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9日元旦前夕,深圳紅荔書畫館館長黃南美在臺灣畫家李登勝、屠名蘭、胡須、李錦昌等陪同下,來到蔣緯國官邸,首先見到了蔣緯國的秘書長劉陽先,劉陽先又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會推廣梅花運動委員會總干事。
劉陽先說:“蔣緯國先生正在開會,請大家稍等,我去通報一下。”轉眼間身板挺直、年事雖高但仍不失魁梧的軍人風度的蔣緯國先生已經出現在大家面前,未等劉陽先介紹,他就緊緊握住黃南美的手說:“啊,我們終于見面了。”“是啊,我們通信已有數年,見面卻在今天,”黃南美說,“您身體怎么樣,大家都很掛念。”“這么多人關心我,我非常感動,現在健康狀況還好,就是忙了一點,您能從千里之外來到臺灣,我非常高興,一高興身體就更好了。”蔣緯國的辦公室很大,寫字臺后面掛著一幅橫批《冬梅》國畫,正是大陸著名書畫家北京梅王王成喜的手筆;兩邊則懸掛著大陸著名書法家雷珍民先生所寫的草書對聯:“樹老雄風壯,雪濃梅花香”;由于房間內開著暖爐,綠色的地毯加上滿室墨畫的芳香,使整個房間充滿著濃濃的春意。黃南美問蔣緯國先生:“看起來,您這里是很歡迎來自大陸的書畫作品,我這次也給您拿來兩幅。”“謝謝。”蔣緯國先生連聲道謝,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你們帶來的作品,我把這些畫作都掛出來,為的是讓我坐在辦公室里就能聞到梅花的暗香,品味到家鄉的泥土芳香啊!”
黃南美館長打開了自己帶來的禮品,首先展開的是兩幅梅作,張玉和先生的一幅《梅花情》國畫,題款上有“梅花情,中國心,一統江山惠黎民”等語。畫面上有一輪明月穿過稀疏的梅樹影子,兩只白鶴站在梅枝上相向而語。另一幅畫是驚濤先生所畫的喜鵲登梅枝,蔣緯國看后非常高興,連連說“梅花高潔,甚得我心”,緊接著是龔學淵作畫、龍葆光題款、黃南美撰聯的一尊大肚彌勒佛,聯為“大肚能容古今事,笑口長開話統一”。還有一些內地書畫界朋友托黃南美帶給蔣緯國先生的作品,有王仲清的松鶴圖,何大齊的金石壽翰墨緣壽軸,劉友石、邵潤東的制印,紅荔書畫館贈給蔣緯國先生的是善璉金塔湖筆廠精制的一支大壽筆,桿長43公分,芯長17公分,格外惹人注目。蔣緯國將筆拿在手上,說:“這么大的手筆,我還是第一次見呢,怎么用,是抓還是握?”李登勝博士說,“怎么得心應手就怎么用”。更令蔣緯國等稱奇的是陳恩華趙艷林夫婦所制的面人微雕,嫦娥手中捧著一本書,則是象牙所雕,面積只有一個小指甲大小,卻臨摹著蔣緯國給黃南美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南美先生 惠鑒:
由李登勝博士轉來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日大札敬悉,因心臟手術,遵醫囑療養,故延至今日始復,尚請見諒!
兩岸統一是必然之趨勢,因為我們:(一)都是中國人,所以認定只需一個中國;(二)力求所有中國人都有過好日子的機會;(三)共同追求一個值得國際社會尊重的新中國。基于此三大共識,統一只是時間之問題,端視吾人如何積極推動而已。
兩岸統一之基礎在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之根本在中道,亦即中華道統。吾人推廣梅花運動,即在籍梅花所含蘊之特質與精神,以達“弘中道、尊民主、勵堅貞、重自由、主和平、求統一、興中華、進大同”之宗旨。際此歷史性關鍵時刻,兩岸有識之士,應本民族大業,盡諸般手段,共同努力,盡早完成統一大業。
先生來函,諸多推崇,除更進一步為統一大業竭盡綿薄外,特致由衷之謝忱,而此敬復,順祝春節快樂
蔣緯國(印)敬啟
一九九四年元月十一日
蔣緯國先生原信是用毛筆書寫的行楷,筆力工整,瀟灑大方,信末還印有篆文陽刻名章,而此象牙微刻在放大鏡下的字體筆力仿如真跡,惟妙惟肖。蔣緯國先生仔仔細細地看完后連聲贊嘆:“不得了,不得了,模仿得這樣像,真是奇跡。”黃南美館長接著說,請蔣緯國先生看看下面,原來這嫦娥面人的底座上還書有兩行字——“古時嫦娥思人間,今日臺胞念故鄉。”蔣緯國更是贊不絕口:“其構思之深邃,工夫之細巧,誠嘆為觀止。”隨即,蔣緯國又認真地說:“象牙屬國際動物保護類,我接受這件微雕本來也是不應該的,但這畢竟又是家鄉父老們的一份心意,只好小小的違例一次,下次再也不敢同意接受,就請大陸的鄉親們和大象的親朋們都寬宥我吧!”
(責任編輯 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