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湘 鄒美秀
(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院湖南邵陽422000)
頜面部是人體的暴露部位,容易遭受外傷,輕則留下瘢痕,重則可造成臉部器官的移位畸形和功能障礙,帶來終身的生理和心理傷害。自1997年以來,我科對54例頜面外傷患者進行了美學修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ケ咀楣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齡2歲~58歲;致傷原因:車禍30例,刀傷12例,碰撞傷8例,撕裂傷4例。
2治療方法
2.1傷后直接來診者12例,我們按不同創口的處理原則進行常規清創,修剪明顯失活組織,分層縫合肌層、皮下組織及皮膚,均細針細線嚴密對合。術后一天換藥并觀察創口對合情況,配合抗炎治療,5天間斷拆線,6天拆線。兩周后復診。
2.2傷后已經在院外做縫合處理者10例,我們根據縫合質量決定是否需要重新形成創口再縫合。對于縫合質量不高(如對位不好、張力過大)且傷后未超過48小時者,即時拆除縫線重新用細針細線嚴密縫合;對于縫合整齊而只是粗針粗線縫合者,即行拆線或間斷拆線,為防止創口再裂,局部可用減張膠布固定,爭取早日拆完。然后觀察創口的愈合情況,如果愈合差,則盡早將原創口切開,再按新鮮創口處理。必要時可作"Z"型或"W"型改型修復。
2.3創口已愈合但有較明顯增生性瘢痕或縫合不當致傷口對合不良者32例,我們根據傷情分別處理。有增生性瘢痕者沿瘢痕兩側切除瘢痕、設計連續"Z"型或"W"型瓣轉移后分層縫合;對異物殘留致潰瘍者重作切口、取盡異物,重新縫合;對線狀小瘢痕采用超高頻美容機磨削修復。術后對傷口采用精華素電離子導入治療以預防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結果ヲ⒚娌看純誥獲"Ⅰ"期愈合,術后0.5年~3年隨訪38例,創傷處均無萎縮、凹陷、縫線壓跡、周邊器官移位畸形等情況出現。
4討論
4.1口腔頜面部是人體容貌美的集中體現,眼、耳、鼻、唇的對稱、均衡、協調等美學原則在處理外傷時必須遵守。由于該部位具有豐富的血供,組織抗感染能力強,再生能力強,因而受傷組織可以較好的恢復,但由于顏面部組織結構精細,傷后如果未得到及時的解剖修復,將發生組織萎縮、功能退化等變化,日后修復時不但難度增大,且效果不佳,因而強調早期解剖復位[1,2]。
4.2一般的外科縫合粗針粗線,不能滿足容顏的美學要求,極可能出現縫線瘢痕比外傷瘢痕還明顯的現象,是顏面部外傷修復最忌諱的。病人傷后若能在短時間內進行組織復位,確保對合嚴密;應用無創技術縫合,組織損傷小,拆線早,一般都能Ⅰ期修復,其廢用性萎縮小,功能喪失小,后期不需要再次手術;加之采用預防瘢痕增生措施,使受傷組織基本恢復自然,達到美學修復的要求。
4.3如果需要第二次手術修復,病人大多不能理解又打開傷口的做法,需要做細心的解釋。因此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專業素質教育非常重要,對門診外科急診處理要及時,盡可能達到美學修復的目的,避免二次手術的發生[3]。
[參考文獻]
1汪良能,高學書主編.整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17:439
2鄭麟番,張震康主編.實用口腔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6:356
3王晉煌,雷王咸君,陳英劍.顏面外傷的一期美學修復[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1999;3:183
作者簡介:李清湘女,1950年生,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院美容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收稿日期2000-08-07
編輯/姜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