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竹虛
提起衣原體,想起了一段悲慘的故事。遠在1810年,拿破侖率兵在滑鐵盧與敵軍交戰,在緊急關頭,兵團中突然暴發了一種奇怪的眼病。患者眼睛紅腫、怕光、流淚、視力模糊,眼皮里面布滿了米粒大的疙瘩(顆粒),有的因此而失明。眼病蔓延迅速,大批官兵失去了戰斗力。醫官們想盡了辦法也無濟于事。拿破侖心急如焚,認為醫官們太無能,盛怒之下殺掉了一大批醫官。最后滑鐵盧戰役以拿破侖失敗而告終。醫官們的死卻成了一件至今未結的“大冤案”。
拿破侖軍營中流行的是什么眼病?為什么治療無效?這給科學家們留下了一個研究課題。
后來,科學家發現上述眼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因為這種眼病患者眼皮里面有粗糙不平的顆粒,有人就給此病起了名字,叫“沙眼”。1956年,我國眼科學家湯飛凡終于揭開了這個謎。原來,沙眼是由一種比細菌還要小的微生物——衣原體引起的。真相大白之后,全世界的眼科學家都為之振奮。
沙眼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沙眼的表現有眼皮紅腫、結膜充血、怕光、流淚、眼皮里面有顆粒、視力模糊等,傳染性很強。當年拿破侖軍隊中流行的眼病,可能就屬于這一類型。急性沙眼數周后轉變為慢性。慢性沙眼患者常有沙澀感、瘙癢、視力模糊等癥狀,每在過勞、睡眠不足時加重。慢性沙眼長期失治,可以引起倒睫毛、瞼內翻、慢性淚囊炎、上瞼下垂、瞼球黏連、角膜混濁等并發癥,嚴重者可以失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沙眼的發病率已明顯下降。但在廣大農村和某些邊遠地區,沙眼患者還很多見。有資料表明,某些邊遠地區人群中。沙眼的發病率竟高達90%,其中以輕沙眼(I期沙眼)居多。看來,我國沙眼的防治工作還是任重而道遠!
衣原體對人體的危害還不止是這些。有些男性尿道炎、輸精管炎、附睪炎和前列腺炎等,亦為衣原體所致。患者有排尿痛、尿頻、下墜感、會陰部痛、遺精、早泄和性功能障礙等癥狀。有人統計,75%的男性不育癥與衣原體感染有關。
婦女的子宮頸往往是最容易遭到衣原體侵犯的地方。子宮頸發炎后,可見充血、水腫、糜爛、分泌物增多且帶有惡臭。長期不愈者可以癌變。衣原體可以沿子宮頸向上蔓延,誘發子宮內膜炎、盆腔炎、輸卵管炎等疾病,患者常有腹下墜、腰酸痛等感覺。有的宮外孕也是衣原體所致。
衣原體之所以能侵入人體興風作浪,主要是人們未能認真做好預防工作。衣原體可以通過被污染的手、內衣、洗臉用具、浴盆、便器或性交等方式侵犯人體。新生兒肺炎則是分娩時通過患有生殖系統衣原體疾病的產道而感染的。如果你已經染上了衣原體性疾病,那就應進行積極的治療,而且越早越好。衣原體性眼病選用利福平、磺胺類、酞丁胺、氯霉素眼藥水或紅霉素眼藥膏,一般都有很好療效。全身感染者,可選用抗生素內服或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