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波
“嘟嘟嘟,3:2!”江蘇新聞聯隊險勝中央電視臺“足球之夜”名嘴隊!
說真的,參加明星足球賽不只一次了,可從沒像這次這么難踢。什么原因?唉,就這四個字兒:“遇上勁敵”。
這是一次以扶貧為主題的義賽。中央電視臺由“足球之夜”牽頭,組織了一支人員極為龐大的隊伍。央視能踢幾腳球的名主持人幾乎都來了;不會踢球的也來了——當領隊、當教練、當隊醫……女主持人呢?當然就當啦啦隊員唄。反正即使不能動膪,也得充分利用嘴上功夫,給自己的球隊以強有力的“聲”援。瞧瞧這名單:能上場的有白巖松、崔永元、羅京、王寧、董浩、陳鐸、程前、黃健翔、張斌、劉建宏、張路、李惟淼、畢福劍,教練組的有張惠德、方宏進、于大川等,啦啦隊的有鞠萍、劉純燕、文清……
再看看本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都是一些年輕有為的記者、主持人,有不少光輝的足球史。我們認為自己實力挺強。
聽說對方是由羅京、王寧、程前與中國明星隊的陳巖(央視舞美總設計)搭檔組成前鋒線,大家都笑了。我們猜測,羅、王兩位名播可能會像他們播新聞那樣,慢條斯理、四平八穩地踢“太極球”;而程前,瘦得像麻桿兒,別被球撞折就算不錯了;至于陳巖嘛,孤掌難鳴,加強點防守就行了。中場據說是由白巖松、崔永元、董浩和《足球之夜》的黃健翔、劉建宏、張斌、李惟淼擔綱。董浩叔叔就不必說了,他的身材已小具“皮球”的規模,除非他把自己當“母球”來對足球進行“司諾克”式的撞擊,倒有可能讓我方不知所措,否則,嘿嘿……而《足球之夜》的幾位雖是足球評論專家,可讓他們親自踢幾腳,卻可能“大材難用”。李惟淼雖是國腳,但只是“前”國腳,這“前”并非“不久前”,而是“很久前”了:倒是《東方時空》的白巖松、《實話實說》的崔永元,讓人心里沒底:白巖松一臉嚴肅,沖勁十足,蹋球恐怕也很勇猛;崔永元一臉詭笑,沒準會被他算計,但腦子再好,褪跟不上也沒用。多防著點兒問題不大。再看看后衛線。陳鐸他老人家頭發都全白了,在球場上大概只能散散步吧。說到孫繼海,他最擅長的是鏟球、沖撞和助攻,而照本次賽會規定,這幾樣都不許,而且,他再厲害也只能顧及一處,怎擋得住我方多名壯士四面八方的進攻?傅玉斌不守門改踢后衛,若是場上被逼急了,說不定還會習慣性地用手撲球,嘿嘿,那樣還能奉送我隊點球的機會呢。唉,這樣的后衛線!那守門員呢?張路是也。這位最受歡迎的足球解說顧問,曾是北京隊門將,但現在的狀態難說,且只是個替補門將;而正選門將是《夢想劇場》主持人畢福劍。他們若想贏球,恐怕只能留在夢想中啰!
懷著極大的“同情心”,我們開始跟名嘴隊比賽。上場后發現。白巖松、崔永元因故沒來,于是我們連那么點兒的顧忌也不存在了。當“皮球”董浩獲得拿球機會時,只見場上一大一小兩個“球”挨在一起,有腿的大“球”總追不上沒腿的小球,真叫人忍俊不禁;我是打前衛的,跟我位置對頂的前衛是黃健翔,后衛是陳鐸,我真是于心不忍啊,索性讓人家幾下吧!可是漸漸地,我發現情況似乎不大對勁,我方進攻怎么總不奏效?而對方的射門一點兒也不比我們少,幾位名嘴踢得很不錯嘛!羅京踢球可不像他播新聞那樣溫文爾雅,而是十分勇猛,有相當的沖擊力。賽前,教練曾提醒我們,后衛千萬別睡著了,可現在,我們的后衛沒睡著不說,還得瞪大眼睛盯住他;打排球出身的張斌,又高又胖,卻不笨拙,傳球不錯;劉建宏踢球跟他做節目一樣靈,還時不時地做些假動作過人;李惟淼沉著老練。中場組織很有章法,國腳的風采依然可見;后衛線孫繼海左右逢源,化解了我隊的多次進攻;傅玉斌因為總踢球門球,所以大腳的破壞功夫屬一流;更讓人驚奇的是,我方中鋒一腳刁鉆的遠射,以及我的一次必進的單刀突破近射,居然被畢福劍奇跡般撲了出去……
“嘟——”裁判的哨音驚醒了正在發愣的我,陳巖中路突破,我方后衛情急中將他鏟倒,被判點球。陳巖一蹴而就,1:0。接著沒多久,名嘴隊罰角球,我方沒人來盯陳巖,我只好回撤盯防他。他的個子足足比我高一頭,我抱著僥幸的心理想,球不會這么準就落他頭上吧?沒想到,球還真的落到了他的頭上,只見陳巖不費力地跳將起來,長發飄逸的頭顱輕輕一甩,球吊入球門。2:0。
我們的隊員都愣住了,誰會想到這一切就發生在第一局短短的25分鐘內。這都是輕敵所付出的代價!
一直延續到第二局,我方都處于極大的被動之中。在李惟淼的精心組織下,陳巖屢屢危及我們的球門。一時間,門前險象環生,幸虧我們的后衛與門將全力防守,我方才勉強撐過了第二局。
最后一局,名嘴隊的體力弱點顯露出來,于是頻頻換入;換上曾是中國明星足球隊守門員的程前打前鋒。他似乎特別會為守門員著想,所以是基本不去威脅球門,使江蘇新聞隊后防壓力頓減,后院的火力控制住了,我方就開始加強攻勢。正巧又趕上名嘴隊剛換了守門員張路。張路是職業守門員,上場不熱身,感覺怎么都出不來。結果,江蘇隊趁機在門前一片混戰中,用頭球沖破了他的十指關,扳回一球。這關鍵的一球使我方軍心大振,真正的水平開始充分發揮,接下來的時間里又連入兩球,終于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