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明/編譯
身體器官提供者能隨意抬高自己的器官身價嗎?是否存在倫理糾紛?圍繞窮人社會愈來愈窮且應運而生的人體器官買賣日益火爆的焦點,菲律賓社會正在展開一場空前激烈的大辯論。
36歲的羅麥歐·勞伽,是一個直言快語的菲律賓人。他家里有一個急需住院醫治的年僅1周歲的病兒,但他沒有錢給兒子治病。萬般無奈,他掛通了在斯拉姆街區當警察的繼父、47歲的塔爾馬西奧·塞特的電話。他憂心忡忡地再次向繼父談起以前曾被他拒絕多次的想法——他這次已下了狠心,為了孩子和全家人活命,他準備立刻將自己的腎以22萬日元(100日元≈7.7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掉,以解燃眉之急。“這是沒有辦法的惟一選擇,總比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掉好受得多!”他說。
今天的菲律賓,圍繞著人體器官買賣的報道再次掀起大辯論的風波。天主教會認為,公開買賣活體器官是一種嚴重違悖倫理的行為,是盤剝他人的資產,并對此予以強烈的譴責。1999年10月,菲律賓政府頒布法令,在非純血統者之間暫時嚴禁提供人體器官。就此,對醫生與買賣腎臟的人所進行的商業交易持反對立場的人也愈來愈多。有些醫生往往巧立名目和借口,充當人體器官買賣雙方的掮客。社會輿論要求政府明令禁止,并盡快頒布一項可以提供人體器官的嚴格條令,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菲律賓全社會目前討論的焦點是,買賣器官是否違法?
“向人體器官提供者支付酬金到底合法還是不合法?”一位名叫拉耶斯的25歲的腎病患者不解地問。“這實際上是一樁愿打愿挨、兩廂情愿的買賣,為了生存,患者甘愿支付重金被宰,”菲律賓腎移植協會的馬里魯·卡爾夏指出,“同時,這也是人體器官提供者從貧困中解脫出來的惟一契機。”
眼下,菲律賓參與人體器官買賣的黑社會犯罪組織越來越猖獗,而警方對其起訴也頗感困難。因為在菲律賓,器官買賣原則上是違法不犯罪的。盡管政府并不支持,但僅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足以讓人放心了。據菲律賓衛生部長羅姆阿爾迪斯透露,“部分醫生實際上早已加人買賣人體器官的組織,地下交易和成交量十分可觀”。
菲律賓的人體器官買賣之所以火爆,個中原因之一是日本人的高金誘惑。如果菲律賓政府著意實行“永久性禁止人體器官買賣”的法律,那還必須與菲律賓醫學界的醫生們達成妥協。“是否可以給賣器官的窮人一點救濟金,以使其盡可能地保住自己的腎?”菲律賓參議院衛生委員會的弗拉比耶爾委員長說。自1999年10月以來,他就開始主持參議院的此項調查,其目的是探討“禁止器官買賣”的可能性有多大。他認為,這一買賣的興隆,直接使在出賣腎器官的菲律賓人與支付高額酬金的日本人之間充當掮客的菲律賓醫生們大發不義之財。據悉,每位移植腎器官的移植醫生現在已從日本患者手中至少凈賺了250萬日元的移植手術好處費,這也是為什么醫生們拼命將日本患者引進菲律賓的源動力。
“在這一行為的背后,存在著極其深刻的倫理道德問題,”菲律賓天主教司聯合會的基多里奧指出,“雖然那些走投無路、窮困潦倒的人是自愿且被迫出售自己的器官的,但仍屬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的行為。”
上面所提到的勞伽,雖然已經賣了自己的腎器官,但他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因此而好轉,他依然一貧如洗。兒子沒有救活,剩下的錢還不夠償還兩年前的債,他那失去一個腎的身體使他總感到疲憊不堪。“盡管我仍然貧困如初,但我并不后悔當初賣腎的行為。因為這筆錢至少使我的兒子延續了生命;另外,還使買腎的病人解除了痛苦。”勞伽苦澀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