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國臣
(解放軍八一體工大隊衛生科,北京100091)
近3年來用火針治療陳舊性踝關節扭傷,收到一定效果。現將治療情況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ケ咀楣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63歲;病程最短28天,最長8年。教練員運動員35例,其他23例。
2治療方法
患者平坐于治療床上,放松踝部,醫者用手輕輕按摩,牽拉踝關節,調整好踝關節內部平衡,使關節放松。觀察踝關節腫脹及滑膜增厚情況,同時在踝關節內外側尋找壓痛點(損傷點)。選配陽陵泉、懸鐘、昆侖、解溪、丘墟、申脈等穴。一般每次痛點加穴位共選3~5個。所選的痛點和穴位用棉扦蘸紫藥水做好標記,常規消毒,用特制鎢鋼火針(約1寸)在酒精燈上燒至白亮,對準做好標記的痛點、穴位速刺疾出,根據病灶的深淺度,關節腫脹,滑膜增厚的情況,掌握進針的深度,不留針,針孔可放出淡黃色粘液少許。5~7日治療1次,一般3~7次治療后可痊愈,個別病人可根據情況酌情增加治療次數。火針治療后,5日內不宜著水,防止針孔感染,針后第2天,可適當增加局部的活動度。
3治療效果
經2次治療后,患部腫痛明顯減輕的有58例;經3~5次治療后,疼痛腫脹消失、功能恢復正常、參加正規訓練和工作的有52例,占90%。剩余的6例,又分別進行1~3次治療后,關節腫脹、疼痛消失,功能均恢復正常。本組病例最少的治療2次,最多的治療8次,平均治療4次,全部治愈。
4體會ヵ墜亟諗ど撕,韌帶撕裂,血管同時損傷出血,關節內瘀血,治療如不及時,致使關節內形成慢性炎癥反應,關節內滑膜增厚,壓迫神經血管,血管回流障礙,瘀血機化,致關節內粘連,關節活動部分受限,甚至產生骨質增生。增生后又可刺激關節滑膜水腫,產生炎性滲出,關節內積液反復產生,疼痛感覺時好時壞,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火針集針、熱于一體,刺激患肢經穴,疏通經絡,加速患部血液運行,改善微循環;同時放出積液,促進炎癥吸收,治療次數少,而療效提高。
(收稿日期:19981102,趙昕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