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斌
團的上級領導機關,以做決策和指導決策實施為自己的主要工作。由于團的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廣泛的社會聯系,要有青年特點,要求綜合效益,因而,結合的思路,就成了團的工作決策的視角和思考點。
一、全局結合
團的工作要和黨的要求相吻合、相呼應。這樣說還不夠,因為團組織畢竟不是黨委和政府的一個業務部門。“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這個行動既是符合全局的,又應當是有自身特點的。按著系統的原則,一個子系統要成為母系統必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就要符合母系統的要求和規范,否則就會被排斥出系統;但這個子系統又必須具有物質的不可替代性,不能和別的子系統重復和雷同,否則就可能被別的子系統所同化、所淹沒。這兩點可以說缺一不可。在這方面,團的工作決策中有許多成功的范例,如“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是全國科技興農和星火計劃工作的一部分,但有自己的獨特性;“希望工程”雖是搞教育,但顯然又有別于教委的工作。團的工作決策中的這個結合也可稱做系統的觀點。
二、團內結合
團的工作要求綜合效益,這里有兩個含義:一是決策總體工作時,要照顧到方方面面,不能顧此失彼;二是在決策某方面工作時,要考慮其綜合效力,盡可能影響和帶動其他工作。團的工作給人的感覺是頭緒多,口號多,活動多。這有主觀上的原因,活動多頭出臺,口號換得太快;但也不能不看到客觀上的情況,因為團的工作范疇廣,黨和社會對團的希望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決策操作中,不可避免地、或比較全面地強調“齊頭并進”;或不同時期強調不同的重點,“輪流突出”。所以,團的工作決策需要統籌協調,注意主要工作之間的結合,注意戰線部門和綜合部門的結合。要講“建功、育人”兩句話,堅持活動、基層兩手抓。
三、上下結合
這里指團的上下級組織之間工作要呼應、銜接。全團也是個全局,團也要系統領導。全團的口號要上下一齊喊,才能廣泛傳播,感召青年,影響社會;全團性的活動,要上下一齊動,才能形成聲勢和規模,產生更大的效益和作用。當然,這不是要“上下一般粗”,照抄照轉,而是要和本地實際相結合,把“規定動作”搞出本地特色。承接性和獨創性,反映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普遍和特殊的關系、“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的關系。在決策中實行統一思路不同的活動,或上邊的內容下邊的形式,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四、主次結合
這主要指在一條戰線,或一級團委內部的工作決策中,要處理好重點與一般的關系。重點工作一般表現為全局性、全年性、一貫到底;一般工作常常表現為區域性、季節性、隨機性。重點工作和一般工作在布局上要有區分,要有取舍。當然,重點和一般不是絕對的,比如季節性工作,當季節來臨時,就成了重點工作;區域性工作在該區域內就應是重點工作。做到主次結合,便于集中主要注意力于重點方面,扭住不放,抓出成效;便于區分輕重緩急和時空上的不同點,進行分類指導,分類要求;便于適應多種職能和社會要求,以當好“助手”,搞好“配合”;同時,也便于兼顧基層組織的承受能力,使其有選擇上的回旋余地。
五、虛實結合
這是團的活動決策中必須考慮的。效益是團的活動的生命,要干實事,求實效,抓落實;但團的活動又必須能感召青年,影響社會。這是因為,有感召力,才能調動起廣大青年的參與熱情;影響社會,才能得到有關方面的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務虛也是為了務實。因此,在團的活動決策中,生命力和感召力,都應當刻意追求,要考慮到“有實效、有影響、有特色”三個要素。決策活動的關鍵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要“實在”的內容和“青年”的形式。
六、繼承和創新結合
這是一個更重要、更長遠、更廣泛的結合,也是團的工作決策中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事物都是發展的,發展是對過去的否定,又是過去的延續。要自覺地繼承創新,就要探索規律,而工作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也必須是一個繼承和創新的過程。共青團應當不斷推出一些新鮮活潑的東西,但又不是搞“花樣翻新”。基本做法是,在工作思路方向上繼承,在具體內容和項目上創新;在內容和項目上繼承,在形式和方法上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