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楠
我認為,人的衰老,是自然規律,是不可逆的,你無法阻止頭上日漸增添華發。然而,心態保持年輕,完全是可以的。我這個人,歷來不太看重年齡,這就是說,與人交往相處,無論老幼,我一律尊重,一律平等待之。也是指我自己,并不因年高,而儼然以長者居。實際情形,我往往忘卻自己的年齡,而做出一些按常規與年齡不相符的事情來。比如,我既能和老者,如老獵人、老漁夫,對酒傾談、也能和牧童嬉戲;近年來,在城市,我仍常騎自行車,在車隊、人群中穿行;酷愛到周邊荒僻之地漫游,特別是森林和海洋,登臨五千余米以上的高原(從來無高山反應),去爬如怒江狹谷那樣的陡峭的山坡,乘船在大洋狂風巨浪中顛簸。所有這一切,從來不甘居青壯年之下。其實,我已是六十五歲的人了。現在,除了牙齒不好——這是我青年時代在潛艇航行,落下的。這是潛艇艦員的職業病癥之一——以外,尚沒發現慢性疾病。今年因感冒住了六天醫院,這是平生第一次。
我從來不刻意去為鍛煉而運動,而是在工作、生活中,加緊節奏,不停歇,不圖安逸,從不放過個人體力勞動的機會,委之他人。即便在外地,從來是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如長途旅行,無論國內外,自己攜帶行囊,每天哪怕再累再晚,必須洗凈衣服,才登榻入睡。
我從來不過節假日,即便在家,每天看書、思考、寫作,從不下于八小時。休養、療養與我無緣,即便在潛艇部隊工作期間。每人有限定的療養期,我也沒有療養過。
我的飲食百無禁忌,葷素不拘,各地飲食不拘,即使是少數民族食品,如糌耙、酥油茶、生魚、生肉、植物根塊做的粑粑,甚至于傣家食用的竹蛆……均能下咽,無絲毫勉強。
我從不專門去研究保健養身之道。因為,很多養身之術,我做不到,我不能停止思維和寫作。我視寫作和與大自然親近為最大的樂趣,丟掉這樂趣,我的身心反而會衰頹下去。我是這樣想的。這當然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實際感受到的。當我打開書卷,或坐到鋪上稿紙的書桌前,或面對電腦屏幕——如果周圍極其安靜就更好,可惜我在城市很難找到沒有噪音污染的地方——我就進入讓我入迷的另一個世界中去了。在那個世界里,我既感受到各種感情,也得到了慰藉。出行也是一樣,哪怕是剛剛啟程,想到將會結識新知,想到會遇見出其不意的新鮮、美好的事物,我的心就會顫栗,這是由于幸福。比如,我要去草原,就會想到,我將會遇到很多新知,比如一個幼小的還步履蹣跚的牧女,向你微笑,露出白凈的牙齒;草原深處傳來的讓你迷醉的高亢委婉的歌聲;像滾動絨球般的羊群;像直射向高空的箭翎般的云雀;永遠不會一個樣子的白云和彩虹……哪些地方,天空深邃,大氣潔凈,風景明麗,置身其間,心曠神怡,你會感到你的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有一年,我隨鄂倫春獵隊,在大興安嶺密林中狩獵,夜間,就露宿在林地中,恰逢第一場雪降臨,然而,我沒感到寒冷不適,相反,我極為興奮,爬起來,重新燃著熄滅了的篝火,欣喜地看那雪花在玫瑰色的火焰之上飛舞。
是的,我就是這樣活著的,即便到了老年。這個世界上,有美妙的大自然,又有我熱愛的事業,不去追逐名利,就減少了很多世俗的煩惱。即便有一日走到了人生的終點,也會含笑離去。
【作者簡介】
葉楠作家1947年參加解放軍中原部隊。解放后,轉海軍學習、工作,長期為潛艇技術軍官,后從事文學創作。寫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甲午風云》、《巴山夜雨》、《鴿子樹》等電影劇作,知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