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父母不難發現,孩子總是很容易學會說臟話,而且很喜歡說臟話,包括一些不太文明的順口溜,好像這是一件他們突然發現和特別開心的事情,男孩尤其如此。面對孩子說臟話,大多數父母都會以\"禁止\"的方式做出反應,甚至打孩子嘴巴,但并不見效,而且你越禁止他就說得越來勁,有時令父母氣急敗壞。殊不知你越氣他就越想說,因為他覺得你會為此這般動怒,特別好玩,\"他說你氣\"便成了他新發明的一種游戲,他就好像擁有了一件控制你情緒的秘密武器。這就像孩子說謊一樣。其實,4~5歲的孩子偶爾\"說謊\"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一時期兒童的想像力特別豐富,因此常常將自己的想像和事實混在一起,而不是成人心目中的有意說謊。但家長或嚴加訓斥或大講道理,結果不僅沒有使孩子懂得\"說謊\"是不對的,反而使孩子對\"說謊\"的效果充滿了好奇,并不斷嘗試和實踐自己尚不太理解但成人特別在乎的\"說謊\"。家長的過度反應,反而使孩子學會了說謊。因此,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制造了問題,而不是孩子本身有問題。
在孩子還很小時,特別是剛學會說話時,偶爾說出一句\"臟話\",如\"你是大肥豬\",可能純粹是出于好玩或簡單模仿,并不知道其真正的含義,更不明白這就是\"臟話\"。正是成人的大驚小怪和嚴厲禁止,使他不僅懂得了\"臟話\",而且更加喜歡說自己并不理解的\"臟話\"。
隨著孩子的不斷發展,孩子開始更多地說臟話,這本身恰恰意味著孩子的認知水平有了新的發展,能理解臟話背后的含義,同時也表明臟話比一般的話更有新鮮感,因為成人總是忌諱說臟話,孩子平時很少有機會聽到這些臟話,而孩子對新鮮的事物總是特別敏感和喜歡的。因此,兒童一般都要經歷一個\"愛說臟話\"的階段,特別是在幼兒后期和小學初期。同伴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影響劇增,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臟話\"卻似懂非懂。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童,放學帶回家的常常是一大堆\"臟話\",對此家長若反應過度,很容易使孩子對這一類信息更加敏感。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冷處理,即有意忽視。不能引起他人注意和重視的事情,兒童是很難對它們維持興趣的。
不過,這樣說并不是希望家長無視孩子說臟話,而是要冷靜地分析孩子說臟話的原因。一方面了解這是兒童的普遍現象,另一方面,也要分析一下原因:是因為成人反應過度,還是因為孩子生活過于單調,因而拿說臟話取樂?并采取相應的對策。若是前者,自然可以采取冷處理方法;若是后者,則有必要適當調整和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和興趣。當然,如果是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就怪不得孩子了,只能從父母自身做起。
家長的共同經驗是,往往你越希望孩子學會的行為,孩子越不愿意學、越難學會,而你越不希望他學會的行為他越喜歡,學得越容易。如父母總希望孩子見人主動稱呼,對長輩親近。殊不知對孩子來說,這種缺乏感情交流基礎的禮貌言語和行為的要求,事實上等于強迫他言不由衷,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孩子有教養懂禮貌,以滿足他們父母的虛榮心。因此,孩子見人不打招呼就常常令家長不滿,覺得孩子不愛學習禮貌行為。
孩子的文明和教養并不是靠家長講大道理學會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潛移默化的過程學會的。只要孩子生活的環境是講文明講禮貌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能學會文明的言語和舉止,家長大可不必為孩子一時的表現不佳而大傷腦筋。
圖/楊格 責任編輯/徐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