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之
“香島潮汐”之二十五:香港公務員制度改革難度頗大,公務員事務局長林煥光大感頭痛。

香港的公務員有18萬之多,在香港回歸之前,循英國的文官制度,公務員不隨政局、主管變動而改變。因此一入公門當了公務員,不論是干才還是平庸,例隨年資而升級加薪,所以能當上公務員,就捧上鐵飯碗了。很顯然,這是不合理的現(xiàn)象。
香港回歸了,按基本法實施“一國兩制”,公務員的隊伍蟬聯(lián)下來,各級主管也就是高官供職如舊,這樣安排,有助于香港的穩(wěn)定。
但是,不合理的公務員制度,已受到輿論的抨擊,改革公務員制度被提上了日程。
毫無疑問,這一改革觸動了每一個公務員的切身利益,擔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林煥光,向來以干練著稱,也不能不感到改革之棘手。一年多來,方案醞釀過程中幾經(jīng)征詢、議論、評價……都難以定稿,所以迄今仍未提交立法會審議,也就未到通過實施之期。
既然應當改革,就不會久拖下去,于是由香港特區(qū)政府行政會議(最高決策機構)通過推行公務員新入職制度及附帶福利方案。這個方案先是打破任用的年限,凡新入職當公務員的人,須經(jīng)過長達6年的觀察期后,才能成為長期聘用的公務員。所謂長期,指聘用條款可為新聘人員提供超過30年職業(yè)保障,只要他不違法紀,不失職瀆職。至于福利,是指包括削減假期、房屋、醫(yī)療及子女教育等的津貼及福利,以拉近與私營機構的差距。
這個方案,是具有改革精神了??墒菂s未觸動現(xiàn)職公務員,暫時仍適用舊制。
為了應付傳媒、輿論的不滿、批評,香港特區(qū)政府又采取了一項改革措施,就是著令“平庸高官”提早退休。
“平庸高官”是怎樣提名呢?根據(jù)公務員事務局的建議,大致要經(jīng)過這樣的程序—由公務員事務局長或部門首長提出“目標人物”,并列明有關官員的工作表現(xiàn)資料,然后照會“目標人物”,再經(jīng)咨詢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的意見,最后由“評核委員會”審批。這個評委會是由最高官職的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代表等人組成的,可說是權威的審批機構了。
“平庸高官”如被請走,他能得到什么補償呢?所得到的補償是很豐厚的,以他的退休金加碼6個月特惠金計算,如有年資21年,目前月薪9.8萬港幣,列入“平庸”級而走路時,政府需要補償他451萬元讓他退休。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香港特區(qū)政府的公務員中,不列入“平庸高官”的有24名官員為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等是經(jīng)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批準任命的,所以不列入請走范圍。
“平庸高官”的級別是難予調職降職安排的,因為他們多屬于首長第一級(月薪9.8萬元),這一級的高官,目前有1260人之多。在這人數(shù)眾多中誰被提名為“平庸”,就看評委會的評審了。
說到高官的薪酬,最近備受矚目、議論,例如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的年薪是百余萬美元,折合港幣達800萬元之巨,被指為全世界中央銀行行長級的最高水平。當有人質問他的薪酬問題時,他為自己辯護的理由是如以市場薪酬計算,不算太高。金管局則強調要留住人才,就得以高薪為餌。
辯護的理由未必為立法會的議員們接受,看來高官的薪酬問題已在公務員制度改革的話題中了。
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的高薪雖然引發(fā)評議,但香港特區(qū)政府為了擴大招徠各方面投資香港,正擬設立一個投資推廣署,署長的人選,卻不容易聘到,決定以每月實薪30萬港元吸引這項人才。但是這項人才要具備對外有人事關系的脈絡,對內(nèi)又要熟知港府各部的情況,還要協(xié)調不同的決策部門,做到適應公眾的期望才算稱職,因此署長這一官職仍有“良材難聘”之嘆。
在香港目前的經(jīng)濟情況下,原任的一些官員如工業(yè)科技中心總裁劉助已離任,轉投信和科技公司去了,另一位鄭承文也參加了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高科技公司,他們所得的待遇遠高于公務員。
看來,在香港公務員隊伍中,變數(shù)是大的。“平庸”者請走,能干者有離心,在與新加坡競爭中煞費周章了。
海外星云 200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