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津津可以說是個天才收藏家,他收藏的東西可多了,如:酒瓶蓋、飲料瓶、塑料袋、廢紙盒、棍子及各種包裝袋等。這給他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但津津的媽媽卻很苦惱,她覺得那些東西都是無用的垃圾,弄得家里又臟又亂,既不衛生,又易發生危險,因此經常扔掉這些垃圾。這一舉動卻常惹得津津大哭大鬧。看到孩子傷心的樣子,媽媽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玩具是多種多樣的,精致昂貴的玩具孩子不一定就喜歡。那些在大人眼里看來是垃圾的東西會讓孩子產生豐富的想像,滿足他們模仿成人世界的渴望,因此他們酷愛收藏。這些垃圾在他們那里都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如:瓶蓋當碗、小棍子當筷子、塑料袋當桌布、廢紙當錢幣等。
許多家長認為這種收藏沒多大意思,只會浪費時間,弄臟衣服,危險又不衛生。其實,這種收藏不僅是兒童認識世界的手段,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而且有益于培養兒童良好的個性品質。兒童在玩那些塑料瓶、枯樹皮、石頭塊時,能認識各種材料、各種物體的特點和性質,同時促進了感知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兒童不僅要活動而且要想像,想像以一種物體來代替另一種物體,這樣又促進了想像力的發展。如果沒有現成的用具,還要設法去找,去做,去想。這一切都需要兒童積極地構思和不斷地解決問題,活動本身就促進了兒童思維的發展。不僅如此,花花綠綠的外界事物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激發他們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培養了孩子們認識事物的興趣和意志。這均有益于創造力的培養與開發。所以,家長絕對不應該隨便扔掉這些垃圾,因為你扔掉的可能不僅僅是垃圾,而且會扔掉孩子的好奇心,扔掉孩子的童年,會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創傷。
當然這種收藏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如:弄得家里很亂,不衛生,有時又很危險,像有的孩子收藏廢玻璃、藥瓶子等。而且大多數幼兒的通病是只管收藏,不管整理,收藏缺乏目的性。幼兒心理發展的水平決定了他們的這種收藏特點。為了充分發揮收藏活動的積極作用,避免其不利的一面,需要家長對兒童的這種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
首先要給孩子安排一定的場所放置這些物品,比如說分給孩子一些小書架,小抽屜,小紙箱等,讓孩子把收集來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養成不亂扔東西,講整潔的好習慣。
其次,要教孩子學會分類整理物品。將不同類的玩具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便于再次使用;隨時扔掉那些沒用的東西;不要重復收藏;對于有危險的物品,給孩子講清它的危害性,幫助他扔掉。還要教孩子定期清洗、晾曬他的收藏品,避免它們傳播疾病和發霉變質,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最好再教給孩子如何變廢為寶,如何利用這些廢品制作各種玩具。如:用廢紙杯做墨斗魚,用廢布頭做娃娃,用飲料桶做筆筒等。
只要引導得當,相信這些收藏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責任編輯/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