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布爾什維克與中國革命(1919-1927)》

2000-04-29 00:00:00李玉貞
百年潮 2000年12期

旅美俄國學者亞歷山大·瓦基莫維奇·潘佐夫教授現執教于美國俄亥俄州CapitalUniversity,今年初,英國Curzon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作《布爾什維克與中國革命(1919~1927)》(以下簡稱《布》)。作者據美國史料和近幾年新開放的俄羅斯檔案,就1919年至1927年間蘇聯共產黨內部圍繞中國革命問題進行的激烈斗爭,做了目前為止最為詳盡的闡述,著重介紹托洛茨基與斯大林的關系,揭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與層面。

《布》書引人注目的有四大問題:一、關于不斷革命論。二、斯大林與托洛茨基反對派論戰的起始點,他們政治主張的異同。三、論戰的結局。四、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里中國學員中“托派”同情者的命運。

首先,關于不斷革命論。這個問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此處只介紹與中國史學界和理論界有關的部分。第一,作者認為受1860年傳入俄國的馬克思主義和1905-1917年的俄國革命的影響,俄國出現的以列寧、普列漢諾夫、托洛茨基為代表的三個流派中,普列漢諾夫派認為應當在遵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自然規律的理論的前提下,考慮改造社會的方案,實行財富和產品的全民化即社會化。這派人認為俄國工人階級力量太小,應當由自由資產階級領導反沙皇專制的斗爭,并在這個過程中改善俄國無產階級的狀況。這種觀點被稱作孟什維克。托洛茨基不同意這樣的主張,早在1906年他寫的《總結與前景》一文中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無產階級在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可以比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更快地掌權;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立即轉到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作者認為,1917年2月前,托洛茨基與列寧在無產階級革命問題上有許多共同點。兩人都不相信資產階級革命的潛力,認為它不能領導無產階級革命,不能使俄國擺脫中世紀狀態。所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過是在建立工農民主專政,以便為開辟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創造條件。所以他們兩人都從俄國革命一開始就試圖避免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局限性,都寄希望于得到世界無產階級的支持。

作者就不斷革命論發表了下述重要觀點:1905年俄國革命時,列寧與托洛茨基的看法一致,同為激進派。1917年,列寧的四月提綱的指導思想就是結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事實上是按照托洛茨基理論進行,列寧也同意了的。另一個根據是,1906年托洛茨基寫的《總結與前景》一書作為理論巨著,在十月革命后幾次用俄語和外國語重版。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理論得以定型和發展,這就是1919年共產國際成立大會上正式提出的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理論。

至于這一理論對中國的影響,作者提出了中國傳統史學難以茍同的看法:第一,中國共產主義者、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理解、吸收和宣傳的僅僅是俄羅斯二月革命的經驗即列寧的“四月提綱”,而后者恰恰與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相同。作者說: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態決定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反帝性質。中國知識分子欣賞的是十月革命的反帝與反資產階級特點。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通過俄國布爾什維克理論的三棱鏡傳播到中國的。他引用托洛茨基1924年發表于《紅色處女地》的文章來描述中國工人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解:“我們知道,中國工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讀過列寧的任何文章,但是他們熱情擁護布爾什維主義。這是因為歷史的作用非常之大!他們感覺到,對于各群體,對于受壓迫者和被打入底層的人,對于千千萬萬人來說,‘十月革命’才是惟一的道路。”他認為陳獨秀本人在其“社會主義批評”一文中也持同樣觀點:德國共產黨已經忘記了馬克思主義,只有俄國共產黨的理論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作者據此總結說:“從中國共產主義者的綱領(按,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綱領)看,他們甚至比托洛茨基還要激進,他們排斥其他政黨等主張就是一例”。

他說在國際范圍內這樣的觀點自然不稀奇。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羅易就主張讓它以獨立的面目出現于斗爭的最前線。所以在對待同國民黨的關系上才出現了陳獨秀寫給伍廷康的信中所說的真實思想:“我們希望孫中山的國民黨能夠實現改組(按,即同共產黨聯合并且政治上激進化),而且能夠有一段時間和我們一起走同樣的道路。”

其次,關于斯大林與托洛茨基反對派論戰的幾個問題。

1,論戰從何時起。一般認為托洛茨基與斯大林的論戰最早發生在中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建立的問題上。該書作者認為并非如此。他列舉了歷史事實:

——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托洛茨基大體同意羅易方案,二者與列寧不盡一致,認為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有什么革命性,只能依靠無產階級。

——不過這并沒有影響托洛茨基的實際行動,有根據表明1922年12月28日他認為中國不具備無產階級革命的條件。作者利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的幾封信:1923年1月20日托洛茨基致政治局、致越飛和是年底致契切林信(11月2日)等說明托洛茨基當時的觀點是“國民黨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次年,在中國國民黨一大三個月后的4月21日,他在信中肯定國民黨的三民主義是進步的,但屬于資產階級性質,共產黨人應當推動國民黨“前進”。

——直到1926年6月26日3·20事件后,托洛茨基在致拉狄克的信中依然承認“國共合作的政策在一定的時期內是正確的”。

——許多年后(1937年11月1日),托洛茨基在給伊羅生的信中寫道,當時中共加入國民黨對于前者的發展為獨立政黨是很有好處的。

——在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這一重大問題上,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也沒有什么分歧,兩人都主張廣州政府要首先加強內部力量,促進政治、財政、土地改革等,不要急于采取進攻性的軍事征討。所以作者很有把握地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人找到托洛茨基在20年代前期反對過國共合作的證據。

作者認為,很難用具體的年月日標示論戰開始的確切時間。只能說持不同意見的雙方爭論越來越激烈,發展到不能調和時,分歧就公開化了。

他首先舉出的爭論點是一度沸沸揚揚的“無產階級世界革命”和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之爭。如前所述,托洛茨基認為,一定要有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徹底消滅世界帝國主義,俄國革命才能取得徹底勝利。斯大林則認為,一個國際主義者應當無條件地堅決保衛第一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國家蘇聯。其外交政策的左膀右臂莫洛托夫直到自己的耄耋之年還對記者說:“我作為外交部長的任務就是擴大我們祖國的版圖”。這位老外交家甚至很滿意地說:“看來我和斯大林把這件事處理得很好。”①另外,托洛茨基同斯大林就中東鐵路問題的爭論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到1927年托洛茨基依然對斯大林不滿。他認為,蘇聯應當本著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精神,恪守1919年第一次蘇俄對華宣言的宗旨,把中東鐵路無償地歸還中國。托洛茨基及其志同道合者貝爾佳耶夫等認為,斯大林“為了俄國利益可以在任何必要的時候背叛無產階級世界革命”。

此外,對華政策是一個引爆點。作者認為在許多根本政策上,托洛茨基與斯大林一直到1927年3月也還沒有什么根本分歧,不過前者更加左罷了,所以他和季諾維也夫才被稱為聯共內部的左派反對派。

左派反對派在1926年蔣介石制造的準政變性質的3·20事件后,開始表露出激進觀點。然而作者據一個檔案文件說,即使這時斯大林派和反對派也都認為中國已經面臨俄國1905年革命的形勢,從而期待著中國的蘇維埃革命,至少是俄國式的二月革命。此時伍廷康②主張兩黨黨外合作。這個建議也得到季諾維也夫的支持。把國民黨改造為工農黨,讓國民黨左派掌握政權,建立一個由左派國民黨掌權的政府基本是俄共一致的意見。左派反對派的另外一名主要人物拉狄克在1926年夏天之前,不僅基本同意斯大林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而且擔任著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的校長。不言而喻,是政治上的一致使他居于重要地位。

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先后提出了退出國民黨的建議。1926年4月29日,俄共中央政治局否定了他們的建議,作出的決議稱“絕對不能允許同國民黨決裂。務求保持共產黨作為國民黨的一部分存在”,否則就等于消滅中國國民革命運動。

至于兩派在中國問題上的論戰,作者將其歸結為兩條,一是對待國民黨左派的問題,二是對待在中國建立蘇維埃的問題。

先看雙方對國民黨左派的立場和實踐。中國形勢的急劇變化似乎引起了莫斯科上層政治上的分野,托洛茨基等人越來越左,具體地說就是希望中國共產黨早些脫離中國的資產階級勢力。在這個問題上,從作者下面引用的例子看,斯大林反倒顯得“右”了。

作者分析3·20事件后的形勢說,斯大林和共產國際“使國民黨赤化的想法未得實施”。但是,他們對國民黨左派卻表現出過分的偏聽偏信和偏愛。

作者據史實說明,由于對國民黨左派寄予很高的希望,莫斯科不愿意輕易使他們“不滿”,不想輕易“冒犯”他們。斯大林認為應當依靠這些人建立一個國民黨政府,一個反對帝國主義的政府,然后再過渡到工農政府。胡漢民是一個例子。1926年,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七次擴大全會上,他提出了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的要求,雖然沒有被接受,但他依然保存著這個左派頭銜。到1927年初,另一個國民黨左派邵力子在共產國際中的地位顯然大為上升,作者利用一件檔案告訴我們,邵力子不僅代表蔣介石要求與共產國際建立聯系,而且邵本人已經進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在會上享有表決權。那已經是中國政局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了。

另外,作者利用鮮為人知的檔案舉了斯大林對待土地革命的態度。在1926年10月26日,斯大林說:“我們同意,應當把土地問題作為實際行動提到日程上,離開農民,就不能取得勝利。然而近期,當反對帝國主義及其代理人的斗爭正處于高潮的時候,農村的內戰會削弱國民黨的戰斗力”。如此推論,陳獨秀和譚平山的彈壓農民運動事實上早有“知音”了。

到過莫斯科的另一國民黨左派汪精衛也是作者使用的例子。汪精衛在1927年2月途經莫斯科回國時,同樣被寄予厚望。共產國際命令國民黨在中國立即實行激進的政策以迎接汪的回歸中國。3月3日的命令就是一例。共產國際急劇改變了政策,讓國共兩黨吸收大批工農入黨,驅除國民黨右派。斯大林希望國民黨左派汪精衛很快掌握政權。3月22日上海起義成功,23日國民革命軍拿下南京。大家無比興奮。共產國際情報人員說群眾“正在發動起來”。但帝國主義陳兵上海水域。斯大林在關鍵時刻怕激怒另外一個依靠對象蔣介石,決定向其讓步。

在中國革命的關鍵時刻,聯共(布)黨內論戰達到高峰。兩派再也不能掩飾其分歧了,它們先在不同場合,后在媒體公開論戰,至1927年夏季達到高峰。作者把斯大林同反對派的斗爭放在1927年4月12日前后中國事態演化的背景上予以介紹,頗值得一讀。筆者撮其要如下,以饗讀者。

如果說對待國民黨左派的問題一度是斯大林與反對派斗爭的焦點之一,那么在4月12日前后,如何對待無產階級的問題便突現出來,成為焦點。

首先,作者講述了他理解中的反對派的心理:蔣介石的分共意圖已經十分明顯的時候,反對派開始為中國共產黨擔心:“一旦受到國民黨的打擊”應當怎么辦?反對派決定向斯大林表明立場,認為應當由共產黨組織工農起義了。又是拉狄克當了出頭鳥。他對于《真理報》上那種安慰人的偽裝平靜的調門表示反感。作者從新近挖掘出的檔案中找到了3月13日拉狄克的題為“中國革命的動力”的講話,其中指出了“革命運動中出現的反無產階級、反農民的傾向”。是月,拉狄克撰文要求“國民黨急劇轉折,反對大資產階級”,以“加強工農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保證革命向一新的,為建立無產階級、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的民主專政過渡,而不是向無產階級革命過渡”。這與斯大林對待國民黨的態度明顯對立。拉狄克的戰友阿·謝·達林也在3月12日于《真理報》發表文章,表露出對國民黨的失望,指出國民黨右派的反工農傾向。

隨著媒體的介入,流言蜚語開始傳播,人們意識到莫斯科上層在中國問題上的分歧。

斯大林派感覺到應當針對流言蜚語來一個“辟謠”,便在3月15日的《真理報》上發表《國民黨的現狀》一文,塔斯社稱聯共(布)黨內沒有任何分歧,并且引用蔣介石在國民黨中央全會上的講話,說他依然忠于國民革命。

3月16日該報又登載編輯部文章(大約是布哈林寫),說一些中國問題專家(暗指拉狄克)認為中國革命已經蛻化,而墮落到同帝國主義操相同論調的泥坑。報紙字里行間依然充滿對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信心”,認為它們“都不得不屈從于工農壓力”,從而將反對派冠以取消主義者和國民黨右派的同謀。

3月22日《消息報》發表拉狄克文章,謹慎地回答前述問題,并且指出國民革命軍占領上海后,中國各階級的斗爭會激化。

然而3月29日斯大林兩次強調要加強革命隊伍的團結。

拉狄克不肯罷休,4月9日又警告說蔣介石可能屠殺中國共產黨人。

可是,緊接著過了一天,斯大林便解除了拉狄克的職務,把他從孫中山勞動大學校長的位置上撤了下來。這算是第一個回合,斯大林“初戰告捷”。

作者循著事態的發展介紹斯大林采取的第二個步驟是:幾天后與馬爾丁諾夫結盟,制定了退卻政策。馬爾丁諾夫撰寫文章解釋中國時局:中國進行的是反帝的資產階級革命,國民黨是四個階級的聯盟,現在無產階級正在奪取領導權,爭取排除資產階級,把國民黨變成三個階級革命專政的工具。但是無產階級不能著急,否則會加強大資產階級在國民黨內的地位,而使工人階級自己孤立。文章點名批評了拉狄克。反對派的態度是不難想象的。

歷史有時會安排一些十分難得的巧合。這樣的巧合就出現在1927年4月12日。那壁廂發生了蔣介石在揚子江畔的上海下令屠殺工人和共產黨人的流血事件;這壁廂,遠在萬里之外的莫斯科托洛茨基與斯大林明火執仗的宣戰。托洛茨基在這一天寫了文章反駁馬爾丁諾夫。歷史的發展證明反對派不幸言中了。托洛茨基寫道:在中國問題上,“我們的同志們表露了樂觀主義”,認為黨“穩操勝券”。“蔣介石的政變當令黨人沮喪并且放棄幻想”。

在中國建立蘇維埃問題。到這個關頭直接涉及到中國共產黨能否掌權,是雙方爭論的新熱點。作者敘述說,1927年4月13日季諾維也夫給中央全會寄了《中國革命提綱》,明確提出了在中國建立工農蘇維埃的主張。他認為中國共產黨還應當留在國民黨內,因為從蔣介石離開革命陣營后,武漢國民政府已經是左派性質的了,要支持武漢政府,要清洗右派,讓國民黨左派服從共產黨。4月14日,托洛茨基又提出了建立蘇維埃的問題,“無論如何不能再行拖延了……因為中國革命的命運同建立蘇維埃的問題密不可分”。他主張建立的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政府”,其成分是工人、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農民。“這個組織就是蘇維埃”。

就在此前后,中央委員會收到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遠東局的四名成員福金、阿利勃列赫特等從上海寄來的信,它寫于1927年3月17日,觀點與托洛茨基相同。只是到達莫斯科斯大林等人手中的時間晚了一些。信沒有公開,但是無論斯大林派還是其反對派的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等都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信被無數次引用。應該說,到這時兩派都主張立即在中國建立蘇維埃。事實上,斯大林4月份的“宣傳員提綱”就是回答托洛茨基的。他們的“大方向”沒有區別,至少是大同小異。值得指出的是兩派都依然不同程度地對武漢政府的左派國民黨寄予很高的期望,也都不愿意放棄武漢政府這塊陣地,都希望以左派國民黨為中心建立一個工農小資產階級的政府。

如果說斯大林多少有些不同意蘇維埃的口號,那是因為他覺得立即提出這個口號就把矛頭指向了“革命的國民黨”,他之所以指責反對派關于退出國民黨的主張,認為那是國民黨右派為了切斷同革命的聯系而提出的口號,共產黨人不能接受更不能實踐。

講到兩者的不同點時,我們可以從作者引用的鮮為人知的檔案中得出一個令人驚奇但又不易反駁的結論:在中國革命的關鍵時刻,是托洛茨基等人堅持立即讓中國共產黨人退出國民黨,獨立掌握政權。作者根據一件十分難得的檔案介紹了托洛茨基的立場:“蔣介石已經下令向工人開槍……射殺工人,是打著國民黨旗幟干的。然而與此同時,共產黨人卻沒有以一個獨立政黨的面貌向廣大群眾表態……加強共產黨并且讓它公開向群眾表態的時刻已經到了……如果我們不把開槍當回事……中國的將領們會以為我們不想向他們施加壓力,甚至他們殺害工人,我們也還會向他們提供援助……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說:‘只要民族資產階級不妨礙我們的工農組織,我們就支持它’。然而,當有人取締農民組織,當有人槍殺工人的時候,這是不是意味著妨礙工農組織呢?我認為已經有些這樣的味道了。”

作者認為,反對派在這個時期考慮的還是千方百計幫助和挽救中國共產黨。他引證一件檔案,說明托洛茨基激烈反對斯大林命令傳媒封鎖有關中國的消息,而主張“必須讓支持我們的傳媒了解真相。否則會給人們造成一個印象,似乎我們對殺害工人取締農民組織無動于衷”。斯大林反駁反對派說:“我們不想將此事秘而不宣,但我們也不想在我們的報刊上大做文章”。然而,作者揭示斯大林的真正立場是“對國民黨寄予的希望”,甚至認為,國民黨內的形勢有利于共產黨人,左派國民黨和共產黨構成了“某種革命的議會”。國民黨內的右派“聽議會”的。“右派”是在瓦解軍閥士氣,但也在為革命提供錢財。共產黨人和“左派”只有同他們共處于統一戰線之中,才能抵擋帝國主義的聯合勢力。一些為斯大林“助威”的人也說:“任何一個想讓共產黨脫離國民黨的人,都是中國革命運動的敵人,愿意脫離國民黨的人是笨蛋”。

至于蔣介石,斯大林說,蔣正指揮千軍萬馬反對帝國主義。“我們面臨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況。右派若對我們沒用時,我們會把他們拋開。目前我們還需要右派”。總的說事態發展順利,共產國際能夠控制局面,這就是斯大林的結論。

第三,論戰的結局。作者介紹說,斯大林6月27日致函莫洛托夫時已經“擔心武漢會頂不住而服從南京(即蔣介石)”。但他依然希望武漢政府內的左派和共產黨一起奪取政權。然而,與斯大林的期盼相違的消息不斷從中國傳來,6月底左派將軍馮玉祥與蔣介石聯合了。托洛茨基認為自己的理論應驗了,便和伍約維奇、季諾維也夫等在1927年7月7日致函蘇共中央,要求召開會議糾正“共產國際在中國的錯誤路線”,從而進一步激怒了斯大林。盡管次日共產國際已經命令中共中央退出“已經成了帝國主義工具”的武漢政府,同日斯大林也致函莫洛托夫“我們已經把武漢政府利用到了極點。現在應當向他們攤牌了”,但他絕無承認“錯誤”之意。作者歸納斯大林的態度是:一、不想同托洛茨基爭論,關心的主要是如何挽回自己的名譽。所以4月13日至16日的中央全會上僅用了三四個小時討論中國問題,根本沒有前述季諾維也夫的提綱,也沒有作出有關中國問題的決議;二、不想同反對派和解。5月7日,斯大林著文堅持反對托洛茨基關于建立中國蘇維埃的建議,因條件不成熟。三、當月的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極其秘密的狀態下舉行,會上作出了《關于托洛茨基和伍約維奇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全會期間活動的決議》。作者據檔案告訴我們,全會決議正式把他們稱為托季派,明確載入:如果托洛茨基等人繼續這類“反共產國際和反蘇活動”,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有權將他們開除出去。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團于7月24日開會通過了大致相同的決議。

潘佐夫教授說,“斯大林也把相當大的責任推卸到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庭、羅易等人的身上”,要求共產國際“清洗他們”。從這樣的背景不難看出,陳獨秀何以自稱“替罪羊”并且成為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代表。作者特別指出,這時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他致函莫洛托夫說,因中共中央太軟弱,能力太低,目前階段“保姆是需要的”,現在應當對中國共產黨實行“顧問制度,讓共產國際代表直接指揮中共活動”。第四、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里“托派”同情者—中國學員的命運。這所特殊的大學事實上是蘇共斗爭的晴雨表,直接反映蘇共黨內的沖突和斗爭,并且與其同步行動著,圍繞著同樣的問題:國共合作,對待國民黨的態度。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在分析中共某些領導人“追隨純粹托洛茨基主義的原因時曾經說,在國共合作問題上,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盡管前后矛盾,但一次次指示中的激進情緒卻代表了以托洛茨基為首的青年共產主義者們的熱情。不難解釋,這種“熱情”多么容易感染青年人,從而無論是國民黨學員還是共產黨學員中都贏得了不少真誠擁護托洛茨基主義的人。

隨著蘇共內部斗爭的演化,托派成為反蘇反共的同義詞,托洛茨基本人及其家屬先是被流放,后被驅逐出蘇俄。他的同黨及包括中國學員在內的同情者,命運也大致相同,或被遣返回中國,或被流放至勞改營。有幸存者,也有下落不明者。

①此處筆者可舉出一個事實為佐證,托洛茨基的摯友越飛早在1922年就向列寧進諫,認為本著進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目標,為了真正承擔起世界革命橋頭堡的作用,為了不辜負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精神,蘇俄應當把中東鐵路無償地歸還中國。但是受到斯大林的反對,后者在1922年8月親自擬定了給越飛的指示,表達了反對意見。

②這就是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格·魏金斯基。中國檔案史料又稱威金、衛琴、吳廷康、胡定康等,筆者希望史學界同仁停止使用“維經斯基”的譯名,它既不是音譯,又無據可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色婷婷综合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伊人天堂网| 尤物国产在线| 性欧美精品xxxx|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成年A级毛片|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亚洲欧美h|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91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色网站|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亚洲三级网站| 日本a级免费|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国产福利大秀91| 性欧美在线|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AV熟女乱|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理论片一区|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国产99视频在线|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青青青国产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免费看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年A级毛片|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一级色|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午夜视频www|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秋霞国产在线|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不卡网亚洲无码|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