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賢
從醫學上說,癲癇是神經系統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雖然導致癲癇的病因有所不同,但它都有反復發作這一特征。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癲癇可分為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兩類。原發性癲癇患者沒有腦組織結構的變化或代謝異常,它的發生與遺傳有密切關系。而繼發性癲癇一般都與腦腫瘤、顱內感染、腦外傷、代謝異常或腦的先天畸形有關,它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癲癇發作又分為大發作和小發作,大發作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頭后仰、跌倒在地;雙目上翻、瞳孔散大;口唇青紫;全身肌肉強直收縮,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身體呈弓形;有的患者在發作時還伴有尖叫。小發作的特點是短暫的意識喪失,主要的表現是愣神、突然靜止不動、雙眼發直等。
遇到癲癇病人發作特別是大發作時怎么辦呢?首先應該讓病人平臥,防止跌倒受傷;衣領、腰帶必須解開,以保證呼吸通暢;同時用壓舌板或將毛巾、手絹塞進患者上下齒之間,以防止其咬傷舌頭;病人發生驚厥時不可按壓病人的肢體,以免發生骨折、脫臼,可以在病人背后墊一個軟枕頭以防止椎骨骨折;同時要將病人的頭部轉向一側,使口鼻內的分泌物流出,以避免窒息。病情嚴重的患者應盡快送到醫院搶救治療。如果患者驚厥的時間偏長,可以肌肉注射0.2克苯巴比妥;如果發作呈持續狀態,要在給病人吸氧的同時,采取以下措施制止大發作:首先靜脈注射地西泮10~20毫克,但注射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2毫克,以免抑制呼吸;此外,如果病人處在昏迷狀態,應保證病人呼吸道通暢,要經常吸引痰液,必要時做氣管切開;發作停止后,再給病人肌注0.2克苯巴比妥,清醒后再改用口服抗癲癇藥物。
長期反復的癲癇發作對病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病人要注意自己的身心衛生,以避免或減少發作。病人要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和飲食習慣,避免過飽、過勞、睡眠不足和情緒激動;飲食要有營養,以清淡為宜,不吃辛辣食品,不吸煙、不喝酒、少喝濃茶;可以參加一些適當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但不適宜參與有危險的工作,如在高空、高熱、高壓電、低溫等環境下作業,也不能進行化工、開車等工作,病人還應避免在機器、水、火旁邊進行工作;患者不宜參加游泳、爬山等活動。癲癇病人要從精神上解除負擔,不要有自卑感,更不能因為自己是病人而不與他人接觸。患有癲癇的兒童應照常上學,這也有利于患兒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