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海
1,印度的醫學與佛學確對中國醫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公元63年,漢明帝曾派18人去印度求佛學,印度醫學可能就在這時傳入了中國。
2,魏晉南北朝與隋、唐醫書中,就包含了許多印度佛教醫學的思想。陶弘景曾撰《百一方》,“百一”就是來自佛教“一百一病”的說法。
3,唐朝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說,“一氣不調,百一病生,四神同作,四百四病同時俱發。”顯然,亦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
4,唐代已有印度眼科醫師在中國開業。當時,印度的眼科十分發達,早在紀元前六世紀,就能為病人動白內障手術。
5,《隋書》經籍志上記有許多與印度醫學有關的書。早年出土的漢朝鏡背與漆杯上,曾發現有“兔子播藥圖”,也是佛教文化之一。
6,唐朝宮廷中雇有許多外國人,有日本、新羅、百濟、高麗、中亞,以及遠自波斯、印度的人。
7,對于精通醫藥的印度僧人,皇帝則另賦重任:求取長生不老之藥。
8,公元648年,一名印度方士,自稱能調制“延年藥”。
9,唐太宗便派人為他四出采集藥材,結果,“延年藥”雖然練成,卻毫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