人覺得越來越輕松,身體越來越健壯。每天或定期的游泳運動,可以使肌肉的工作量增加,間接增強心臟及肺臟的功能。
游泳的好處很多。只要持之以恒,有心人必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游泳可祛病保健
把游泳培養成每日不可缺少的習慣后,我發現,游泳還能醫治許多生理及心理疾病。
游泳可以使因久坐辦公室而身體發福的成年人,逐漸恢復到年輕人的標準體態;而對原來已有好體型的人,可以幫助繼續維持下去,皮膚也會更顯得光滑而富有彈性。
一個人如果因為其它運動,例如跑步或打網球,扭傷了腰背的話,那么利用游泳,可以使他恢復正常。一個患有慢性腰病的人,經常游泳的話,腰部毛病便會日見好轉。
對一個惠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游泳,是他較理想的運動。不要以為冷水會導致關節酸痛。其實,水的壓力可以幫助病人松弛僵硬的關節。這種利用水壓的自然松弛法,往往比物理治療來得有效。
游泳也可以調節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一個患有心臟病的人,他不妨經常維持有節制的游泳運動,以便慢慢地改進心臟功能。
患有氣喘病的人,不妨多游泳。因為距離水面越近,灰塵越少。再者,游泳的時候,也可以使其它導致過敏的微生物遠離。
對于一個超重的人來說,游泳是他理想的運動。肥胖的人在水里的活動,要比在陸地上來得容易。不要以為游泳時不會出汗,只不過是水把汗水沖掉而已。讓一個胖子在炎熱的天氣里慢跑減肥,不如教他到水里游泳來得有效。因為游泳時所消耗體內的熱量,要比其它運動來得多。
我們早泳會有位姓趙的會員,3年前他是105公斤的“豬哥”(大胖子),大家形容他:初次穿看游泳褲站在游泳池邊,雙腿之間竟毫無縫隙,而腰圍之大已到無法“目測”的地步。他經過3年持續不斷的早泳,體重減少到80公斤,肥大的肚皮已被健壯的腹肌取代了。
已經當上祖母的林女士,曾經是鄰居口中有名的“搓衣板”,在“勵精圖治”游了10年之后,如今已是人人口中的“健美女郎”了。
游泳對于健全人并不困難,但對患有殘疾的人,卻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除了僅有的泳衣外,全身上下并無遮蓋之處。殘疾者平常最不愿顯露的地方,此時讓人一覽無遺。因此,要學會游泳,首先必須破除這層心理障礙。否則,一味退縮,只會永遠地埋沒自己。
當初,我從想學游泳到正式下水,也有過好長的一段榜徨期。初下水時,難免羞澀,但在家人的鼓勵下,再加上自己一向慣有的樂觀態度,終于戰勝了自卑感,成為游泳池中的一名好手。我的左腿力量并沒有因瘦小而無力,肌肉越使用越強健。假如,殘疾人不堅強地站起來鍛煉自己,將會由心靈的退縮導致肌肉萎縮,則永遠必須依靠拐杖行動,也永遠無法和正常人一樣參加各類社會活動。
我希望通過自己參加游泳鍛煉的實踐,給人們特別是殘疾人帶來生活的勇氣,勇于做一名“殘而不廢”的強者。也希望做父母的能將殘疾兒童帶出戶外,接觸新鮮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潔凈的池水,讓他們從學游泳的過程中,獲得信心!我愿付諸最大的努力,幫助殘疾朋友扶助自己,開創更美滿的人生。
這次中國大陸之旅、長江泳渡,實在是畢生最興奮,最難忘的一幕。我現在時常帶著2歲的女兒去游泳,女兒開始不適應,感冒了,他爺爺、奶奶很心痛。但是,我想從小就要把她訓練成游泳好手,到時,我們全家一塊再來暢游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