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子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常德、寧波、衢州、江山、麗水、金華、東陽、義烏等地撒放了大量的細菌武器,使當地人民受到了極大的殘害。日本進行細菌戰的部隊,一般知道叫731,其實遠不止此,上海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死亡工廠》,用大量已經公開的揭露材料,敘述了日本進行細菌戰的罪惡。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教授謝爾頓·H·哈里斯先生,中國譯本的譯者之一王選,根據調查所得,代表她家鄉的父老兄弟,作為原告正在起訴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承認細菌戰的歷史事實,承擔戰爭犯罪責任,向中國細菌戰受害者謝罪賠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唯一使用生化武器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為了獲得生化戰爭的研究資料,竟然包庇和掩蓋了日本的犯罪,所以這本書的副題叫作《美國掩蓋的日本細菌犯罪》,書中對美國政府和道格拉斯·A·麥克阿瑟也作了揭發。
《死亡工廠》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研究和制造細菌武器的年代早,規模大,生產的種類多,而且用活人做試驗,罪惡罄竹難書。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后,極端軍國主義分子勢力不斷增長,分別于二十世紀初葉和二十年代后期,開始了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的研究。1929年,下屬日本陸軍造兵廠的忠海兵器制造所,在廣島附近的海面上大久野島設立,主要為日本軍隊生產化學武器。直到1946年美軍占領大久野島時,這種化學武器才停止生產。
大久野島化學武器工廠生產了大量的毒氣、信號燈、管式炸彈以及氣球彈,但最優先的任務是生產引起戰斗力喪失的毒氣IPeIit。這個廠有6000多名工人,許多是中國和朝鮮的強制勞工。
以上的材料證明,遠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軍國主義已在進行生化武器的制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擁有制造生化武器手段的不止一國,但把生化武器用于戰場上,甚至投放到交戰國廣大后方的,只有日本一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沒有及時地追究這一事件,應是一大遺憾。
“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占領了中國廣大的東北地區,成立了以愛新覺羅·溥儀為傀儡的偽滿洲國,于是,日本軍國主義立即把研究、制造生化武器的基地移到了東北,先是在哈爾濱的背蔭河村,后來又到了較大的平房,主持這兩個地方工作的叫石井四郎。石井因為崇拜日俄戰爭中的東鄉平八郎,把他的研究部隊稱為“東鄉部隊”,他用活人做試驗,他在背蔭河造了一個大監獄,書中說道:“在押的有各色人物,有些是偶然被逮捕的無辜的嫌疑分子,也有地下抗日人員。其他即所謂土匪,這些人主要是中國政府正式放棄在滿洲的抵抗后,還不斷使日本人感到頭痛的游擊隊員,其中少數是追隨國民黨的,大多是共產黨的部隊,另外也有一些犯罪分子,他們是被警察送到中馬路給石井作實驗的。這些普通的人在‘政治犯短缺的時候,就會被作為實驗材料。”
書中又揭露:“早期有一次對三名共產黨游擊隊員進行了實驗,石井下令在沿蘇聯的國境線的自然鼠疫地帶搜集了40只老鼠,從老鼠身上采取了跳蚤,再從這些感染了鼠疫的跳蚤身上分離培養出鼠疫菌,注射到游擊隊員體內。三名游擊隊員很快便陷入昏迷狀態。到第12天,一名游擊隊員體溫高達攝氏40度……但三人都在昏迷狀態中被活活解剖了。”
這里所謂“早期”,就是指在背蔭死亡工廠的活動,后來搬到了哈爾濱的平房,則規模更大,手段也更殘酷,他們不斷從各個方面抓來試驗的活人,他們把這些人稱作“圓木”,書中說:“運往平房木材廠的‘圓木大多是從哈爾濱弄來的,他們中主要是漢族中國人,另有無國籍的白俄羅斯人,及1939—1940年在蘇聯邊界地帶小規模的沖突中被抓到的蘇聯俘虜,蒙古族人,朝鮮族人,被指控為間諜或各種罪狀的各種民族的歐洲人。”
“這些‘圓木在被送往平房的路上,手腳均載著鐐銬,一旦被送入平房,就一點也不被當人了。”這個石井四郎的死亡工廠,到了平房以后改稱731部隊,就是這個部隊,制造出各種細菌武器,使用于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使中國人民受到了嚴重的浩劫。
繼哈爾濱的713部隊之后,日本人又在長春的孟家村設立了一個死亡工廠,由日本人北野政次負責,同石井一樣,用活人做試驗,研究和制作細菌武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死亡工廠,有的還是由天皇敕令而設立,這本書有一個注解指出:“石井部隊設立的同時,另外一支部隊也遵照天皇的敕令設立,這支部隊的名稱是關東軍軍馬防疫廠,由一位年輕的軍醫若松有次郎指揮。”
長春孟家村的死亡工廠代號是100部隊,這個工廠與平房的相似,書中指出:“100部隊的細菌生產規模很大。他的各個實驗室主要生產4種病原體,同時也生產其他種類的細菌,其中是炭疽、鼻疽、鼠疫和馬鼻疽。”這個部也進行活人試驗,據《吉林文史資料》指出:“日本憲兵隊每星期都往100部隊送活人作實驗。”
汪精衛投敵以后,日本把研究和制造細菌戰的工作擴大到了南京,“1939年4月18日,‘中支那防疫給水部在南京設立了作戰基地。這支新部隊對外公開的名稱是‘多摩部隊,秘密番號是榮1644部隊。他建設的目的首先是研究細菌戰,其次是防疫。”
這支部隊石井選中了他的代理人增田知貞,他們著重于“研究霍亂、斑疹傷寒和鼠疫,但沒有忽略蛇毒、河豚毒,氫化物和砷”。“絕大部分的細菌研究,其中包括人體實驗。”根據作者的考證,南京這個死亡工廠“一個生產周期能生產10公斤細菌”。
哈爾濱的731部隊,長春的100部隊,南京的1644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設在中國三個比較大的死亡工廠,被他們用于試驗的活人,達到6位數以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后期,美國也在研究細菌戰,1941年5月,日本細菌戰首要分子石井的心腹北條在柏林醫學會上作過關于細菌戰的長篇演講,而日本在中國、在緬甸、在泰國所進行的細菌戰的報道,也不斷傳到美國,日本投降后,北條為盟軍所逮捕,美國馬上把他當作重要的情報來源,把他送往華盛頓,待如上賓,接受五角大樓的詢問,最后還是把他送回了東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占領了日本,對于日本進行細菌戰的情報,特別是用活人做試驗,其中也包括美國戰俘的資料也掌握到了。但美國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沒有把石井四郎、增田知貞這一批研究細菌專家列入戰爭犯罪,而把獲取他們的資料作為交換條件,而且美國在朝鮮戰爭中,也幾次進行了細菌戰。1982年8月29日《英侖時報》載有石井的兒子石井春海答記者時一段談話:“據我所知,確實是進行了交易。但是美國方面來找我父親的,而不是我父親找上門去的……我想強調的是,父親的部下,沒有一個人,作為戰爭犯罪審決,這件事難道不重要嗎﹖我為那些為逃避追究而不得不遁世求生的人感到難過,然而,對于我父親和占領軍交易的勇氣,我就不么想了。”
這段話,充分說出了美日之間的一段見不得人的交易,掩蓋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細菌戰罪行。
細菌戰爭是現代最殘酷、最無恥的一種戰爭,十年前發生的一次海灣戰爭,目的據說就是為了防止伊拉克的生化戰爭研究,但是上一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五十多年了,但是細菌戰爭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楚,日本的那些細菌戰爭犯罪分子,依然逍遙法外,不受懲戒,這是美國不能推御其責任的。
《死亡工廠》是一本揭露日本細菌戰罪行和美國掩蓋日本犯罪的好書,建議大家有機會去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