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茂
急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癥。病毒、細菌感染,物理與化學的刺激,均為急性支氣管炎的常見發病原因。疲勞、受涼、上呼吸道感染等,是導致本病的誘因。冬季發病率高,老年、小兒常見。初起似感冒,其特有癥狀是低熱、咳嗽、吐痰。以晨起、晚睡時體位改變,或吸入冷空氣,體力活動后咳嗽尤甚。也有的終日咳嗽,發熱和全身不適的癥狀一般在3~5天消退,咳嗽可延長數周,祖國醫學認為,急性支氣管炎是屬于外感咳嗽范疇,分屬外感風寒,肺失宣降;風熱犯表,肺失宣暢;燥熱傷津,肺失清潤所致,臨床使用枇杷葉粥食療,取效較為滿意。
粥方組成:枇杷葉10~15克,鮮者30~6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許。
煮制方法:先將枇杷葉用布包入煎,取濃汁后去渣,或將新鮮枇杷葉刷盡背面的絨毛,切細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許,煮成稀薄粥。
枇杷葉粥出《老老恒言》一書,書中所說:“枇杷葉粥,療熱嗽,以蜜水涂炙,煮粥去葉食,兼降氣止渴,清暑毒,凡用擇經霜老葉,拭去毛,甘草湯洗凈,或用姜汁炙黃。”
枇杷葉出《名醫別錄》,其味苦,性平。入肺、胃經。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本草再新>說:“枇杷葉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痿熱毒。”近代亦多用治療急慢性氣管炎,在很多治療咳嗽氣喘的中成藥里均用到它。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枇杷葉含皂甙、熊果酸、苦杏仁甙、鞣質等。鮮葉含揮發油,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冰糖則有潤肺化痰之功。據有關臨床報道:用枇杷葉治療慢性氣管炎167例,結果近期控制42例(25%),顯效60例(37%),好轉35例(20%),無效30例(18%)。我在臨床上也年年應用此方,效果良好。據觀察,其止咳作用比祛痰作用強。
枇杷葉粥屬止咳藥粥,以3~5天為一療程,每日分二次服。粥宜稀薄,不宜稠厚。枇杷葉背面絨毛很多,入湯不易澄凈,常會刺激咽喉作癢,反使咳嗽加劇。因此,煎汁前,務必把絨毛去干凈,或用布包煎汁。對感受寒涼引起的咳嗽嘔吐者,不宜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