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梅 李金穎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眼病醫院,黑龍江157000)
1一般資料1998年9月門診65例120只眼結膜炎患者,男35例,女30例;年齡最小8歲,最大69歲;病程最短2天,最長5天。按事先編好的1~120只眼隨機數字進行分組,數字按順序排隊,隨機數字表的1~60隨機數字分配到A組即行針刺治療。61~120分配到B組為對照組。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A組患者用毫針刺合谷、太陽、睛明、太沖穴。用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分鐘,太陽穴點刺出血。B組以潤舒眼藥水、可的松眼藥水頻繁交替點眼,20次/日。
3治療效果ブ斡標準:結膜充血消失,眼瞼腫脹,膿性分泌物消失,患者自覺癥狀異物感、燒灼感消失。每日觀察治療情況,對3天內治愈的病例進行統計。在不同時間治愈率經卡方檢驗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但在3日內治愈總數經卡方檢驗,兩組治愈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見表1。
3日內A組治愈60例,B組治愈48例,經統計處理P<0.01。
4討論ゼ斃鑰ㄋ性結膜炎為細菌感染所致。中醫講其病機為外感風熱之邪或猝感時邪或因肝膽火盛,火郁不宣,循經上擾,壅滯于目使目晴腫痛。合谷調陽明經氣,疏散風熱;太沖通導厥陰經氣,泄火疏肝;睛明宣散眼部之邪熱,有通絡明目的作用;太陽點刺出血以泄熱消腫止痛。4穴相配有開竅泄熱、涼血消腫、止痛解毒、疏通經絡、清腦明目作用。
(收稿日期:19981220,趙昕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