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軍
人才市場上常聽到大學生感嘆:“找工作真難!”其實,找工作艱難,不僅有社會、學校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如果走進了求職的誤區,就很難找到事業發展的方向。
誤區一:自我期望值過高。不少大學生自認為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不費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極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自然擇業困難。
有一名大學生,在一家合資企業找到一份人事文員的工作。但是他認為這是一個高中生就能勝任的位置,讓他屈駕于此豈不是“浪費人才”?于是,一個星期不到就“拜拜”了。后來幾經輾轉,他憑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在一家臺資廠找到一份行政主管的“美差”,但由于他沒有大型外資企業的實際管理經驗,不能順利開展工作,試用期一到就被老板炒了“魷魚”。
誤區二:過多的物質要求。許多大學生過多考慮物質條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還講究住房、獎金等林林總總的物質享受,如果用人單位稍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瀟灑地“移情別戀”。在一次人才市場上,一位企業老總說:“企業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公司急需幾個具有經濟管理才能的大學生,可是他們太傲,動輒講待遇,要求這么高,我還敢用他們嗎?”
誤區三:迷戀大型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只有到大型企業去干,才能發揮聰明才智。他們的理由咄咄逼人:大型企業具備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機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而小企業只有那么幾十或幾百號人,資金不雄厚,更談不上什么發展前途了。其實,大型企業里面人才濟濟,競爭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饑似渴。事實上近年來,大企業里的大學生往往“大材小用”,而小企業卻多“小材大用”。其實,不管在大企業,還是在小企業,只要有真才實學,同樣能干出一番事業來。
誤區四:追求熱門職業。行政、人事是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僧吘股嘀嗌伲萌藛挝恢缓谩鞍倮锾粢弧保溥x者甚多。而一些冷門職業盡管急需大批人才,但問津者寥寥無幾。就這樣,人才市場就出現了“熱門難進,冷門更冷”的怪現象。
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誤區,是在社會、個人雙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實,大學畢業生此時應該多一點“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豁達”,不要過份計較一時的順逆,從“零”做起,從基層做起,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