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杰
自1997年年初以來,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相繼出現歷史上罕見的經濟疲軟現象。特別是進入7月后,以泰國為首的東南亞各國貨幣出現大幅度貶值,形成一場震驚亞洲,波及歐美的金融危機。下面披露的,是這場危機中的一些內幕。
危機是由泰國銖引發的。7月2日,泰國宣布泰銖匯率自由浮動,隨之泰銖急劇貶值。到9月3日,在泰國國內市場,泰銖對美元匯價暴跌至歷史最低水平——37.60銖兌1美元,與7月2日宣布泰銖自由浮動前的匯率相比,已貶值了將近50%。與此同時,這場發端于泰國的金融危機迅速席卷了整個東南亞。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等,這些過去比較堅挺的貨幣分別下跌了10%一20%;連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沒逃脫貶值的厄運。
貨幣貶值造成有關國家物價不斷上漲,利率居高不下,企業外債增加,流動資金緊張,股市暴跌。泰國經濟已經滑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出現了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跡象。
透過現象不難發現,危機的背后是金融投機。
1997年7月,在東盟首腦會議上,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一針見血地指出,造成東南亞貨幣危機的原因是金融投機。而投機的策劃者和積極參與者是美國的金融投機分子,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金融界有“鱷魚”之稱的喬治·索羅斯。
索羅斯早年曾就讀于倫敦經濟學院,1956年他移居美國。在華爾街,索羅斯投機的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現在他領導著各種各樣的投資公司,其中量子基金會是最著名的一家,他私人擁有的財產達120億美元之巨,對世界貨幣市場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力。
索羅斯至今最為臭名昭著的行為是通過對英鎊的無情襲擊,迫使英國于1992年退出歐洲貨幣匯率機制,此舉使他的銀行帳戶增加了10億美元巨額進帳。自此以后.經紀人承認的確存在“索羅斯效應”:無論何時他闖進世界金融的瓷器店,就會有一些東西被打碎。
索羅斯在這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和其他一些金融投機商一起先注入大量游資,然后突然撤走,使泰銖貶值,促成了危機的爆發。
然而,為這些投機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的還是東南亞各國自己。以泰國為例,80年代初,泰國利用亞洲“四小龍”產業結構調整之機,發展“出口導向型、勞動密集型”工業,泰國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被譽為“東南亞一只虎”。自8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越南等國家加速經濟發展,使泰國勞動力價格低廉優勢逐漸消失,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不得不調整產業結構。但由于用心太切,將大量資金不是投在生產領域,而是用于房地產開發,對引入的外資又缺乏監控,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風險防范體制。結果由于房價飚升,供大于求,許多從銀行貸款者無力還債,銀行出現大量呆帳或壞帳。
正當人們對泰國經濟、金融領域中出現的問題感到憂慮時,那些金融投機者趁機對泰國銖發起猛攻,于是泰國銖一路狂跌。由于東南亞國家間這些年來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再加上其他國家或多或少地與泰國存在的問題有些類似,所以泰銖的危機進而引發了東南亞其他國家貨幣的動蕩。
危機爆發后,東南亞各國采取種種措施,力圖消除危機。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宣布馬將成立一個600億林吉特的基金,來支持本國股票市場;并聲稱,馬計劃減少進口和推遲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印度尼西亞政府于9月3日宣布了經濟振興計劃,包括刺激出口和削弱財政支出等。
菲律賓中央銀行9月3日宣布將減少對國內銀行儲備金的限額要求并降低利率。
泰國新任副總理威拉蓬·拉曼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解決金融部門的呆帳問題,采取措施放慢經濟發展速度,減少國家的經常項目赤字,穩定外匯儲備,以使本國公眾和海外投資者恢復對泰國經濟的信心。
在東南亞國家作出努力的同時,國際社會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美、日以及歐洲國家也不愿看到東南亞國家由此削弱,影響世界政治基本格局的平衡。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聯手救助東南亞國家。對于受沖擊比較大的泰國經濟,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最近決定為其提供160億美元的貸款援助。專家估計,東南亞經濟明年會有復蘇的希望。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