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莉芬
張先生在《新聞記者》2000年第4期提出的問題——請正視用詞不當,的確是在許多報刊的新聞報道(寫作)中屢見不鮮,而又往往被書寫人或讀者所疏忽。但是,文中所引以為據的三個例子,我卻有小小的看法。
第一,是“早拜年”還是“拜早年”。從純語法的角度去分析,也許正像先生所說的,那報道應采用“早拜年”這一表達法。因為“早”在這兒是作為副詞,修飾動詞“拜”。而“年”是“拜”的賓語(對象)?!澳辍笔敲~,無所謂“早、晚”之分。但是,詞語的表達,先生也意識到了有個口頭或習慣使用的問題。語言學家說,語言是什么?語言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符號。從屬于語言王國一部分的詞語當然也不例外。“拜早年”這一說法,早已是民間約定俗成的用法。人們用它來表述“早早地去拜年”。
因此,在追問詞語的表達會不會產生歧義時,不應用僵死的語法邏輯來推演,而應把它放置到具體的語言環境,實在的人文環境中去洞察。人類發明了詞語,并不是為了詞語本身。而是以其作為媒介,傳遞他們的含義。
第二條,是要導致,還是“可導致”。張文中舉的例句是:“髕骨、骨折,如果治療不當,??蓪е玛P節強直和創傷性關節炎”,另一個例句是說患者“嚴重的可導致嚴重貧血及貧血性心臟病”。他引用《現代漢語詞典》(1995年商務版)關于“可”字的三種解釋——表示同意,表示許可,表示值得,推出這兩篇文章中運用“可”字,是用詞不當。但《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1996年7月修訂三版)關于“可”字的條目不僅僅只這三項。它還有表示可能,表示轉折,表示強調等解釋。文中所舉的另兩個關于氣象報道的例句,“可達到零度”“可達到零下兩度”,也含有推測的語氣,表示氣溫可能達到的狀況。
第三,“活動規則”還是“游戲規則”。從“游戲”這一詞的本義看,確實有如張先生所說的“自相相”的意思?!冬F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其”的解釋是“娛樂活動”和“玩耍”之意。但是詞語的內涵是會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不斷萎縮或擴充的。在現代語匯中,一個詞的死亡或被人們賦予新的涵義,是非常普遍的一種語言現象。
“游戲規則”的本義是指在游戲過程中,游戲雙方應遵循的法則。很快,它就被借用到社會生活的各類活動當中。例如,某某董事說:“您得信守諾言,遵守游戲規則”。這就是把“游戲規則”借用到“商業活動”中了,是指商人在商業活動中,應有信譽,信奉一定的商業道德,共同遵循一定的商業法則,否則就會引起雙方合作的失敗,或不遵守的一方會被淘汰出局。此類例子,應作為人類運用詞匯的一種智慧象征,而不是用詞不當。
張先生憂慮在股票、彩票這些事業使用“游戲規則”是否會導致這些活動不嚴肅,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人們理解的“游戲規則”更多的注意力在“規則”而不在于“游戲”。也許,更有意義的是我們不應該拘泥于這詞義的變化本身,而應該去探討為什么會有這一詞義的變化,也就是現代人們為什么會傾向于“游戲規則”這一表述,而拒絕用“活動規則”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