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第一艘潛艇“海龜(Turtle)”號的歷史可追溯到1775年,但美國海軍認為2000年才是其現代潛艇部隊排年紀念。美國潛艇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太平洋發展成熟,并逐漸成為冷戰期間與前蘇聯對抗的第一線力量。
1900年
美國海軍向約翰·霍蘭購買了其第一艘潛艇——“霍蘭(H0lland)”號。該艇的早期原型是由愛爾蘭Fenian叛亂者資助建造的。
1902年
西蒙·萊克成為霍蘭的主要競爭對手。萊克為美國海軍建造的“海豹(seal)”號潛艇有諸如旋轉潛望鏡、潛水翼面等創新之處。
1918年
L級潛艇與德國u型潛艇作戰,以努力保護盟國海上交通。該級潛艇通過加強艙壁增大了潛深。
1933年
“小鯨(Porpoise)”號是第一艘全電動力的潛艇,并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流潛艇的先驅。
1942年
專門為遠洋作戰設計的“小鯊魚(Gato)”級潛艇初次登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50%的日本艦船是被潛艇擊沉的。
1953年
“大青花魚(Albacore)”號是第一艘采用能增大航速的水滴形艇型的潛艇,并且是第一艘采用玻璃鋼聲納整流罩的潛艇。
1955年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美國的“鸚鵡螺(Nautilus)”號開創了潛艇技術和潛艇遠洋作戰的新時代。
(摘自《科技新時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