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璞華的故事《你是個\"壞孩子\"》我非常受感動。建議每個家長讀讀。因為成年人會為一些抽象的教育原則和價值傷了孩子的心。故事中的毛毛觸犯了大人們的\"誠實原則\"、面子以及經濟利益,招致了痛打,當眾羞辱,還由此被貼上了一個\"壞孩子\"的標簽。試想,孩子會多么誠惶誠恐地面對這一切。
像毛毛這樣所謂的\"撒謊\"現象,在孩子中是經常發生的。其實,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孩子為什么會\"撒謊\"?為什么成年人對兒童的撒謊又是深惡痛絕的(其實對成年人則未必)?
首先,我們想想,其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講假話的時候,有時候是像文中的毛毛那樣,當事人對事實的真相并不完全知曉;有時候是出于善意的謊言;也有自我保護性的假話。孩子也是這樣,當孩子在不安全的環境里也是會講假話的。不要用絕對的和抽象的\"不撒謊\"規則來要求兒童,而是要讓孩子明白:經常撒謊可能招致你最親的人不信任你,在你最困難的時候不幫助你。
其次,我們也分析一下,為什么自己會對小孩子的撒謊大動肝火?其實,是因為孩子們挑戰了我們做父母的權威,\"你居然敢跟我撒謊!\"家長的潛意識里是:我的孩子應該絕對聽我的。這樣對孩子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尊重的。我們是否能夠像對待我們的朋友一樣看待孩子的\"謊言\",\"他是否有難言之隱?\"\"等過些日子,他可能會告訴我。\"\"我去問問他,或許我能幫助他。\"能夠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孩子的\"謊言\",才會使孩子有講述事實的可能。
我們有些家長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在未做任何調查之前,我們已經判定了孩子\"有罪\",有時,一些家長對待孩子的辯解,甚至會用一些威脅性、恐嚇性的語言,如:\"等我查清楚了再來收拾你!\"\"你再不交待,看我到時候怎么處置你!\"等等。想一想,在成人世界里出現類似的情況時,我們是否會使用這樣的語言?歸根結底,在我們成人眼里,孩子是沒有和我們平等的地位的。可是,他雖然年齡小,但他畢竟也是一個人。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威嚴來剝奪他受尊重的權利。
第三,孩子和成年人畢竟不一樣,他更需要我們去呵護,因為和成年人相比,他既缺少辯解的能力,又沒有成年人\"保持沉默\"的權利,更不知道避免\"撒謊\"的策略和技巧,所以成年人處理小孩子的\"撒謊\"事件,要格外慎重,至少要注意:
1.你是否給了孩子說真話的環境和機會;
2.你的孩子在你面前是否有申訴和辯解的勇氣和能力;
3.你的孩子是否有\"難言之隱\",說真話會不會有一種潛在的其他威脅,是否與小伙伴間有某種承諾;
4.你是否能夠允許你的孩子說\"我現在不想說\"、\"我不想當著人家說\"、\"我只能告訴……\"、\"我說了你一定……\"等等,也就是說,你是否允許孩子有選擇說話對象的權力,有保持沉默的權利;
5.平常,你是否能夠為孩子保密,在乎孩子在乎的東西。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有義務在自己不去傷害孩子的同時,也保護他免受來自其他成人的傷害。文中的男主人在毛毛和媽媽一起前來當面道歉并賠償的時候,還\"板著臉教訓誠惶誠恐的兒子\",甚至給毛毛扣上\"壞孩子\"的帽子,是一種極端自私、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他可能不會去想,他的這句話對一個10歲的孩子意味著什么,對他的心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毛毛的媽媽如果對男主人的態度事先有所了解,在處理這件事時,應避免讓孩子直接和他見面。盡可能把這種傷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時,毛毛媽媽在這件事情已經水落石出后,不僅應該安慰毛毛,而且應該誠懇而明確地向孩子表示歉意:\"對不起,媽媽錯怪你了,現在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撒謊的。\"而對于來自其他成人的誤解和傷害,毛毛媽媽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在孩子的一邊,并告訴孩子:\"他們說你是壞孩子是不對的,我們不要去理睬他。\"讓孩子明白,媽媽是真心理解他的,他不是孤立無援的。
責任編輯/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