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光

甘孜州歷史上稱康巴,是藏醫藥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藏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素有藏區“南派”藏醫藥之稱。為宏揚藏醫藥“南派”傳統,1984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藏醫院在康定成立,是一所集藏醫醫療、教學、科研、制藥為一體的綜合性民族醫院。
經過17年的建設發展,甘孜州藏醫院已具有一定規模,醫院占地面積617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6100平方米。醫務人員70余名,其中有正高技術職稱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1人,副高技術職稱的4人,中級技術職稱的22人,初級職稱的25人。
醫院臨床設有藏醫內科、外科、婦科、胃病、肝膽疾病專科、心腦血管病專科、中、西醫科等;醫技科室有檢驗科、藥浴室、胃鏡、B超、心電圖室等,還設有病床50張。 甘孜州藏醫院由于其獨特的診療方法和可靠的療效,建院以來一直深受廣大患病群眾的歡迎和喜愛。醫院在認真總結和繼承前人醫技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現代醫學技術和先進醫療設備,逐步實現了傳統醫藥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豐富了診療手段,提高了診療水平和綜合服務功能。為了充分發揮藏醫藥在治療慢性疾病和某些疑難病癥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藏醫院開設了胃病、肝膽、風濕、心腦血管疾病等專科診室,由于療效顯著,吸引了省內外的患者前來就醫。為了方便外地患者的治療,醫院還開辦了外地“郵診”和郵寄藥品等業務。全院年均診療各類病人4萬余人次,患者遍及十余個省、市、自治區。
甘孜州藏醫院非常注重對藏醫新藥的研究,他們先后完成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藏藥“佐塔德子瑪”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研究課題。此外,醫院還與省內有關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三類新藥“然降多吉膠囊”的臨床前期研究工作。
按照國家《藥典》、《藏藥標準》和藏藥加工生產工藝等要求,先后成功地研制生產出了母本藏藥“仁青佐塔”及名貴仁青系列藥物14種、常用藏成藥230余種。 為了使這所從民間走來的藏醫院后繼有人,醫院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先后培養了藏醫大專人才10余人,現在已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另外,為了搶救和宏揚傳統藏醫,醫院為3位名老藏醫藥專家配備了12名助手,一方面協助老藏醫工作,同時師從學習,其中5人已完成學業,經上級有關部門考核評審合格,準予出師。這些年,甘孜州藏醫院先后為本地區培養藏醫藥中專人才200余名,接收本州基層及周邊地區藏醫藥進修學習人員250余人。醫院還與美國利眾基金會合作,承擔了甘孜州基層四年制藏醫班的教學任務,現有在校學生48人。
為了提高醫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準,醫院經常開展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樹立救死扶傷、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精益求精、勇于吃苦、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新風尚,促進了醫院兩個文明建設健康深入的發展。甘孜州藏醫院建院以來,曾先后榮獲縣、州文明單位和康定縣衛生先進單位、甘孜州先進衛生單位、四川省先進衛生單位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