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你要挺住!”——這已不只是中國青年雜志今年第1期“特別企劃”的題目,而正在成為全社會的期望和行動。得知大學特困生的情況后,中央軍委一位老領導主動提出要資助幾名特困生;京城一位博士捐出自己8年的積蓄和獎金共6萬元;廣東江門市市區交警大隊發動全隊干警捐款1.8萬元;南京師大二附中的老師和同學熱情邀請北京大學兩名特困生到江蘇儀征過春節;數十名讀者已將自己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寄到了雜志社;數千封充滿激情的信件飛到了編輯部;本社全體員工自動捐助了數千元……無數顆焦慮的心,牽掛著正在校園苦讀書的特困生:我們要用我們的愛,支撐祖國未來的棟梁!為了讓分散的行動形成一股力量,為了使顆顆愛心筑起一個宏偉的工程,為了滿足讀者的要求并解特困生的燃眉之急,中國青年雜志社決定成立“大學特困生援助服務中心”。該中心負責將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對大學特困生的捐助通過各學校有關部門和團組織,轉交到特困生手中。
××大學特困生:
我們是廣東省江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區交警大隊的干警,讀罷特困生的報道以后,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為你們在困境中知難而進奮發圖強的精神而感到欣慰。你們的困境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及各高校的普遍重視并作了一系列資助措施。但由于國家財力所限,很難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還需要社會各界的捐助和支持,更需要你們繼續發揚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特困生們,你們要挺住,不要放棄。”這是我們全體干警對你們發自內心的呼喚。
“祖國的建設,少不了人才,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支持、激勵××大學的特困生,不能讓花朵未曾結果而凋謝。”我們交通管理局副局長兼交警大隊隊長李建華同志在全體干警獻愛心大會上講的這番話,代表了我們的心聲。讓我們的愛心、讓更多關心祖國未來的人的愛心,匯成一股春風,吹遍神洲大地。我們全體干警,特別是共青團員,各盡所能共捐款1.8萬元,杯水車薪,以表心意。
同學們,再困難也要完成學業,不要令黨和人民失望,不要令你們的父母失望!
——廣東省江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區交警大隊全體干警
看了1期“特別企劃”后,心情沉甸甸的,作為一名曾經受過貧困的人,在這20萬特困生身上,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過去。雖然我的一家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還覺得應該為他們做點什么。因為,我親自品嘗過貧困的滋味,更能體會到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我們不能看著他們因為缺錢而被迫輟學。應該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幫他們渡過生活難關。在這方面,黨和政府雖然也在盡力解決,但畢竟財力有限,短時間內還不可能使所有的特困生都得到救助。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必須動員社會力量為他們分憂。貴刊可以推出“雨露工程”,使全國20萬特困生完成學業,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如果貴刊發出倡議,我們一定會首先響應,有這種想法的絕不是少部分人。另外,還可以通過提前與用人單位簽訂用人合同,由用人單位借支一定數額的助學金等方式共同解決。在此,我借貴刊向全國20萬特困生表示最關切的問候,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你們咬定牙關,勒緊腰帶,在黨和政府的關注下,在社會力量的幫助下,一定會渡過難關。
——河北正定縣301信箱劉永軍
看罷特困生的報道后,我落淚了。很多人由于種種客觀原因,不能跨進大學校門。不難想像,那種遺憾是一種什么滋味。我便是一個被“錢”字擋在大學校門外的不幸者。我要借貴刊向每一位在生命線上奮力掙扎的特困生道一聲:“珍重。親愛的朋友,你們是幸運的,因為你們跨入了那令人神往的大學校門。你們又是不幸的,因為困苦讓你們焦酌、憂慮。可你們記住,在你們的身上,不但寄托著家鄉父老的情感與企盼,也蘊藏著如我的同齡人的多少希望。”我們在大學的校園外用淚眼注視著你們。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專畢業生,我愿每月從不多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來支援特困生,哪怕是一位。
——貴州遵義張小虎
讀了關于大學特困生的系列報道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人稱作天之驕子、將成為祖國棟梁之材的大學生,他們中的一些人竟還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我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敬佩他們的刻苦精神,我愿意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幫助他們,也希望全社會能以愛心來幫助他們。我會定期為他們捐款,希望你們能將這些錢送到他們手中,并轉達我的敬意。錢不多,是我的一片心意,如有其他事情我能做的,請與我聯系。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單位和姓名的女士
看了特困生的一組報道以后。感到十分震驚,心頭很壓抑。作為一名教師,我要用這些活生生的教材教育我的學生;作為一名母親,我有兩個和特困生年齡相仿的兒子,我要教導我的孩子,生活上要向低標準看齊,學習上、工作上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
得知我國目前大學中還有幾十萬特困生,這確實是一個嚴峻的現實。這些大學生來自貧困的山區和農村,生活上難以維持起碼的溫飽。眾所周知,學習是一項艱巨的腦力勞動,長期營養不良又怎能完成繁重的學業?“特困生,你要挺住!”這無疑是對他們的勉勵,但如沒有相應的措施(減免部分費用,提前畢業等),要想挺住又談何容易。因為挺住的時間不是1天、2天,1年、2年,而是整整4個365天!他們不但要發憤學習,還要為生活精打細算,夜深人靜則苦苦思念那同樣正在忍受生活煎熬的親人……在這種情況下能完成學業,又取得優秀成績,不能不令人敬佩和嘆服。
如果我們全社會能夠再拉他們一把,使他們在最后沖刺的關頭,阻力能夠盡量少一點,再少一點,豈不更有現實意義。為此,我提出一個建議,是否把扶助特困大學生的工作取名為“金字塔工程”?它的寓意是:以愛心為基礎,幫助特困生早日完成學業,登上科學的頂峰,發出熠熠的金光。我相信這些受惠的特困生一定會以加倍的努力來報效祖國。我堅信,一粒種子雖撒在貧瘠的土地上,但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一定能經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結出豐碩的成果。
——江蘇鹽城市魯迅藝術學校丁沖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革命軍人,我愿意每月從雖然不多,但可以節余的津貼費中拿出一部分,定期幫助一名特困生,哪怕只能使他們吃飽一次肚子、多兩本稿紙。常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愿繼續發動所在部隊的所有軍人都來關心、支持他們。
——塞外軍人唐人勇
我看了《中國青年》第1期以后,感慨萬千,忍不住提筆給你們寫信。我覺得自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是一名住校的高中生,經常抱怨學校里的伙食不好,和特困的大學生相比自慚形穢。我每月伙食費之外的錢用來買參考書和零食(大部分是零食),因此,我想幫助一名特困生盡我的一點心意,請幫我聯系。
——江蘇南京市江寧縣鐘樹震
雖然我的家不富裕,但比起特困生來,要好得多。假如我身旁有類似的特困生,我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他——用我不多的零用錢。我想光靠國家有限的財力接濟他們是不夠的,全社會都應該幫助他們,我無力號召大家,只能用自己的行動來呼吁社會。
——江蘇南京龔駿
我是一個高二的學生,我不知怎樣與特困生聯系上,我想寄去一些錢,哪怕是10元20元,我真誠地想幫助他們。我的錢不多,如果全國每月有10個人給他寄錢,那他的生活不就有著落了嗎?我愿做那十分之一。
——河北石家莊市程穎
我是現役軍人,津貼費只有37元,我想每月寄給特困生××35元。錢不多,但我很同情他,因為當年我的家境與他有許多相似之處,我要向××同學說一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因為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任何人是偷不去的,不要像我當年那樣沒有珍惜大好時光,以致到現在還一事無成。如果你不愿讓人同情,那就請你當我的文化先生,改我信中的錯別字,算我們交換好不好?
——浙江嘉興軍分區虞宏光
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為求知、為教育而相識,為友誼而交往。麻煩貴刊代我向××大學、××師范大學聯系捐贈事宜,我愿意以個人名義每年為他們捐款3000元人民幣。
——廣西南寧翟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