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會林
動物的“一夫一妻”
一對相思鳥比翼高飛,情意綿綿,令人羨慕;一只相思鳥死亡,另一只會悲傷而死,令人驚嘆。
據動物社會行為學家們調查,92%的鳥和一部分(約5%)哺乳動物嚴格地奉行“一夫一妻”制。它們奉行這嚴格的“婚姻制度”是為了生存的需要。
英國動物生態學家羅賓·敦巴曾對“恩愛”的小羚羊“夫妻”進行了調查。他發現,小羚羊的“一夫一妻”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為了生存,生活在陡峭懸崖上的小羚羊常到平原或山谷中吃草。它們“進餐”時與人類不同,不是“同時舉杯”,而是輪流吃草。一只進食時,另一只擔任警戒,警惕獅、豺等兇殘動物,“夫妻”間每過15~20分鐘輪換一次。吃飽喝足后,“夫妻”才雙雙回家。
“一夫一妻”的鳥類是很值得稱贊的,它們不但對愛情“忠貞專一”,而且為了后代可以“不辭辛勞、舍身忘死”。鳥類沒有乳腺,不能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寶寶”,只有靠“父母”捕食喂養。一般情況下,一窩小鳥約有5~6只,要填飽這些食量大、新陳代謝旺盛的“小家伙”的肚皮可不是易事。雌鳥的力量不夠,雄鳥很體諒自己的“妻子”,于是,“夫妻”雙雙出動,為雛鳥覓食。據生物學家統計,一對鳥“夫妻”為了喂養“孩子”,每天要往返飛行數千次。
雄絨猴是動物中很“出類拔萃”的“賢慧男子”和“優秀保姆”。雌絨猴生仔一般是雙胞胎。為了讓“年輕的妻子”能休息好、吃好,有充足的乳汁喂養“孩子”,雄絨猴對“妻子”體貼入微,幾乎把“帶孩子”等所有的“家務事”都包了下來。
“一夫一妻”與性傳染病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可以預防一些傳染病的擴散,有利于人類的健康。
有一些傳染病的病原體可存在于精液、陰道分泌物或唾液中,在親吻或性接觸時可以引起傳播。
過去,性病的概念只局限于淋病、梅毒等。而現在,醫學家們已經發現有20多種疾病與性接觸傳染有關。引起這些疾病的病原體有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傳染性軟疣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淋球菌、杜克雷氏嗜血桿菌、肉芽腫莢膜桿菌、沙眼衣原體、梅毒螺旋體以及令人驚恐的艾滋病病毒等。另外,陰道毛滴蟲、陰虱、人疥螨等亦可經性接觸傳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染可嚴重影響配偶的健康。患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有發展為肝硬化患者的可能,還可能發展成為肝癌病人。
單純皰疹病毒(主要是Ⅱ型)及人乳頭狀瘤病毒的性接觸傳染可能引起宮頸癌。專家們通過調查發現,性生活混亂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這可能與單純皰疹病毒的性傳染有關。
沙眼衣原體感染可能引起不孕癥、不育癥。
艾滋病病毒可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及女性的陰道、宮頸分泌物中,在性接觸及同性戀的肛交中可相互傳播。被感染的人可能發病,出現淋巴結腫大、厭食、發熱、全身乏力、慢性腹瀉等初起病癥,然后發生致病性感染、腫瘤,最終死亡。
嚴格的“一夫一妻”可減少或避免這些傳染病的傳播。而“一夫多妻”或性生活混亂則可能使這些傳染病擴散,給家庭、社會帶來不良后果。
性傳染病與人類的“質量下降”
性生活混亂引起性傳染病擴散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影響后代的身體健康。
孕婦如果感染上性傳染性疾病,可經兩條途徑將疾病傳染給后代。其一,母胎間宮內傳染。病原體經母血進入胎盤,損傷胎盤的血管內皮,引起絨毛胎盤炎,影響胎兒血液供應,使胎兒生長滯緩、發育不良;病原體還可進而突破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直接感染胎兒。其二,分娩時經產道感染新生嬰兒。這在新生兒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產婦陰道分泌物中含有病原體,新生兒通過產道時,吞食和接觸這些分泌物,污染新生兒口腔、皮膚粘膜,引起傳染。
可經母胎間宮內傳染的性接觸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有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及艾滋病病毒等。它們引起的宮內感染可導致流產、早產、胎兒先天性畸形。常見的先天性畸性有腦積水、大腦發育不全、小頭、小眼睛、脈絡膜視網膜炎、青光眼、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血小板減少癥等。
淋病雙球菌、沙眼衣原體、梅毒螺旋體、人類疣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型支原體等病原體可經產道由產婦傳染給新生兒。其后果是,使新生兒患乙型肝炎、眼結膜炎、間質性角膜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副沙眼、肺炎、丘疹性肢皮炎、中耳炎、尿道炎等。
現在,性關系混亂引起后代患病的問題已是一些國家的嚴重社會問題。例如,美國僅某一年出生的370萬名兒童中,僅因母親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感染一個因素,就有約3700名兒童出現腦損傷病癥。又據文獻報告,英國每年有800—2000名新生嬰兒因母親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感染而存在智力低下等問題。
看來,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不僅是醫生們的事,必須引起社會重視。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和人類的明天,大家都應該嚴格奉行“一夫一妻”。
“一夫一妻”與最好的“補品”
早在500年前,一位叫帕拉策爾蘇斯的醫生就認為:“一切藥物中,最好的是愛情。”
當代的許多醫生發現,夫妻一方去世、愛情關系破裂等,往往成為一些癌癥發病的誘因。如美國醫生勒斯調查了~家癌癥醫院的450名患者,結果表明:約22%的病人在發病前受到各種不幸(包括夫妻離異和喪偶)的打擊。
日本有學者對夫妻感情的好壞與壽命的關系進行調查,發現恩愛的“一夫一妻”平均壽命比感情不好或再婚的夫妻更長。國內外不少學者將夫妻感情和睦列為長壽的因素之一,而夫妻恩愛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雙方對愛情都十分珍惜,雙方都十分貞潔。
夫妻恩愛可以給雙方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使人體神經細胞興奮性調節處于最佳狀況,使心血管功能調節在較好的水平上,并且有利于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的分泌,從而促進人體的生理功能,減少一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癌癥的發生。相反,如夫妻不和或一方有外遇而感情不專一,則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引起煩惱、神經緊張,結果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神經官能癥、胃潰瘍等病。
總之,“一夫一妻”是維護家庭幸福、保證社會的安定團結、促進家庭成員健康的重要前題。
人類即將進入新的世紀,我希望,人類通過科學創新與對自身的道德約束,能創造一個更文明的,沒有性傳染病的世界。
我期待,艾滋病日漸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