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海口陽光令人目眩。藍天下的椰樹、低矮的工棚與聳立其間的已經完工或尚未完工的高樓大廈,一起構成了海口獨特的明麗街景。這一切,愈發映襯出海南8家信托投資公司此時此刻的晦暗。
----在中國信托業面臨全行業整頓的大背景下,留給信托公司的選擇早已不多。而在海南這個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意想中的暴風雨又來得格外艱難。
一聲驚雷
----7月9日,海南省人民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處的電話鈴響了。電話從遙遠的島國日本打來。
----來電稱,海南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海國投)一筆1.328億美元(合145億日元)的武士債第二天即將到期。如果到時仍未支付利息,日本的銀行將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
----兩天之后,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便傳遍了海內外:海國投因到期未能支付日本武士債而陷入債務危機。日本媒體的迅捷而強烈的反應令中國官員再次領教了輿論的壓力。
----由此引發的一連串后果令人措手不及。盡管海國投在一星期之后便補齊了這筆過期的武士債利息,但是外界對于海國投前景的種種猜測已鋪天蓋地。7月19日,北京,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第一次公開披露了海國投有可能被關閉的消息。這是繼1999年中國宣布關閉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之后,又一家“窗口級”地方信托公司面臨關閉。成立于1988年的這家公司曾被列為中國十大“窗口信托”之一。
----時間已是8月下旬,位于海口市濱海大道的國信大廈一層,海國投的證券營業部仍在照常工作,而國際業務部至少能容納20張辦公桌的大辦公室中,只剩下了一位留守人員。這位海南籍人士告訴記者,業務部經理已外出休假;現在除了處理一些以前遺留的事務性工作,基本上不做什么業務。這種狀況大概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
----省里下派的調查組于7月底進駐了海國投,國信大廈的22層被悉數占據。調查組一位來自工商銀行的女士稱:“調查仍在進行之中,大致情況已經基本摸清。”但是記者幾次希望進一步了解詳情卻遭到了拒絕,原因是“根據海南省地方金融風險處置辦公室的規定,任何人都不能接受記者采訪”。在她的指點下,記者找到了調查組李組長的辦公室,透過半開半掩的屋門,看到李組長正在詢問對面的一位中年男子:“那么,你們對外債的使用情況如何?”隨后趕到的保安立即將記者勸離了此地。
----有關海國投到期未能支付利息一事,該公司辦公室吳坤林主任給出了另外一種解釋:“在債券到期以前,省人民銀行已經要求海國投停業整頓,而整頓期間的每筆支出都需經過人行批準。之所以到期未能付款,并不是像外界所說的海國投沒有支付能力,而是沒有得到上面的指示以致造成延誤。其實海國投目前資產狀況良好,有很多實業,包括餐飲、旅游、酒店物業等等,并不存在所謂支付危機。”據悉,海國投的另一筆外債近日又將到期,還或者不還,目前上面并無明確說法。而公司內部有很多人則認為,如果關閉已經是海國投惟一的選擇,遲關不如早關,至少還可以減少一部分利息損失。
泥足深陷
----在海南,海國投還遠不是一只最爛的蘋果。按照省人民銀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的說法:“在海南現存的8家信托投資公司里,無論資產狀況還是債務規模,海國投都只算中等。”
----海國投引起海內外關注的主要原因是外債。據海外媒體披露,海南省國投登記的外債總額大約為3.7億美元,其中有2.28億為日本武士債券。這被認為是一種較為保守的估計。有關資料顯示,作為海南省政府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自成立之日始,“對外融資”就是海國投的要務之一。從1989年至今,海國投已累計從境外籌集資金10多億美元。
----海國投的大部分資產都投資于香港的房地產,香港樓市1997年以來的持續低迷顯然給回收資金造成了極大困難。而投在海南美蘭國際機場、環島高速公路、粵海鐵路通道等重要基礎設施上的資金,回收期又極為漫長。另一方面,自1997年海南開始對信托業實行整頓以來,高息攬存和銀行拆借兩條路均已被堵死,失去“血液”供給的海國投旋即陷入支付危機。
----海國投的興衰正是海南8家信托投資公司發展的縮影。按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一位監管官員的說法,“膽子最大、違規最嚴重、問題也最復雜”的是賽格公司。
----海南賽格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在海南信托業屬于后起者,但發展速度相當快, 1992年已超越海國投、海南省信托等幾家“前輩”,資產規模總計達到80億。而在此次信托業全面清盤中,它以約80億元的總債務排在8大信托公司之首,其中還包括少量外債。
----復雜的債務債權關系是清理賽格資產的棘手問題。除了大股東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小股東不下20個;其間又發生了許多股權轉讓和收購,股東的變動與相互之間關系殊為復雜,間接的個人債務金額尤其不小。這可以追溯到1996年金融機構發行的一種“特種金融債券”。按照規定,特種金融債券只能賣給機構,賽格當時獲準發行2.7億元,但相當一部分卻通過各地的證券公司賣給了個人,具體數目迄今不明。更有某信托公司在遼寧的證券營業部拉出一個橫幅,上書“國家特種金融債券簡稱國債,高額回報,限額發售”。許多老百姓看到“國債”兩字便買,所有債券當即銷售一空。
----在海南信托業內,還盛傳著“兩個80%”的說法——信托公司80%的錢投向了房地產,其貸給企業的項款中又有80%被間接投資在房地產中。1992年,風靡全島的房地產熱如干柴烈火,海口市郊地價一度被炒到每畝12500元,城市繁華地帶的商用寫字樓竟賣到每平方米15000港元的天價。適時吸納的信托業便飛速膨脹起來。后來地產泡沫破裂,信托公司們手中積壓了大量地皮和在建樓盤,背負債務愈來愈沉重。最初的辦法是通過違規的國債回購“補血”,1995年8月國債回購中止,海南信托業所欠島外債務總和已有200億元左右,技術性破產已成定局。
----從1996年以后,深知房地產回升無望的海南各信托公司一直在做各種生存努力,最終幾乎演變成了一場比誰違規更有膽識的競賽:在“瘋狂”時期,存款利息最高放到了36%;從銀行拆借資金,拆借期為7天、3個月的被放到了10年甚至20年的長線投資中;挪用證券保證金則已成了各信托公司的常規武器。消息人士說,省信托在挪用完證券公司保證金后即出現周轉困難,不得不在1999年將名下的證券營業部賣給了地方。另一家公司挪用的證券保證金高達30多個億,下屬的全國十幾家證券營業部一個也沒有放過。
去留抉擇
----1996年之后,海南幾乎所有的信托投資公司只是在生存線上掙扎,不少公司的員工工資只能以借貸的方式維持。一些股份制背景的信托投資公司也曾有過遷移省外的想法,但終因過重的債務羈絆而難以動身。
----支付危機從1998年開始愈加嚴重。有些公司一開始限額支付每星期1000元,不久變成了每月1000元,再后來限為每星期100元,現金兌付幾近停止。1999年下半年,上百的農民開始聚集在省政府的門前,打出了“國投還我血汗錢”的橫幅。
----當地法院接到的針對信托投資公司的案例堆積如山。1998年,就在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各地法院停止審理執行與信托投資公司有關的案件之后,海南省僅高級人民法院便記錄了與信托有關的案件42起,訴訟標的總額達16.60億元人民幣。
----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的精神,海南省政府從今年初開始介入信托業整頓。由省政府、省人行和各商業銀行抽調人員組成8個調查組,立即被分派到各信托投資公司進行清產核資,公安、行政、法院各種力量也被調動起來,成為此次整頓最鮮明的特色。
----在整頓中,信托投資公司的老總們都受到了法院和公安部門的“特殊保護”。海南省信托投資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稱,一方面是為了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有問題的人攜款潛逃。據悉,這家直屬于省財政廳的信托公司已有兩任總經理出逃。另外,外地的債權單位發現通過法院追索債務的辦法失靈,許多地方便動用公安越省抓人,省信托的一位副總不久前還在與債權人對話時被憤怒的人們包圍毆打。
----至此,“關閉”的命運其實已經很清楚,惟一的懸念只是會不會有個幸存者。原定7月中旬公布的人民銀行的公告直至8月底仍未出來,原因據說是省里仍竭力希望保住一家,但是上報的方案卻被中央一次次打回。
----據知情人士透露,根據這份遲遲不肯露面的公告,海南省8家信托投資公司將全部被關閉,證券部則合并組成一家證券公司;非證券業務部分重組為資產管理公司,對全部遺留資產進行整理和處置。處理債權債務的總原則是自然人的債務和外債全部歸還,而國內機構債權人的債務則以談判方式協商解決。為了保證支付,海南省將以財政收入做擔保,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貸款100個億,用于自然人債務與外債的償還。
----在現存的8家信托投資公司中,海南港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已于去年被香港中銀國際有限公司收購,其信托部分已被撤銷,證券部則并入中銀旗下,資產與債務由中銀消化。海南省信托投資公司的債務規模大約十幾個億,所屬證券部已于去年賣給各地。而海南匯通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則對下屬的證券營業部實行整體轉制,重組后的證券公司成為匯通旗下的控股子公司。除此之外的幾家信托投資公司的證券部則將合而為一,據說未來的這家擁有40多個網點的證券公司將在全國排名第七。
----海南省人行的一位官員則否認了“整體關閉”的說法。他特別強調,“如果只因為資金一時周轉不靈而導致現在的狀況,通過中央的再貸款自己能緩過勁,并且符合人行即將頒布的管理辦法,就可能予以保留。”至于哪家最有可能被保留,這位官員拒絕透露更詳細的訊息。
----實際上,根據業內人士的看法,海南的8家信托投資公司每一家都是千瘡百孔,其資產狀況之壞在全國都可成為典范;換句話說,無論哪一家都已經沒有保留的必要。與政府的態度相反,一些信托公司的老總已心生厭倦,回想這幾年來勉力維持的辛苦,許多人對于信托業的前景持悲觀態度。
----但是,不到最后公布的時候,一切便在未定之天。這8家信托投資公司還須等待最終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