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扼殺戊戌變法的慈禧為何也搞新政

2000-04-29 00:00:00□王戎笙
炎黃春秋 2000年11期

清末朝廷有過一場巨大的權力斗爭,斗爭的焦點是革新與守舊。激烈斗爭中的兩個陣營,都有大量的漢族高級官員和著名知識分子,且在兩個對立陣營中各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場斗爭的結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影響深遠。權力斗爭背后的鐵腕太后也起著一言九鼎的作用,歷史學家對這位鐵腕太后的政治智慧和政治主張,基本上是持批評和譴責的態度的。這位鐵腕太后,就是本文的主角慈禧太后。

洋務和維新時期的慈禧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如何應付這場戰爭,清政府內部存在著兩派。一派以慈禧太后為首,史稱后黨,主張避戰求和;另一派以光緒皇帝為首,史稱帝黨,是主戰的一派。光緒皇帝雖已親政,但重大事務的決策權仍在慈禧手里。后黨是當時最有實力的一派,從中央到地方,掌握實權的大臣,都仰承慈禧太后的意旨行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是對日作戰的軍事統帥,卻是慈禧太后的寵臣。盡管當時中國已經擁有用洋槍洋炮洋軍艦武裝起來的海軍和陸軍,單從軍事力量來說,與日本不相上下,官兵們為國捐驅的獻身精神也是可歌可泣的。但由于政治腐敗、戰略錯誤,甲午戰爭以中國慘敗告終。中國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這是自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以來,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最苛刻最貪婪的條約。

《馬關條約》,成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新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被一個新近崛起的小國打敗,這一嚴酷事實,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識之士的思考。

日本向西方學習和中國“師夷之長技”,差不多是在同時和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開始的。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洋務運動,用了差不多相同的時間。但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短短三四十年之間,由落後的被人欺侮的小國,奇跡般地變成令人刮目相看的強國。而中國呢,經過30年的洋務運動之后,雖然建立了許多近代工礦企業和頗具規模的近代海軍,依然還是貧窮落后的國家。中國“師夷之長技”的“洋務運動”,只著眼於技術,不求政治革新。雖然建立了一些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但政治上依然是封建主義的君主專制。洋務派是要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衛吾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就是說,只允許在工業技術方面進行改革,不愿也不敢提出把專制制度改革為民主的政治制度。洋務企業無論是官辦、官督商辦或者是官商合辦,官場上的種種惡習都帶進了企業,使企業衙門化,缺乏生機和活力。企業里養了一批根本不懂得企業經營管理和在科學技術上一無所長的官僚,官僚們的一大批親朋好友也在企業里掛名分肥。積弊積弱的中國,沒有通過30年的求富圖強的運動真正富強起來。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洋務運動”不同之點在于,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同時推進。1881年10月天皇發布詔書,宣布1890年召開國會并制定憲法。1885年2月11日由天皇頒布日本憲法。1890年召開國會,舉行第一次大選。憲法將各項改革成果從法律上肯定下來,標志著君主立憲形式的近代天皇制的最后確立。

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洋務派那種只在工業企業上向西方學習無補於大局,非革新政治不足以救亡圖存。于是便有了光緒皇帝支持下的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領的戊戌維新運動。

維新派的目標是要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醉心于擁立光緒皇帝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實現國家的獨立和富強。光緒皇帝之所以支持變法,其目的是希望大清江山繁榮昌盛,慈禧太后又何嘗不希望大清江山繁榮昌盛呢?她的侍衛女官德齡在回憶慈禧時曾說:“我希望我們中國將來會強大。”就拿洋務運動來說,慈禧開始并不反對,如果那時她說半個“不”字,奕欣、文祥、李鴻章、曾國藩,就不敢有任何作為,什么向西方學習、制造洋槍洋炮、開辦新式工廠、派人出國留學等等,一件事情也辦不成。據《慈禧傳言錄》載:“后嘗告德宗,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慈禧太后有一條鐵的準則是必須嚴守的,即“師夷之長技”可以,但“祖宗之法不可變”。

《馬關條約》剌痛了光緒,“皇上日夜憂憤,益明中國致敗之故,若不變法圖強,社稷難資保守”。難道《馬關條約》就沒有剌痛慈禧太后?她就心甘情愿地把大清江山割讓一塊給外敵?她就心甘情愿地把白花花的銀子作為戰爭賠款送給外人?據《盛宣懷未刊信稿》載,光緒二十五年九月初二日(1899年10月6日)慈禧在召見盛宣懷時曾說:“你說的甚是,必要做到自強。但是現在外國欺我太甚,我所以十分焦急。”不要讓大清江山被列強蠶食鯨吞,帝黨和后黨之間是沒有分歧的。光緒變法圖強之初,慈禧采取了有條件的支持態度。光緒帝在下決心變法之前,曾到頤和園叩見慈禧太后請旨,慈禧對光緒說:“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違背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即不阻止。”還曾明確表示:“茍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制也。”致國家于富強是共同的要求,變法也是可以的,但還是要堅守那條鐵的準則:“祖宗之法不可變”!當然皇太后的絕對權威,滿洲的權勢,也是不允許有絲毫觸動的。慈禧太后尤其不愿看到的,是在光緒皇帝周圍聚集了一股新的勢力,一批不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人;而這些人也不喜歡慈禧太后所寵信的死守著祖宗舊法的老臣。這是帝黨和后黨之間矛盾的焦點,這兩方面的人愈聚愈多,矛盾也就愈來愈激烈。當恭親王奕欣還活著的時候,由于他的特殊地位,既能約束光緒皇帝,也能向慈禧太后進言,實際上起到了在帝后兩黨之間進行協調的作用。奕欣關于變法的主張接近于慈禧,他認為“祖宗舊制不可盡更,新進之士不可遽用”。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十日(1898年5月29日),恭親王奕欣去世,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緒帝頒發《明定國是詔》,標志著戊戌變法的開始。幾天以后,光緒不得不遵照慈禧的旨意砍斷自己的左臂右膀,下諭將草擬這個《明定國是詔》的翁同和開缺回籍。同日以榮祿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又命二品以上大臣要到慈禧太后處謝恩。慈禧這幾項措施,是對剛剛起步的維新變法的當頭一棒。光緒心里明白,他已失去了二品以上大臣的進退黜陟之權,軍機大臣及各省督撫只對慈禧效忠,對皇帝的詔諭卻可采取陽奉陰違的態度,甚至公然抗旨。帝后兩黨之間的裂隙已經演變成了鴻溝,變法的失敗已成定局,只是時間遲早而已。慈禧對待維新變法,就像貓對待利爪下的老鼠一樣,隨時可以把它一口吞下。但暫時讓它在心驚肉跳中活著,當作玩物一擒一縱地捉弄它,向那些敢于向自己的權威挑戰的人顯示自己的權威。

由于操縱朝廷實權的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堅決反對,自6月1日光緒皇帝頒發《明定國是詔》起,維新變法只進行了103天。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幽禁光緒皇帝,處死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史稱“戊戌六君子”。先后罷免或遣戍參與新政的官員數十人,康有為、梁啟超等一批維新志士亡命海外。慈禧策動政變的得力親信榮祿,內調為軍機大臣,節制北洋各軍,操軍政大權。被光緒革罷的官員,一一起用。恢復八股舊制,停止經濟特科,除京師大學堂等少數幾項外,廢除了絕大部分新政詔令。

慈禧的宣戰與求知

1900年6月10日,英國海軍提督西摩率英、德、俄、法、美、日、意、奧等國侵略軍2000人,從天津向北京進發,在廊坊一帶受義和團抗擊。6月17日晨,英德俄法美日意奧“八國聯軍”以優勢兵力向大沽炮臺發起猛烈進攻,激戰數小時,炮臺失守,守將自盡。

這時,清政府面臨空前嚴峻的內憂和外患。內憂是人數眾多、具有強烈盲目排外思想的義和團;外患是用精良武器裝備起來的八個國家聯合起來的侵略軍。如何對付義和團,如何對付八國聯軍,這是當時關系國家命運的艱難選擇。慈禧為此召開了四次御前會議。名為御前會議,實際上是慈禧一人說了算。這時,慈禧獲得兩個完全不準確的信息,一個信息是義和團有刀槍不入的神功,有不怕洋槍洋炮敢于和一切“洋鬼子”血戰到底的決心和信心。這個信息使慈禧太后得出了民心可用的結論。另一個信息是各國公使要求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這個信息使慈禧得出了洋鬼子可恨的結論。在6月19日召開的第四次御前會議上,慈禧太后已經決定向各國宣戰。這是一個草率的決定。在沒有進行任何戰爭動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均無準備的情況下,便向為數眾多的強國宣戰,總署隨即照會各國公使,令他們在24小時內離京。宣戰之后,慈禧所作的唯一重大決策是“招撫”義和團,利用這些未經軍事訓練手持簡陋武器的團民去圍攻外國駐華使館,擊殺外國人。由于慈禧的所作所為,一場本應是全國軍民高舉反侵略的偉大旗幟,堅決抵抗入侵之敵的正義斗爭,起碼在外觀上扭曲成了一場愚昧的盲目的排外活動,而這個活動中還夾雜著帝后兩黨之間的權力斗爭。

慈禧頒布宣戰上諭之后,曾令各省督撫將義民“招集成團,借御外侮”。但東南地區的地方實力派,卻提出了與慈禧主政下的北京中央政府完全相反的政治主張,史稱“東南互保”。所謂地方實力派,主要是指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山東巡撫袁世凱,還加上江蘇、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巡撫。他們認為,義和團是“邪教”,是“亂民”,他們戕害無辜洋人,焚燒洋貨洋房,殺死外國外交官員,必然造成全局混亂,不可收拾。這些地方實力派公然對抗慈禧太后的決策,要求立即剿滅義和團;要求飭令各國使臣分別向各國道歉;要求“明諭各省保護洋商、教士”。幾個地方督撫大員竟敢串通一氣,如此明目張膽地與朝廷對立,這是從清王朝建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奇變。公然抗旨,其罪當誅,這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可是這時的慈禧太后卻顧不得這些,在報告有關東南互保的電文上,無可奈何地批了三個字:“知道了。”她心里當然明白,這些督撫大員的行動,無論怎么辯解,都越出了可以容忍的界限,但她不得不容忍他們的越軌行為。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搶掠,慈禧驚惶失措,帶領光緒和一些王公大臣,向西逃亡,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賦予便宜行事之權,收拾她留下的亂攤子。在倉皇逃命時,還沒有忘記下令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受命為全權大臣的李鴻章,非常清楚與聯軍議和這副擔子的分量。要使聯軍停止在華的燒殺搶掠,結束戰爭行動,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一項新的曲辱條約上簽字是避不可免的。李鴻章猶豫了,朝廷多次電催他兼程北上,而他于7月21日從廣州到達上海,便稱病在此暫住,直到9月14日,也就是派他為全權大臣之后一個月零七天,他才自上海起程北上。

慈禧太后從6月21日下詔向列強宣戰,到8月7日派李鴻章向列強求和,這個急轉變才用了四十幾天的時間。

與帝國主義列強的議和談判是一個復雜的討價還價過程,最大的難點是懲辦肇事大臣和賠款數額。每一個談判細節都要請示,正如奕■、李鴻章奏報中所說:“臣等相機因應,筆禿唇焦,卒以時局艱難,鮮能補救,……所有一切辦理情形,均隨時電陳折奏。”列強屯兵京津,拿到談判桌上的和議總綱十二款,“不容改易一字”,還不時以派兵到西安相威脅。逃亡在外的慈禧希望盡快談成,南方的劉坤一、張之洞則希望盡量減少損失。列強之間由于各自的在華利益不同,相互鉤心斗角,還需要時間協調立場緩解沖突。求和談判進行了一年之久,奕■、李鴻章將最后文本電奏,慈禧太后立即批準:“公約業已定議,即行畫押。欽此。”1901年9月7日,慶親王奕■和李鴻章代表中國與德奧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我十一國代表,簽訂了最后議定書,共十二條。因為是辛丑年,故稱之為《辛丑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要向各國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加上年息4厘和地方賠款,總額超過10億兩白銀。因為是為上一年的事件賠款,所以稱之為庚子賠款。這是自“馬關條約”以來,列強以武力脅迫清政府簽訂又一貪婪無恥的條約。

慈禧罪己、求言和變法

1900年8月20日,慈禧在向西逃亡的途中,以光緒帝名義,下罪己詔。詔中對列祖列宗及慈禧太后作了一番頌揚之后說:“不謂近日釁起,團教不和,變生倉猝,竟致震驚九廟。慈輿播遷,自顧藐躬,負罪實甚。……知人不明,皆朕一人之罪。”無論誰讀了這段文字都會知道,承認“負罪實甚”的不應被幽禁的光緒,而是專制獨裁的慈禧。

8月22日,在向西繼續逃亡途中,在宣化府城又下詔求直言。諭曰:“自來圖治之原,必以明目達聰為要。此次內訌外侮,倉猝交乘。頻年所全力經營者,毀于一旦。是知禍患之伏于隱微,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懲前毖后,能不寒心。自今以往,凡有奏事之責者,于朕躬之過誤,政事之闕失,民生之休戚,務當隨時獻替,直陳無隱。”誰都看得出來,做出這種虛心納諫姿態的是慈禧,而不是光緒。這道求直言的詔書,沒有得到任何反應,因為誰也不敢輕易相信慈禧求直言是真誠的。

又過了100天,12月1日,慈禧已逃到西安,在西安行在發布上諭:“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懲前事之事,乃可作后事之師。欲求振作,當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各直省督撫、駐扎各國使臣,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兵政財政等,有因有革,有省有并,各舉所知,限兩個月內詳悉以聞。”要求大臣們在兩個月的限期內,就政治改革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兩個月過去了,屠殺維新志士的恐怖記憶,使大臣們仍然噤若寒蟬。

1901年1月30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一向堅持“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布了變法詔書。詔書以雄辯的文字說明,只有“變法”,才能使國家漸致富強。祖宗之法也不是不可變的,而且列祖列宗也是在不斷地變法。請看詔書的幾段原文:

“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于大《易》;損益可知,著于《論語》。蓋不易者三綱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來,代有興革。當我朝列祖列宗,因時立制,屢有異同。入關以后,已殊沈陽之時。嘉慶、道光以來,漸變雍正、乾隆之舊。大抵法積則敝,法敝則更,惟歸于強國利民而已。自播遷以來,皇太后宵旰焦勞,朕尤痛自刻責,深念近數十年積習相仍,因循粉飾,以致成此大釁。現正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致富強。懿訓以為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懲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師。”

“今者恭承慈命,壹意振興,嚴祛新舊之名,渾融中外之跡。中國之弱,在于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借為藏身之固,而胥吏恃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牘相往來,而毫無實際。人才以資格相限制,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禍天下者在一例字。晚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制造機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學之本源也。居上寬,臨下簡,言必信,行必果,服往圣之遺訓,即西人富強之始基。中國不此之務,徒學其一言一話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肥利身家之積習,舍其本源而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邪?總之,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須議更張。”

慈禧當然知道臣民們對于不久前戊戌政變的被血腥鎮壓會心有余悸,所以在光緒的變法昭書中不得不作某些新的解釋。說康有為、梁啟超等“妄分新舊”,以致造成“■辯縱橫”。給康梁定性為“乃亂法也,非變法也”。為表朝廷變法之心誠,昭書還呼吁:“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弊,參酌中西政治,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并,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精?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內悉條議以聞。

慈禧在西安大講變法圖強,盡管娓娓動聽,但很難取得大臣們的信任。除了兩年前那腥風血雨的可怕記憶外,還有眼前的現實:八國聯軍駐在北京,和議談判仍在艱難的進行。此時此地大談變法圖強,總給人以玄機莫測的感覺。疑慮、惶惑、觀望,是當時官員的普遍心態。

慈禧用成立領導變法的辦事機構,以證明自己倡導變法的真誠。1901年4月21日,下令成立督辦政務處,網羅了當時在位的全部軍機大臣和全部大學士,還加上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實力派人物遙為參預。成立這樣一個強有力的督辦政務處,使得慈禧所推行的新政,一亮相就是聲勢顯赫,如上諭所說,“示天下以必信必果”。

慈禧新政種種

慈禧下令成立督辦政務處,使得她的變法決心,終于取得大臣們的信任和理解。列名督辦政務處的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先后于一個月之內(7月12日、7月19日、8月11日)聯銜會奏,連上三折,即著名的《江楚會奏變法三折》。

同年10月2日,慈禧以發布太后懿旨和皇帝上諭的形式,充分肯定了劉坤一、張之洞聯銜會奏的變法三折。懿旨云:

“自經播越,一載于茲。幸賴社稷之靈,還京有日。臥薪嘗膽,無時可忘。推積弱所由來,嘆振興之不早。近者特設政務處,集思廣益,博采群言,逐漸施行。擇西法之善者,不難舍己從人;除中法之弊者,統歸實事求是。數月以來,興革各事,已降旨飭行,惟其中或條自繁重,須待考求,或事屬創舉,須再參酌。回鑾以后,尤宜分別緩急,銳意圖成。茲據政務處大臣榮祿等面奏:變法一事,關系甚重,請重申誥誡,示天下以朝廷立意堅定,志在必行,并飭政務處隨時督催,務使中外同心合力,期于必成。用是特頒懿旨,嚴加責成,爾中外臣工,須知國勢至此,斷非茍且補苴所能挽回厄運,惟有變法自強,為國家安危之命脈,亦即中國民生之轉機,予與皇帝為宗廟計,為臣民計,舍此更無他策。爾諸臣受恩深重,務當將應行變通興革諸事,力任其難,破除積習,以期補救時艱。昨據劉坤一、張之洞會奏整頓中法,仿行西法各條,其中可行者,即著按照所陳,隨時設法,擇要舉辦。各省疆吏,亦應一律通籌,切實舉行。”

從這道懿旨不難看出,慈禧的變法是大膽的、真誠的,而且有很強烈的緊迫感。劉坤一、張之洞聯銜會奏的變法三折,實際上為慈禧繪制了一幅變法自強的藍圖。

這時的慈禧,還在逃亡途中,此時決心變法圖強,自然與被迫逃亡有關。慈禧以往的口頭禪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可是堅持祖宗之法的結果是愚昧貧窮軟弱,眼看著龍興之地讓俄國人蹂躪,列祖列宗的陵寢無力守護,不得不告別宗廟社稷,來一個噩夢般地大播遷。教訓當然是慘痛的。以頑固不化著稱的慈禧太后終于明白了: 為了祖宗,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江山,祖宗之法是可以變的,不變祖宗之法不足以圖富強,到頭來連祖宗的江山都保不住了。

慈禧的新政,就其重要者說,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行政制度的改革。裁撤或合并一些有名無實或職能重復的衙門。創設了一些新的官署,最重要的是將總理衙門改組為外務部,改變了沿襲千余年的傳統的六部建置,而且品級高于其他各部。此后還設立了前所未有的商部、巡警部和學部(教育部)。

軍事制度的改革。裁汰綠營十分之二三,取消武舉,命各省創設武備學堂。設立練兵處,控制各省的新軍,光緒三十二年并入陸軍部。改革的目標是按西方模式,建立一支強大的新式軍隊。

教育制度的改革。頒布《學堂章程》,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完備的教育法規。學堂有普通學堂和專業學堂。改書院為學堂,命各省于省城改設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學堂的管理、課程設置和考試方法完全是從西方引進的。1905年明令廢除了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法律制度的改革。中國的法律制度起源甚早,直到清代,還沒有適應工商業發展需要的民法和商法。為此,制訂了《商會簡明章程》、《大清商律》、《公司注冊章程》和《礦務章程》等等。同時,參照西方的法律修訂了《大清律例》。

慈禧新政,無論從深度和廣度說,大大超過了被她一手扼殺的,戊戌變法,這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但有識之士逐漸意識到,僅僅是實行這些新政而不改變國體,是不能使國家富強的。于是,便有了變更國體的議論。而這種議論,也來自地方實力派。

1905年7月2日,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署兩江總督周馥,聯銜奏請立憲,要求派遣大臣出洋考察各國政治。慈禧采納了他們的建議,以光緒帝名義頒發上諭,決定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先后考察歐美及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并親眼看到了這些國家工業、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況。他們回國后,慈禧多次召見,詢問考察心得。他們一致贊揚這些國家的立憲政治。出國考察政治的載澤、端方,都先后上折,請慈禧太后準備立憲。

經過王公大臣一番辯論之后,慈禧發布懿旨,宣示預備立憲。懿旨說,“我國政令積久相仍,日處阽險,憂患迫切”,“國勢不振,實由于上下相睽,內外隔閡,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衛國。而各國之所以富強者,實由于實行憲法,取決公論,君民一體,呼吸相通,博采眾長,明定權限,以及籌備財用,經劃政務,無不公之于黎庶。又在各國相師,變通盡利,政通民和,有由來矣。時處今日,惟有及時詳晰甄核,仿行憲政。”慈禧這次急轉變,也是迅猛的。自聽取出洋大臣的考察報告之后,短短的一個多月,便下懿旨,宣示仿效西洋,為立憲作準備。

專制暴戾之西太后,晚年承諾采用立憲制,曾遇到來自兩種勢力的反對。一種勢力是一批頑固守舊大臣,他們反對的理由有兩條,一條是立憲妨礙君主獨攬大權,一條是立憲利于漢人不利于滿人。另一種勢力是清末的革命黨人,他們認為,西太后預備立憲是假的,是為了麻痹革命黨人的意志而進行的欺騙宣傳。一開始就采取了激烈的態度。當慈禧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政治的時候,他們便密謀予以阻撓。在五大臣乘火車出京時,革命黨人吳樾勇敢地擲放炸彈,吳樾壯烈犧牲,五大臣只有兩人受輕傷,出洋考察政治改期進行。

慈禧晚年實行新政,并準備立憲,其中一些改革舉措,不僅超越了百日維新,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空前的。她用鐵腕把戊戌變法扼殺在血泊之中,兩年之后又用鐵腕實施了戊戌年間提出的變法主張,并且還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歷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擋的,即使像西太后那樣頑固出了名的鐵腕人物,也不例外。慈禧的新政無可非議,承諾預備立憲也非一無是處。但慈禧的頑固保守和她的急轉變,仍然逃避不了歷史的譴責。正是她的頑固保守,喪失了改革政治體制的大好時機。當她實行新政、承諾預備立憲時候,一個新的政治氣候已經形成。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不推翻清政府不足以刷新政治,不足以使中國走向富強。這個新的政治觀念,代替過去那個在君主專制體制內進行政治改革以使中國走向富強的政治觀念。民主共和與君主專制的較量,取代了君主立憲和君主專制的較量。即使慈禧的立憲是真誠的,也只是君主立憲,而且只是一個承諾。挽救覆亡的努力,盡管由鐵腕人物掛帥,但為時已晚。她的預備立憲的承諾,遇到的是革命黨人舉起的民主共和的大旗,一面推翻君主專制的大旗。

歷史是無情的。幾年之后,清王朝就被革命黨人推翻了。鐵腕太后的種種努力,都不能挽救清室的覆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日韩|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精品30p| a天堂视频|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国产特一级毛片|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婷婷在线网站|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免费无遮挡AV|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69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视频二|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女人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91无码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自拍另类|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中文字幕啪啪| 亚洲天堂免费|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婷婷成人综合|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天堂|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