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流
這是一個老套的故事。半個多世紀前,一個女孩叫蕓,在金陵城一所大學讀書,她愛上了她的老師軒。軒已有家室,太太是他的青梅竹馬,有比較嚴重的心臟病,但還是給他生下了一對兒女。她在軒的老家為軒瞻老育幼,軒對她充滿了感激。但是遇到蕓,軒才知道人完全可以產生兩種愛情,他愛自己的太太,盡管更多是感激的成分,他知道她是一條河,表面是溫靜的水,事實上它有堅實的河床,他也愛蕓,這個女子是江南未熟的菱,雖有一層堅韌的殼,但殼里的菱肉碰不得,一碰就化成一抹青澀的水。他在兩個女人之間猶疑,她在進與退之間猶疑,他們心照不宣,但誰也不敢去碰那個字,于是他們的交往像是在一堆濕柴上燒火,有火的溫度,但沒火的恣肆,濃煙卻是嗆人心肺,嗆得人不停地流淚。
蕓在畢業的時候終于作出了抉擇,她選擇了出國留學。臨行前的一夜,她約他出來散步。忽然天就開始下雨,她撐開了備好的油紙傘,他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躲到她的傘下去。蕓把他拉到自己身邊,她直視著他的雙眸:“你就準備永遠這樣回避我嗎?”軒囁嚅著,說:“蕓,你知道我不可以,我,我一點點都不能做,你還是我的好學生,我們還可以做好朋友……蕓吻了他,兩人都聽到了火焰燃燒的噼啪聲。傘就滾落在一邊,雨水和淚水和成了一片。
第二天,蕓把那把墜落在雨中的傘留給了軒,自己遠赴它鄉櫛風沐雨。
“傘”是謂“散”,蕓給軒一個決絕,但是一個美麗的決絕。蕓終身未嫁,她對自己也同樣決絕。觸傷的嫩菱在那個夜晚已化為水了。
年前,我遇到了我的遠房表姐珂,她給我看那把半世紀前的業已發黃的油紙傘,她給我講述了她爺爺軒的這段故事。故事后是長久的沉默,是我先打斷了沉默,我說:“多虧有這把傘,它給你們家遮風擋雨,而舉傘的人,你爺爺卻站在風雨之中。”
珂苦笑了一下說:“你以為這樣一把傘遮得住情感路上的風風雨雨?我奶奶早就知道這個故事,她又何嘗不在風雨之中!”
原來,這樣的情感風雨一經來臨,又有誰能躲得過去?所有的人便是這條情感不歸路上的流放者,一把傘能擋住什么呢,只不過是對這場風雨的美麗的點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