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典典生病了,醫生給她開了藥,并囑咐要按時喂服,這可難壞了媽媽。因為每次喂典典吃藥就像上戰場一樣。講道理,行不通;強行灌,又心疼。有時不僅灌不進多少,還常常容易讓孩子嗆著,甚至把吃進的東西又吐出來。
這次,典典的媽媽該怎么辦呢?
來,干杯!
團團1歲7個月,已經知道吃藥不是好事,硬灌已經很困難。他的手腳力氣都很大,灌進去多少,他都能成倍地給你吐出來。他又病了,怎么辦?
“團團,團團,來干杯了!”丈夫舉著裝有水的小藥瓶,把真藥水遞給團團,“來,干杯,祝你健康!”丈夫說著,“啪”地與團團的小藥瓶碰一下,然后,他倆開始干杯。“啊——”每喝一口,團團都要發出“干杯”后的舒服聲音。就這樣,幾乎一點不浪費,“酒”都喝光了。
北京 張吉霞
你先喝哪個顏色的?
我女兒吃藥的次數多了,我們感到得另外想辦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大約從2歲半開始,我們決定要將“爸爸媽媽喂藥”變成“容容自己吃藥”。具體操作起來是這樣的:因為每次生病要吃的藥都會有2~3種,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桔黃色的,有的是深褐色的。我們將藥碾碎后泡成水,分別裝在透明的小塑料杯里,看上去十分好看、有趣。然后對容容說:“這里有幾杯給容容喝的飲料,是先喝‘牛奶’(白色藥),還是先喝‘桔子水’(桔黃色藥)或‘咖啡’(深褐色藥)呢?”容容一見這么新鮮的小杯子“飲料”,覺得很有意思,就主動地挑了其中一種顏色的藥喝了,其他的也逐個一飲而盡。由于給小孩吃的藥并不苦,有的還有甜味、香味,再加上裝藥的容器有趣又好看,所以容容不但不再覺得吃藥是件苦事,反而覺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游戲”了。每次生病,媽媽一喊:“容容吃藥了!”容容就會高高興興地自己端起杯子將藥喝得一干二凈,而且喝完后還會自我表揚一番:“我現在自己吃藥了。我小時候還不肯吃藥,要爸爸媽媽灌呢!”
湖南長沙 曹 霞
藥是黑貓警長槍里的子彈
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吃藥、打針是常事兒。所以,在孩子剛剛知道要聽故事的時候起,我就有意識地選些醫學科普方面的小故事講給他聽,讓他知道自己的身體里和動畫片里一樣,有好細菌也有壞細菌。當壞細菌在身體里搗亂時,人就會生病,還和孩子做“生病了,怎么辦”的游戲。有時,讓孩子當醫生,給我看病,做檢查,開藥。當孩子問我醫生為什么要給病人吃藥時,我就告訴他,醫生就是專門抓壞細菌的“黑貓警長”,藥就是黑貓警長槍里的子彈,專門用來殺壞細菌的。
由于平時經常做這一類游戲,孩子知道了醫院、醫生、藥的作用。一旦生病,他會很樂意到醫院去找“黑貓警長”想辦法。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檢查、治療,在家長和醫護人員的溫柔勸慰下,孩子都會配合得很好。
安徽合肥 王曉玲
七嘴八舌激“英雄”
我兒3歲,以前只要我把藥拿起,他就往外跑。抓回硬灌,又哭又叫,連蹬帶踹。可是,自從那次去爺爺家以后,吃藥再也不費勁了。
爺爺的辦法是“英雄鼓勵法”。召集家里所有的人圍個圈,爺爺端著藥說:“看,我大孫子最厲害,是個勇敢的小英雄。你們大家都看著,來,寶寶,一口就喝掉。”我跟著說:“我不信,他一定不敢喝。”奶奶說:“他是個膽小鬼,才不喝呢。”爸爸說:“他要喝了,我就承認他是個小英雄。”叔叔說:“連我都不敢喝,我大侄子能喝嗎?”姑姑說:“把藥喝了,你就是最棒的大英雄。”我兒被大家這么一激,還真的把藥給喝了。
以后,每次給他吃藥,我都盡量在人多的時候,或者把他領到鄰居家。小孩很愛面子,英雄鼓勵法對自尊心強的孩子很有效。
黑龍江齊齊哈爾 何淑杰
奶奶病了,幫奶奶拿藥
我女兒現在2歲半,1歲半以前吃藥也像典典一樣,不強行灌不行。
她奶奶高血壓,每天都得吃藥。有一次,我突然發現她對奶奶吃藥很感興趣,就讓奶奶每次吃藥時都對她說:“寶寶,來幫奶奶拿住藥瓶,奶奶要吃藥了。”等她稍大一點,我又交給她一個任務,提醒奶奶吃飯后別忘了吃藥,幫奶奶把藥從抽屜里拿出來。我偶爾生病了,也總會一邊吃飯一邊告訴她:“生病了,就得吃藥,誰都一樣。”
漸漸地她對吃藥不害怕了,現在她可以一次喝下一小碗中藥湯呢。
江蘇南京 徐 揚
讓小熊喂我吃藥
我的兒子子浩1歲多的時候,有一次病了,要吃藥,我就把他喜歡的小狗、小熊、小老鼠等玩具擺在他的面前說:“小動物們,今天我和子浩領你們去公園玩好嗎?不過出發前我要先檢查一下,看誰不太舒服。”我逐個摸摸小動物的頭,然后故意找個小動物抱在懷里,說:“可愛的小狗,你病了,還發燒呢,這可不行,我得找點藥給你吃。可是,吃什么藥呢?”兒子沉浸在游戲中,不知是計,忙舉著我事先為他準備的藥說:“媽媽,吃這個藥吧!”我說:“子浩,咱倆一起喂小狗吃藥吧。”兒子愉快地答應了。我們假裝給小狗吃了藥。然后說;“小動物們,出發吧!”過了一會兒,我摸了摸兒子的頭說:“呀,不好!子浩也病了,也要吃藥,讓誰幫我喂子浩吃藥呢?”子浩說:“讓小熊喂我吃吧。”我就裝著幫小熊的樣子把藥沖好,兒子一下子就吃下去了。
山東威海 孫 鳳
用滴管吃藥真好玩
女兒半歲后,漸懂事,喂藥開始難了。
我們想了許多辦法,最有效的是給她換喂藥的器具。以前老用勺喂的,改用碗直接喂,她肯吃;喂幾回,她又不愛用碗了,再換勺。碗和勺的顏色、形狀都不一樣,可以轉移她的注意力。后來我們見她愛喝魚肝油滴劑,其實她是看中了滴油瓶中的專用滴管,于是又換滴管喂藥,果然奏效。
江蘇錫山市 羅功雄
把藥藏在芝麻糊里
我女兒很喜歡吃黑芝麻糊。我就把藥研碎,藏在一勺芝麻糊中(當然,這個過程不能讓她看到),讓她一口吞下,再趕緊給她喂幾口沒藥的芝麻糊。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把藥吃了。她長大一點后,雖然也知道芝麻糊里有藥,也樂于接受了,因為這樣吃藥一點也不苦。
現在我女兒已經3歲半了,前段時間感冒,我對她說:“你已經長大了,也像媽媽一樣吃藥,好嗎?”她很爽快地點點頭。
湖北棗陽 杜亞勇
請醫生給開些糖衣藥
女兒小時候也害怕吃藥,每次吃藥又哄又騙,可她還是捂著嘴,哭著喊:“我不吃藥,我怕苦。”后來,我再帶女兒看病時,征求醫生的同意,盡可能給孩子開一些帶糖衣的藥,并告訴孩子:“這些藥真的不苦,因為它們都穿著一件甜甜的、漂亮的衣服,不信,你用舌頭舔一下。”女兒瞪著好奇的眼睛,用舌頭輕輕一舔,我問她:“苦不苦呢?”她搖搖頭。這時候,我趁機為女兒講有病要吃藥的道理,同時,教給她吃藥的方法。在我的鼓勵下,女兒順利地吃下了這些藥。
河北石家莊 李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