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岳是去年8月5日中保(集團)解體的最大受益者——他任總經理的中保財險繼承了中保(集團)這塊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
1998年,中保還經歷了兩件大事:一是在特大洪澇災害中,為保戶支付損失賠款25億元,同時協助保戶搶救、轉移保險財產達75億元;二是為98珠海航空航天展覽會承擔了公眾責任險、展館財產險、飛行特技表演第三者責任險等八個險種,保險金額總計為2020億元。
孫希岳認為,保險公司需要有效而合理地選擇風險、分散風險和化解風險。那種不管風險大小,不看公司承受能力的賭博式的經營方式是絕不可取的。
如果真如外界所說,市場開放應從短期險種開始的話,那么財險將排在時間表的前面。但是面對記者關于WTO的追問,孫希岳的答案一律是“還沒有考慮成熟”。孫希岳擅長書法繪畫,但愿這只是他“胸有成竹”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中保1998年實現保費401.6億元,比1997年增長5.07%。
今年56歲的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何界生曾是位科班出身的臨床大夫——她早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后又在那兒從醫。再后來,她還當過10年的衛生部副部長。
于半百之際開始新的職業生涯,是因為“醫生只能給一個人治病,而保險卻能起到普渡眾生的作用”。
何界生選擇壽險的第二個原因是,她認為中國不適合發達國家高福利高保障的模式,惟有社會保障體系與商業保險相結合才是構筑社會安全網的現實途徑。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成立幾個月以來,醫療體制改革也在快馬加鞭。對于何界生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
何界生還有期待。目前,國內的壽險保費收入投資范圍極窄——只限于銀行存款、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而銀行利率頻頻走低。允許壽險資金進入證券市場和基礎設施,投資監管從投資方式控制轉為結構比例控制的呼聲已高漲了多時。
何界生認為開放是一件好事:“外國公司的進入可以為我們帶來先進的制度和管理方法。”但是壽險目前還處于拓荒階段,開放需要是一個有步驟有節奏的過程。她說,一個時期只能有一個目標,中國人壽保險市場現階段的目標就是高速有效地占領市場。
1998年,中國人壽共實現保費收入530億元人民幣,比1997年增長34%
據說,給中國再保險公司總經理戴鳳舉當翻譯是件挺令人頭疼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會“卡殼”。戴鳳舉在與外國同行交流時經常引用費爾巴哈、黑格爾的觀點來輔助表達。
戴鳳舉更喜歡《史記·將軍列傳》中的李廣。李廣看見一個士兵被他的上司呵斥——原因是士兵在宿營休息時衣冠不整——上前阻止說,休息時并不需要正襟危坐,本事大小只有戰場上見。戴鳳舉從不要求公司員工西服領帶地來上班,也不喜歡過問事情的細枝末節。他聽匯報時一貫要求部下省去官話、套話。
戴鳳舉注定將是三大保險公司老總中任務最繁重的一個“推銷員”——1998年,“中國再”只做下國內非法定分法(即商業分保)實際分保費的3.85%,其余保費全部落入隔海隔洋的外國公司的口袋。這當然有部分原因是保險公司試圖通過國外公司的法定分保來建立自已的“窗口”,但也無法排除“中國再”在競爭實力上的缺陷。
在WTO問題上,戴鳳舉自有一份從容。他認為市場開放是遲早的事,也是值得歡迎的事。“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壟斷定會助長惰性,惟有競爭才可能保持價格的合理性,形成行業的平均利潤。
1998年,“中國再”實現保費收入118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