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樂林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第一版)第33頁《讀<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批語》中錄有納蘭性德(江城子·詠史》一首,詞曰:
濕云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此詞批語排印四字曰:“巫嵩之類”。
“巫嵩”一詞,難以索解。揣摩良久,豁然有悟:“巫嵩”二字,恐為“巫山高”一詞之誤也。毛澤東批語原件,可能是“巫山高之類”五字。批語如是豎寫,毛體草放,“巫山高”極易認成“巫嵩”。
《巫山高》乃漢短蕭饒歌(又曰漢鐃歌、鼓吹曲)曲名。據《晉書·樂志)記載,漢短簫鐃歌有二十二曲,俱錄曲名,名曰“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雍離、戰城南、巫山高、將進酒、君馬黃、上陵、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芳樹、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務成、玄云、黃爵行、釣竿等曲,列于鼓吹,多序戰陣之事”,乃軍樂曲名也。今存曲辭一十八首,其辭亡者有上列最后四曲。歷代詩人借題發揮,以漢鐃歌名命題為詩者代有其人。如以《將進酒》為題作詩者有蕭統、李白、元稹、李賀等等,以《有所思》為題作詩者有蕭統、謝
漢鐃歌《巫山高》歌辭曰:“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
統觀《巫山高》詩,無一首離開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之巫山神女朝云暮雨之情旨。諸家寫景,翻復不脫此境意。王融云:“想象巫山高,薄暮陽臺曲。劉繪云:“高唐與巫山,灼爍在云間。”沈
納蘭性德詞進之一層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宋玉《神女賦》云:“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歷代詩人之《巫山高》寫此,無不翻復同調。虞羲云:“云雨麗以佳,陽臺重怨思。”范云云:“靄靄朝云去,溟溟暮雨歸。巖懸獸無跡,林暗鳥疑飛。”張循之云:“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齊己云:“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亦正乃“巫山高之類”。
《江城子·詠史》結句云:“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句借李商隱《無題》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引伸發揮,仍感凄婉悲涼,不堪尋味。然歷代諸詩人之《巫山高》,結句亦是如此,王泰云:“只言云雨狀,自有神仙期!”張循之云:“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李賀云:“楚魂尋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