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廣祿
官和“盜”歷來都是勢不兩立,水火不相容,然而清朝的官場上卻屢屢出現“盜”為官的奇特現象。
(一)
康熙初年,池州(今安徽貴池)太守郭某在赴任途中遭遇一伙綠林好漢,隨行人員和家眷數十人均慘遭屠殺,唯其妻王氏因年輕貌美被盜首張大奎據為己有。而幸免于難。張大奎在郭太守的箱中搜到了郭太守為官的憑證后,即帶領一幫綠林好漢假冒郭太守之名前去赴任。
張大奎上任后,勤于政事,辦事公道,且善于體貼民情,一時竟將池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贏得了上司的好評,在老百姓中也極有口碑。
家鄉的親朋好友知道郭太守在池州任職,常有人專程或因事路過池州時前去探望郭太守。對此,張大奎不見不行,但一見就露了馬腳。為了防止走漏風聲,他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將來人一一誘進府衙,秘密殺害。前往池州探望郭太守的人一去便音訊全無,引起了郭太守的妻兄王義忠的懷疑,他決定前往池州探個究竟。
王義忠到達池州后,沒有貿然直接前往太守府認親,而是先住在池州一家客棧,暗中打探消息。誰知一連十幾天沒有打探出任何消息。萬般無奈,王義忠決定想辦法混進太守府,只要能見到自己的妹妹,一切自會水落石出。
于是,王義忠千方百計地接近太守府廚房里的下人,并很快和他們混得像親兄弟一樣。有天下午,他借送水為名終于進人衙內,見到了妹妹。他正要上前和妹妹說話,卻見妹妹輕輕搖了搖手,轉身就走。第二天,王義忠又在府衙內見到了妹妹。妹妹依然一言不發,只是從他身邊經過時悄悄塞給他一封信就迅速地走開了。
王義忠回到客棧看了妹妹的密信,才知道郭太守已被張大奎殺害,并得知府衙里的強盜共有30余人。事關重大,王義忠不敢怠慢,立即攜帶妹妹的密信前往道臺府。道臺府接到王義忠的密報,以有要事商量為由將張大奎誘人道臺府拘捕。經審訊,張大奎毫無隱瞞地招供了他的犯罪事實。
(二)
清道光年間的謝雄飛不僅是個梁上君子,而且能飛檐走壁如履平地,武功極其高強。所以他想偷誰家的東西,無論你防守多么嚴密,他都會猶如囊中取物.不費吹灰之力。天長日久,謝雄飛積聚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有一天,謝雄飛突然想過過官癮,于是出資捐了個縣令。初次走上官場的謝雄飛辦事認真,政績頗豐,深受上司器重。他乘機又拿出積蓄,上下打點,幾年時間竟由一個七品芝麻官上升到省一級的按察使。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謝雄飛當上按察使還不足1個月,省城即接連發生重大失竊案件。府、縣兩級官府派出精明強悍的捕役,限期破案,可是卻久無線索。一天晚上,縣衙的捕頭正在巡夜,忽見一個黑影從眼前一晃而過。他連忙悄悄尾隨其后,不久,見黑影飛身潛入一大戶人家屋內。捕頭見黑影輕功極好,自忖不是對手,故不敢窮追,只好悄悄潛伏在戶外黑暗處靜觀其變。不大一會兒,只見黑影挾一包袱從屋內飛身而出。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黑影從他身邊經過的一剎那,捕頭一摔手,一支利箭直朝黑影射去。黑暗中,只見黑影搖晃了一下又繼續朝前奔去。捕頭繼續窮追不舍。追至按察使家后墻,黑影倏忽不見。
捕頭將這一情況報告縣令,因事關上司衙門,縣令不敢貿然采取行動。就親自將這一情況密報道臺大人,道臺大人又親自稟告給巡撫大人。巡撫將信將疑。為了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便親自帶了幾名武功極高的貼身侍衛,以有要事相商為由,強行直闖謝雄飛臥室,見他以手帕蒙頭,手帕上血跡斑斑。于是,巡撫一聲令下,侍衛一擁而上,將謝雄飛抓獲。經審訊,謝雄飛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最終死在斷頭臺上。
盜為官,官亦為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清王朝吏治的腐敗,也揭示了清王朝必然滅亡的歷史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