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孩子講講道理了

上海寶山新村讀者周蕓問:我的兒子才兩歲多,但最近幾個月特別難帶,脾氣越來越犟,要求如果達不到就大哭大鬧,我該怎么辦呢?———首先需觀察一下孩子是否身體有什么不適的地方,有的孩子在生病時脾氣很壞,如果生病了,要及時治療。大多數孩子到了兩歲以后認知能力發展很快,已開始對周邊事物進行觀察、模仿和分析,但行為標準的概念還未形成,再加上大多數家庭成員的寵愛以及一兩次哭鬧之后要求的立刻滿足,讓孩子逐漸形成了只要哭鬧要求就能滿足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成了壞脾氣。你的孩子兩歲多了,已經到了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有效的家庭紀律的時候了。首先,家庭成員對孩子的管教要統一口徑,千萬不要出現父母教育,爺爺奶奶保護的局面,這樣會讓孩子找到可趁之機;第二,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要好言相勸,用溫和的語氣講講這個要求的無理之處,并以鼓勵的口氣幫助孩子放棄這個念頭,如:“寶寶最乖了,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講故事好嗎?”同時用其他有益的行為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在好言相勸無效之后,只能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要求是不能滿足的,然后硬起心腸面對他的大哭大鬧。幾次之后,孩子發現哭鬧沒用,自然也就會有所收斂了。
但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和藹,說話聲音不用太高,拒絕他時態度要明確,但表情不要兇巴巴的,以免引起孩子的恐懼。當然,孩子的合理要求是應該滿足的。
(小呂)
別讓錄音機代替你

江蘇揚州廣陵區賈嵐朋友問:孩子喜歡叫我講故事給他聽,可為了準備職稱考試最近我很忙,所以我就讓他聽錄音帶,這樣可以嗎?———讓孩子聽聽錄音帶或電臺少兒節目是可以的,而且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悅耳,吐字發音標準,選擇的故事也較為精當,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是有助益的。
但是,給孩子講故事是較好的親子方式。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父母通過語氣、眼神、表情、動作和對故事的解釋,能把更多的知識帶給孩子。通過講故事交流看法講道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較為科學和行之有效的教育辦法,也是一種感情的交流。孩子希望你給他講故事,亦是他需要與你親近,想跟你接近的一種表達。所以,不要用錄音機來代替自己,尤其是入夜以后,抽一點時間講個故事給他聽,自己不是也可以在這種溫馨的氛圍里放松一下嗎?(呂玫)
孩子睡覺愛翻滾正常嗎

江蘇南京漢口西路李敏問:我的孩子晚上睡覺不太踏實,總要翻來覆去的。請問,為什么他睡覺總愛翻滾,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孩子有病?———孩子睡覺不老實,在床上翻來滾去的現象并不少見,雖然不一定就是有病,但孩子晚上睡覺總愛翻滾還是有原因的,家長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來找找原因:1.看看睡的床被是否舒適。有時褥子墊得不平,或者被子蓋得過厚,都會使孩子感到不舒服。還有的家長怕孩子受涼而給孩子穿著幾件衣服睡覺,致使他睡覺不適而翻來滾去。
2.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白天玩得很興奮或受到驚嚇,晚上睡覺后大腦是不會完全平靜的,容易處在比較興奮的狀態,從而表現出睡得不安穩。
3.還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晚餐吃得過多或晚餐后仍給他吃東西,使得孩子睡覺后肚子很不好受,也會翻來覆去。
4.腸道寄生蟲病,例如蛔蟲病、蟯蟲病,經常在晚上“搗亂”,會使得孩子睡臥不安。
5.有的孩子平時睡得安穩,突然出現夜里翻滾時,家長要特別注意,查看他是否發熱,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以免延誤病情,發生意外。
總之,只要孩子一夜熟睡不驚醒,多翻幾次身并不一定都是有病。家長除了注意為孩子夜里蓋被子防止感冒外,還要多多找找原因,盡量避免那些影響睡眠的因素,使孩子能香香甜甜地睡一覺。(闊莉)
哪些花卉不宜放在幼兒房間

上海羅秀路周龍問:我這人特愛各種植物,我愛人也是,特地購置了各種花卉裝飾房間。聽朋友說有些花卉不適宜放在孩子的房間,會引起中毒。請問哪些花卉不宜放在幼兒的房間,會產生哪些不良后果?特向貴刊咨詢。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確實有些花卉不適合在幼兒居室內擺放,家長千萬不可大意。
1.幼兒居室不宜養針刺類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虎刺梅等等,這些植物不僅有銳利的針刺,易刺激幼兒的皮膚,且有些花卉的針刺還含有毒素,孩子被刺傷后會引起皮膚感染、化膿、潰爛等不良后果。
2.幼兒居室不宜養汁液、果實含毒性的花卉,如一品紅、馬蹄蓮、虞美人、夾竹桃、水仙花、杜鵑花、石蒜、五色梅等花卉,文竹的葉、莖、汁液或果實含有不同的毒素,幼兒接觸或誤食葉、莖或果實后,輕者皮膚過敏紅腫,重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急促、四肢麻木、昏迷、休克,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3.幼兒居室還不宜養會釋放有害氣體的花卉,如夜來香、郁金香、含羞草等,均屬可釋放有害廢氣或毒氣的花卉,在幼兒居室內擺放,會引起幼兒頭昏、呼吸困難、咳嗽、毛發稀疏脫落等諸多中毒癥狀,會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萬慎曜)
5個月了還吐奶

廣東深圳天安依琦問:我的寶寶現在5個月了,她吃奶或吃粥后都不能晃,小家伙自己扭一扭都會吐,令我毫無辦法。母親說是我懷孕時冷飲喝得太多了。請問有什么辦法治嗎?———你媽媽恐怕是在和你開玩笑吧?吐奶是個老問題,書報雜志常有文章,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健康嬰兒的胃蠕動功能旺盛,因而容易發生吐奶,男嬰尤其厲害,且多見。一、兩個月時最嚴重,一旦進入第三個月就輕多了,到第四個月時,情況就大有好轉,多數嬰兒就不吐了。
剛吃完就馬上吐出來的奶和原奶是一樣的,過20分鐘以后吐出來的奶卻像豆腐花一樣,這是受胃酸的作用而形成的。
你可以稍稍減少每次的奶量和食量,增加喂奶喂食的次數。喂過奶和粥后,把嬰兒抱在大人的肩上,直立起來,輕輕拍一拍,讓她打個嗝。孩子吃過奶或吃過粥后就小心地豎著抱一會,不要在這個時候晃動她的身體。寶寶睡下后,20~30分鐘內,大人一定要守在旁邊,以防嬰兒吐奶時奶塊嗆入氣管而引起窒息。也可讓寶寶側睡。你的寶寶5個月還吐奶,要稍加小心了,照上述方法試試,若仍吐,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以防萬一。(金澤)
讓孩子喜歡吃豬肝

上海長寧區宣化路唐亞留問:都說豬肝營養好,可我兒子不愛吃。我自己嘗嘗,確實燒得味道差。貴刊能介紹一下讓孩子喜歡吃豬肝的方法嗎?———豬肝除了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較多的鐵質和維生素B2,經常食用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口角炎、地圖舌等癥。豬肝的腥味只要在烹調方法上下點功夫,就能變不好吃為好吃。
做豬肝泥時,可將生豬肝橫斷面剖開,剝去筋皮,用刀刮下如醬樣的豬肝泥,然后加蔥、姜、黃酒等佐料,用油炒。也可用7份豬肝泥加3份豬肉糜一起炒,有利于去掉豬肝的腥味。用這個方法制作的豬肝泥粥,孩子們是愛吃的。
對幼兒來說,最好每周能吃上1-2次豬肝,可采用豬肝與其他動物食品混燒的方法,如豬肝丁和鮮肉丁,豬肝丁和蛋塊混燒,或豬肝炒肉片等,孩子一定喜歡吃。也可將豬肝制成白切或鹵肝片,在孩子還未進餐的時候,洗凈雙手一片一片拿著吃,也是個好辦法。
(汪玲)
小兒全身麻醉后會影響智力發展嗎

安徽廣德縣迎春街沈惠問:我3歲的兒子患了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要動手術治療。我知道心臟手術是大手術,要全身麻醉的,孩子的體質已比較差,我擔心手術后會不會因為全身麻醉而影響他今后的智力發展?———麻醉一般分為全身麻醉和非全身麻醉兩大類。小兒進行手術時選用什么麻醉,要根據疾病的性質而定。對于1~5歲的小兒,由于不完全懂事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所以大多采用全身麻醉。先天性心臟病手術采用的是全身麻醉,不管是吸入麻醉還是靜脈全身麻醉,這些麻醉藥物進入體內后都具有明顯的選擇作用,它們主要使小兒的意識暫時消失,對手術引起的疼痛反應也暫時消失,但對心跳、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手術結束后,這些藥物會慢慢通過腎臟等器官逐漸排泄所以對身體沒有什么毒害作用,更不會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有些病兒在麻醉過后會出現嘔吐、頭疼等不適現象,這些都屬正常的麻醉反應,大多會自行消失的。當然,極個別病人也會出現對麻醉藥物的過敏反應,醫生在手術前都要進行藥物的過敏試驗,使得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幾乎等于零。所以說,小兒全身麻醉后對今后的智力發展是不會有影響的。(臨臨)圖/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