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怡然
時下,網絡媒體的發展方興未艾,使傳統媒體在“注意力資源”的爭奪戰中面臨著嚴峻形勢。
最近,不斷聽說有國內外新聞界的朋友“跳槽”去當網絡記者、網絡編輯。面對紛至沓來的網絡編輯招聘廣告,新聞學院校的學生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有人說是新聞從業人員的“第二個春天”到了。
誠然,網絡媒體確實是在以超乎世人預料和想象的高速發展,不說世界,讀一讀前不久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0/1)》,就足以讓人驚嘆了。本刊十分看重和關注這個洶涌澎湃的時代浪潮,陸續刊發了許多文章予以論述,這一期又發表了近期召開的21世紀中國互聯網大會的側記、由“東方網”誕生引發的觀察性文章,以及美加網絡媒體的見聞和就此進行分析思考性文字。
然而,傳統媒體畢竟沒有走入窮途末路,作為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當務之急并不是“勝利大逃亡”(老實說也不可能人人都“跳槽”),而是冷靜理智地在網絡媒體的挑戰面前尋求積極的應對之策,善于比較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各自的長短利弊,從中學習和借鑒其長,彌補和攻克己短,因勢利導,乘勢而上,獲得“雙贏”,將此當作傳統媒體迎接“第二個春天”的良機。這才是上策,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同時,這也正是本刊需要組織和發表的文章。如果稿件的研討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較強,則更是我們所盼望的。
是為“瑣話”,亦為“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