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談
本文主人公周明慧,女,34歲,北京一家進出口公司總經理,人稱京城商界女杰。然而,她的事業如日中天,情感生活卻是日落西山陰雨連綿。

一、西子女脫穎而出又覓得如意郎君
1987年,22歲的周明慧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北京一家部屬的紡織品進出口公司。西子湍的靈秀之氣孕育了生長于斯的周明慧,使她別具一番清麗。
和周明慧同在業務科的是兩個比她早幾年畢業的男大學生。周明慧進公司時,這兩個風頭正健的業務骨干正為爭當業務副經理明爭暗斗得焦頭爛額,誰都沒怎么留意言語不多的周明慧。周明慧便利用這個空,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業務。
很快,周明慧的沉穩、干練贏得了公司大多數人的肯定。1989年6月,上級部門突然下了一任命書:任命24歲的周明慧為公司的業務副經理。此任命一出,全公司嘩然。
周明慧對此卻沒有太多的驚喜。其實,從公司經理幾次找她征求有關公司業務的意見和前不久上級領導部門的一次突然召見,她就已經略窺一二了。在公司拳打腳踢地奮斗了兩年多,她明白,這只是她事業上的第一步而已。
周明慧的丈夫何睿是一所著名高校的青年講師。
說起他倆的相識,還頗具戲劇性。
周明慧是個勤奮上進的女孩,加之北京也沒什么親朋故友,因而每個休息日,她幾乎都是在北京圖書館的閱覽室度過。
無獨有偶。在圖書館內那幾乎成了周明慧的固定座位旁,也經常坐著一名戴著眼鏡、儒雅英俊的青年男子。時間長了,兩人幾乎同時都注意到了這一點。
那時的周明慧雖然已經25歲了,不少熱心人也曾為她介紹過很多對象,但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的她都一一拒絕了。
對于在圖書館經常碰面的何睿,周明慧倒是極有好感。他那溫文爾雅的舉止,那埋頭看書的專注神態,無不使她怦然心動。
第一次,周明慧意識到了自己愛上了一個人,而且是那樣不可自拔。工作中練就的果斷使周明慧決定拋開一個女孩的矜持。
說做就做。那天何睿進了圖書館坐下后,周明慧紅著臉遞給了他一張紙條:Are you interested in 《gone with wind》(你對《飄》有興趣嗎)?并附上一張電影票。
看了紙條的何睿一下子臉紅了,他慌亂地朝周明慧點了點頭。十幾分鐘后,兩人走進了正在放映英文原版電影《飄》的北圖小影院。斯嘉麗的故事結束了,他們的戀愛卻開始了。
婚后,兩人世界甜甜蜜蜜。何睿心思縝密,對妻子溫存體貼,他的父母也對知書達理、年紀不大卻事業早成的兒媳鐘愛有加。
此時的周明慧,可以說是生活在極度的幸福之中。
不久,人生的又一個機遇來到了周明慧面前。
周明慧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一家大型進出口總公司招聘副總經理。對比自身條件,周明慧信心十足地報了名。當她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丈夫何睿時,何睿想了一會勸她說:“還是算了吧。一來孩子還小,需要你照顧;二來這樣的招聘競爭肯定激烈,你何必白費勁呢!”周明慧一聽非常不高興,“你怎么能這樣說呢?第一,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你是父親,你也有責任;第二,你怎么知道我就是白費勁呢?你也太小看人了。”周明慧越說越氣,第二天她就去書店買了一大堆有關應聘所需的資料,埋頭猛讀起來。
周明慧過關斬將,通過了面試、筆試、口試。一個月后,29歲的周明慧一舉擊敗了同來競爭的300多名應聘者,成了這家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總經理。
接到聘書的那天,周明慧興奮極了,因為這次競爭的成功,不僅又一次證明了她的過人才華,也預示著她人生的又一個飛躍。
二、一半是陽光 一半是陰影
周明慧外貌柔弱,做事卻堅決果斷。上任伊始,她便對公司里的一些不合理機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和改革。在公司逐步走向一種成熟的良性循環機制時,她在公司的地位和威信也一步步樹立鞏固起來。慢慢地,周明慧逐漸適應了下屬們對她的前呼后擁,畢恭畢敬。面她,對于自己一句話、一個批示就能調動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資金,調動公司上下100多號人而自得。
處在事業上升時期的周明慧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家庭正在出現危機。
對妻子的事業心,何睿起初是理解和支持的。但隨著周明慧在家里呆的時間越來越少,受到冷落的他還要承擔起照顧教育孩子的重擔,慢慢地何睿生出越來越多的不滿。他曾半開玩笑地埋怨周明慧把這個家當成了旅館。可惜周明慧聽后不以為然,沒有半點警覺。
1995年12月的一天深夜,出差10余天的周明慧匆匆從機場趕回家中。當她疲倦地推開家門時,發現丈夫竟沒睡覺,屋里充斥著濃烈嗆人的煙味。見妻子回來,何睿沒有絲毫驚喜,只抬頭看了她一眼,仍低頭抽煙。在公司受人尊敬慣了的周明慧如何能忍受這樣的冷淡,心里頓時火冒三丈。她二話不說,伸手便把窗戶全部打開,皺著眉頭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命令口氣說:“把煙掐掉,你不知道我討厭煙味嗎?”
從窗外吹進來的寒風使衣著單薄的何睿不由打了一個寒顫,他抬起頭不滿地看了妻子一眼,想說什么卻又沒說。
周明慧當然不會知道此時的丈夫正處在一種痛苦與失落中。
幾天前,何睿所在的系分到兩個出國進修的名額,而且專業和他對口。興奮地他以為其中一個非他莫屬,不料系里卻派了比他年輕的兩名助教去,其中一個才剛工作兩年。窩了一肚子火的何睿找到系主任要討個公道,系主任只一句“你把你這兩年的研究成果拿來我看”,便噎得何睿瞪目結舌。
的確,隨著周明慧的事業越干越火,何睿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為了照顧孩子,竟不事學問。尤其是看到他的一些同屆學生紛紛晉升高職稱,自己仍舊是中級職稱時,他心里就更難過。在內心深處,他開始埋怨妻子太自私,只顧自己的發展,對他卻不聞不問。
結婚4年多,夫妻兩人第一次出現冷戰。
事后,知道了原委的周明慧雖然心有歉意,卻仍不以為然:“不去就不去吧,其實,去了又有多大用呢?反正我們也不缺什么!”
這些話何睿聽在耳里,心里極不舒服。他覺得妻子和以前相比相差太遠了。沉默中,他感到有一種距離橫亙在他和妻子當中。
三、愛情黯然落寞,女強人難說心痛
由于彼此的隔膜無法消除,周明慧和丈夫的感情日趨冷淡。意識到了這一點的周明慧也曾為此憂慮。為了給丈夫騰出時間在專業上有所發展,1996年4月,周明慧在和丈夫商量后,把兒子送到了杭州的父母家。她想給丈夫時間,讓他和自己在事業上比翼齊飛,卻做夢也想不到,事情的結果會是另一個樣。
終于有了時間得以靜下心來拿起書本的何睿,一下子就如沙漠中的旅人遇到了甘泉一般,如饑似渴地埋頭研讀起來。很快,專業根底頗厚的他便在院刊及全國有影響的專業刊物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論文,頓時聲名鵲起。
1998年2月,何睿順利晉升副高職稱,同時他驚喜地得知他的兩篇論文獲得了國家星火科技術論文獎。
那天,何睿特別高興。還有什么能比事業有成更令男人興奮的呢?教研室的同事紛紛打趣讓他請客,抑制不住內心激動的何睿便興沖沖地訂好了飯店,隨后給妻子周明慧打電話,一再叮囑妻子千萬別忘了赴約。
那晚,高朋滿座,連何睿讀研究生時的導師都來了。大家談笑風生,卻不見女主人周明慧的身影。何睿越等越心焦,幾次打電話,都被女秘書告知周總正在開重要會議,不接電話。何睿急了,對著電話大吼:“我是她丈夫,我有急事!”大約10分鐘后,周明慧才接了電話:“何睿,真對不起,公司臨時出了一件緊急的事,我原來想通知你,但一急就忘了。這樣吧,你們別等我了,先開始吧!”原本等得心焦的何睿,一肚子火卻無法發泄,只好怏怏回到席間。在座的人都知道何睿有一個女強人夫人,見此情景,也都知趣地岔開了話題,快樂的聚會頓時多了幾分尷尬。
那晚,從不貪杯的何睿喝得酩酊大醉,連自己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第二天一大早,頭痛欲裂的他睜開眼卻發現身邊是空的,妻子竟一夜未歸。他打電話到公司,女秘書告訴他,周總因有急事,一大早已飛往廣州。放下電話,何睿一陣失落。也許,自己這兩年的苦苦奮斗于妻子而言根本就沒有意義。這時,電話鈴響了,傳來的是周明慧急切的聲音:何睿,對不起,昨天我實在太忙了。公司出口歐洲的一批絲綢出了質量問題,我馬上就要轉道香港去歐洲,具體幾天我也說不準,等回來我再和你聯絡吧!”何睿呆呆地握著話筒心里不是滋味。
這時,一個叫王瑩的女孩闖進了何睿的視線。這個和何睿同校同專業碩士畢業的女孩早在未畢業時就已久聞師兄何睿的才華。畢業后她坐在何睿對面的辦公桌,天天面對,不禁對這位儒雅、沉穩、博學的師兄多了幾分愛慕。深明事理的她知道自己和已婚的師兄只能是有緣無分,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一個女孩的細致為師兄做些什么。
夏季的一天,王瑩偶然吃驚地發現,師兄的襪子竟然爛了一個洞。第二天一早,王瑩在師兄的書桌里悄悄塞了一打男襪。這以后,她又陸續為師兄買過茶葉、手帕背心甚至短褲,釘過襯衣扣子,至于為師兄查找資料則是家常便飯。
在感激著師妹為自己做這些的同時,何睿心里又增添了許多遺憾和失落,他多么希望這其中的許多是妻子做的!
1998年,是何睿在事業上發展的黃金時期。沒有了家庭負擔的羈絆,又有了師妹的鼎力相助,他的論文一篇接一篇發表。教學、外出講學、研討會議,忙得他團團轉。
隨著幾年的奮斗拼搏,周明慧在京城商界已成了有名的“女強人”,繁忙的業務使她把家當成了驛站,每次都是匆匆停留又匆匆離去。丈夫的生活起居、事業進展,以至遠在杭州的兒子,她只是偶爾關心一下。1997年下半年,為了繼續向事業的更高峰沖刺,周明慧又進入清華大學攻讀MBA,這樣一來,她僅有的一點時間又都留在了清華園。
夜夜孤守清燈,何睿感到了人生的巨大失落。很多個晚上,已經懂事的兒子每次打電話來都要埋怨媽媽不在家。苦笑的次數多了,想到夫妻相見稀少,親情遠隔南北,何睿開始自問:“這個家還像家嗎?”
1999年3月的一天,何睿去南方開一個研討會歸來,推開家門依舊是往日的冷清。當他去廚房準備給自己弄點吃時,發現廚房里除了一袋已經發霉的大米外,什么也沒有。愣怔了很長時間,一行清淚慢慢涌了出來。他才36歲,難道永遠守著這樣一個家嗎?
1999年4月1日,何睿正式向妻子提出離婚請求。在給妻子的一封長信中,他寫道:明慧,我知道其實我們雙方心中仍有愛。但我們就像兩列相向的列車,只在交匯時燃起過耀眼的光亮,這之后,我們就越隔越遠。你是一個極優秀的女人,但你的優秀、你的好強使你無法停下追逐的腳步。我知道,我無法使你停留,也不應使你停留,因為你注定是有多闊的天空就要飛多高的人。而我,想要的卻是一個溫馨的家,一個夜里看書疲倦的時候能為我捧上一杯清茶的妻子。但這一切,你無法做到,我也不愿勉為其難,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目標都是不同的。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我希望明天早晨能看到你同意的簽字,不必解釋,也不必再挽留什么,因為這已是我這幾年來深思熟慮的最終結果。
……
信未讀完,周明慧已是淚流滿面。一剎那間,她想起很多從前應該為丈夫兒子做的卻最終未做的事情。朦朧淚光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這些年走過的那一段不長也并不曲折的路,上面有清晰的腳印,也有模糊的東西。而在路的那一端,她看到丈夫何睿正遠遠地背向她而去……
周明慧終于失聲痛哭。一種永失愛人的難以言訴的心痛淹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