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朗
2月15日,春節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中國股市出現了首只百元股票(除權后):深市的億安科技(0008)收在了104.39元。
----5天后,億安集團從幕后走到了臺前。億安科技的大部分高層人員出現在北京,召開了一個面向媒體的“新春懇談會”。
----這本是一個“說明情況”的見面會,卻惹出了新的事端。億安集團在懇談會上拿出了表明億安科技“科技含量”的主要項目之一——與清華大學相關課題組簽訂協議,聯手開發碳納米管物理電池產品。可到了2月23日,清華大學相關課題組負責人在中央電視臺財經節目中卻明確地否認說,清華大學的該項目未與億安科技合作!
----此時的億安科技,股價從沖破百元大關后的最高126元,漸次滑落至90元一線。
神秘的羅成 神秘的億安
----億安科技股價能夠一步登天,與其“爺爺”公司——億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雄厚莫測的實力密不可分,也與億安集團董事局主席羅成密不可分。
----億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注冊地點為香港,由四五個出資人合伙創辦,一直在香港發展。億安集團的現任董事局主席羅成在1987年是廣東的新聞人物。當時,他并不叫羅成,而叫羅湘江,曾入選第一屆廣東省十大杰出青年,之后卻在廣東銷聲匿跡了將近10年,直到1994年進入億安集團。
----羅成不但不愿意談他自己,也非常不愿意透露億安集團的股本結構和股東情況,只強調“股東是一個投資群體,沒有一分錢是國有資本。”
----從羅成以下,億安集團的每個人都非常不愿意介紹從1985年到1995年億安集團的發展以及資本積累過程。羅成輕描淡寫地說:“主要是靠在香港做國內五礦公司進出口代理賺的錢,在倫敦做過期貨,另外在廣東和香港都有一部分房地產。”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億安集團在房地產項目上是失敗的。“億安接過了接力棒的最后一棒,”億安集團一位內部人士說。羅成也很后悔當時的沖動:“我在北海有兩個山頭,草長得好著呢,送給你!”
----1995年,億安集團進入廣州,設立了中國總部,辦公地點設在當時廣州最高的粵海集團大廈21層。后來,集團1997年介入的億安廣場項目成為總部所在地。
----1999年9月19日,尚未完工的億安廣場地下1層至地上6層正式營業,合作方是馬來西亞百盛百貨連鎖集團。據說,億安廣場地上1至6層90%的商鋪已經出售,并由億安集團從買家手上返租回來。這種“返租”的形式讓億安廣場在短期內獲得了大量的資金。
----專業人士指出,“返租”形式可以在短期內聚集大量的資金,但資金成本相當高,整幢樓返租的風險很大,手中聚集的大量資金的經營壓力同樣巨大。直到現在,在時尚漂亮的廣州百盛購物,耳邊除了優雅的音樂外,還會不斷聽到“咚咚”的施工聲音。
----1998年,億安集團投資4.5億元建設“江門1973線公路項目”、投資30億元參與建設廣州市廣園東路快速干道、投資上千萬元收購中國最早生產VCD的萬燕品牌并組建廣東萬燕集團。當年11月6日,羅成在億安集團系統高層管理人員大會上指出:“1998年是億安有史以來發展最快、項目最多、投資額最大的一年,按合同金額將超過50億元。”
----超常的擴張速度以及超強的項目承接能力,對于一個“民營企業”來說是不多見的。億安人不愿多作解釋。“股東資本相當充裕,加上投入的多是基礎設施建設,20%的啟動資金就會帶動總資產的迅速增加。”億安集團董事、副總裁兼總會計師李鴻清這樣說。李在加入億安之前是廣東家電企業“美的”的總會計師。
入主錦興
----上市公司廣東億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張大偉,在進入億安集團之前,是深圳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天驥基金的高層管理人員。1998年下半年,張為了把吉輕工(0546)賣出去,通過朋友找到了羅成,希望億安集團買下吉輕工這個殼。據張講,當時羅成立刻表示很感興趣。8月份,羅成主動邀請張加盟億安,負責在資本市場的運作。
----用羅成的話講,億安集團最終選定在深圳上市的深錦興做“殼”,是因為“一張白紙好畫圖”。張大偉強調,當時吸引億安集團的是深錦興沒有明確的主業,股本小,同時歷史包袱相對較輕,收購成本相對較低。
----1998年10月,在上市公司“深錦興”基本不知情的情況下,億安集團與深錦興大股東深圳商貿投資控股公司的談判開始了。“當時我們都在商貿控股的辦公室里談判,根本沒有去過錦興。”億安集團一位參與談判的人士這樣講。
----談判最初并不順利,張大偉說:“最初我們送過去的方案,商貿控股連看都不看。”張大偉認為,最終讓商貿控股坐下來的原因是億安集團雄厚的實力和億安集團廣泛的關系網。1998年10月13日,億安集團在廣東江門注冊成立了廣東億安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羅成。這個公司就是為了收購深錦興而創立的,因為億安集團作為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不能直接收購上市公司。
----1999年5月24日,深錦興正式發布公告,廣東億安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受讓商貿控股持有的1900萬法人股(占錦興總股本的26.11%),正式入主深錦興。
----深錦興在長達8年的上市歷史中一直沒有特別突出的主營業務。除了變更公司的經營范圍,大股東廣東億安控股變賣深錦興原來的在建工程項目,獲得營業外收入1166萬元,這成了深錦興1999年中期0.11元利潤的最重要來源。
----接著,上市公司有了“大動作”,用現金和股權折價9000多萬元分兩次從大股東億安控股手中購買了廣東萬燕42.19%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998年12月31日,廣東萬燕評估過的凈資產額為7044萬元,42.19%的股權僅相當于3000萬元凈資產。
----“億安科技”的內容就這樣誕生了,起個什么名字卻大費周折。張大偉回憶說,當時各種各樣的建議都有,“億安控股”、“億安股份”、“深億安”……“最終是我定下來叫億安科技,現在看來這個名字叫對了,合了潮流”。
----8月18日,深錦興發布公告,正式更名為“億安科技”。
電動車值每股100元嗎?
----億安科技成為股市第一只百元股之后,明顯地如坐針氈。他們急著要發言,但明顯地缺少準備。在2月20日的懇談會上,羅成說:“我要把億安集團鍋里所有的好肉都夾給上市公司。”
“好肉”就是輕型電動車。按羅成的介紹,“電動車主業的確定將會帶動上市公司一大批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包括碳納米管電池技術、晶須技術、電機技術等,每一項技術就可以辦一個公司。國內二板市場辦起來后,第一批企業名單中一定有我們集團的企業。”
----億安科技電動車項目負責人馬貴龍教授來自清華大學。他樂觀地估計,2000年電動車的銷售額將達到3億元,目前已經接到了1億元的訂單,而這個項目的利潤率為25%~30%。作為清華大學的教授,馬貴龍被清華大學連項目帶技術加人員整體轉讓給了億安集團。羅成不愿透露價格,但有一種說法是1000萬元。羅成說:“只要馬教授沒有進棺材,就永遠是億安的人。”
----據億安科技的計劃,電動車項目的主戰場是國際市場,在國內市場上的主力是電動高爾夫球車——億安集團認為這是他們的強項,因為羅成是廣東省高爾夫球協會的副會長、廣州市高爾夫球協會的會長,球技接近職業選手的水平。當然,億安認為在價格上也會有優勢,“我們一輛球車的價格為5萬到6萬元,而進口的球車每輛賣到8萬元。”羅成告訴記者。
----億安科技的總部在深圳市一座中檔寫字樓,400多平米辦公區只有20多人,顯得空空蕩蕩。董秘邱大慶介紹說,公司的業務主要分布在廣州億安集團的總部、揚州電動車廠以及萬燕集團等地,公司總部主要是一些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說白了,這里就是一個“殼”,權力中心則在廣州的億安廣場9層——億安集團總部。
----“上市公司所有的固定資產投入都必須經過億安集團的批準。”羅成說。為了徹底地置換原錦興的資產,他表示將賣掉原錦興名下的所有資產,“我們準備全部賣掉,不管是賺錢的還是賠錢的。”為了給電動車及配套項目騰出空間和精力,億安科技也要放掉剛花9000萬元購入的萬燕股權。總經理張大偉說:“億安科技準備賣掉萬燕。”
“羅主席有絕對的權威”
----“在公司里,羅主席有絕對的權威。”億安集團的每一個員工都這樣說。
----記者在億安集團采訪期間,問到公司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從上到下眾口一詞:“管理”。在億安集團,員工會不分晝夜地加班,員工也會隨時被董事長直接調到任何部門,這個員工的本職工作是什么是不會被考慮的。
----羅成喜歡憑“直覺”拍板,而且似乎很少受到制約。羅成自己很明白這是不能長久的。“億安發展至今,很多項目上馬都是受一定機遇所誘而決策拍板的,是在沒有方向和坐標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它是一個畸形嬰兒。”
----但是,知易行難。億安集團在貴州投資興建的貴州柏頓酒店在春節時剛剛正式營業,羅成發現這個酒店的外墻不夠漂亮,于是要“全部刮掉,重來!”;億安廣場開了不到半年的幾部電梯也要換掉,因為不夠高級——這需要上千萬元的投資。
----要補管理課的不只“羅主席”一人。在廣州億安集團總部的通訊錄上,“資本運營部總經理張大偉、副總會計師王家貴”的名字赫然在目。這兩個人卻同時在上市公司億安科技任職,前者擔任億安科技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后者是億安科技財務總監。
----略知證券市場日常規范的人都知道,上市公司在財務、經營、管理上要與其母公司完全分開,也就是常說的“三分開”。中國證監會對此極為重視,而且經常檢查。但是這兩個名字顯示,廣東億安控股在入主深錦興之后,不但與母公司分不開,與“爺爺”公司也沒分開。
莊家賺了多少
----在證券行業內,通行的坐莊方法是由莊家與上市公司聯手,莊家出資金,上市公司用消息配合,股價漲上去了,雙方都獲利了,套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是“雙贏”。
----“二級市場的股價愛怎么漲就怎么漲,我永遠都不會出來說什么。”羅成說:“股價每漲一分錢,我身上就增加一公斤的壓力。”張大偉則從另一角度回應:“億安科技股價上百元是偶然的。”
----有人為億安科技的莊家算了一筆帳,億安科技的流通盤為3529萬股,假設莊家控制了其中的80%,成本價為10元,總投入為2.8億元,現在這些股票的市值已經達到了28億元,莊家賬面盈利25億元。
----事實上,億安科技的起步價為5.5元,起步時間是在1998年的8月。
----而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999年12月31日,億安科技流通股股東總數僅為2878戶,其中2238戶的持股量不到1000股,也就是說,650個戶頭的持股量占流通股的99%,這其中持有10萬股以上的戶頭有131個,他們持有億安科技全部流通股的82.91%。而在億安科技的1999年中報上,流通股的股東還為4093戶。也就是說,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至少有30%的流通股股東放棄了億安科技,這1215戶股東的股票轉移到了莊家手中。
----某著名證券機構一位操盤手明確地對記者說,事到如今,億安科技不可能通過二級市場出貨。
----這位操盤手分析,3000多萬股的盤子,每天的成交量只有100多萬股,天天跌停板也不會有人買。因此,億安科技的莊家非但不會從2月16日億安科技的首個漲停板開始出貨,反而會不斷拉升,漲到200元并不是不可能的。對于近日億安科技等股價下跌,這位操盤手認為它不會老跌,否則出路就很窄了。
----至于莊家們的出路,這位操盤手認為很簡單,等到漲到了一定的價位,莊家會把手中的全部億安科技質押給券商、大機構,甚至質押給銀行。拆出的資金可以再全部用來買回高價的億安科技,幫助想避稅的券商、機構一把,掙了錢再兩邊分。或者更簡單,把手中市值28億元的股票押給別人,哪怕是20%,也有5個億,再找一只股票做一把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