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笑
靠著10萬美元的投資經過兩年的研究,美國芝加哥市的一名牙醫艾倫·摩西最近成功地設計出一套“自我診斷頭痛病因及治療”的軟件,可根據病人的發病情況自動作出診斷和治療。摩西已于近日將這套軟件搬上了互聯網,并專門注冊了一個名為headachesearch.com的網站,為廣大網民當起了“網上醫生”。
登陸這個網站,人們會看到一份長達13頁的調查問卷,你必須將問卷中的200個問題全部回答完畢才能從軟件中得到你想知道的病因和相關診斷。問卷所問的問題十分具體而專業,包括你頭痛發病的頻率、強度、頭痛的具體位置和以往病史等等。為了了解你的病因是否與所受的壓力有關,問卷還會問及你的工作、債務、睡眠、飲食、煙酒、是否吸毒、與他人的關系尤其是與愛人之間的性關系等狀況。但是別擔心你的秘密會泄露出去——在回答問卷時你不需要提供真實的姓名和身份,網站在你進入時會自動分配給你一個號碼,你只需用號碼代表自己作答就可以了。
回答問卷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當你回答完所有問題,點擊“提交”后,網站里的“頭痛軟件”就會立即將你的病情進行匯總并加以分析,然后從其資料庫中所儲存的250多種潛在病因中找到與你的情況相符的病因,給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比如說,如果你在問卷中填寫自己的頭痛癥狀經常伴隨嗡嗡的耳鳴,而且是有節奏的劇痛,那么電腦就會警告你有可能患上了動脈瘤;如果你的癥狀是耳邊持續出現尖聲耳鳴,腦袋和耳朵一起痛,尤其是在咀嚼時疼痛更加劇烈,電腦就會提醒你注意聽力神經瘤。問卷還會問到你頭痛的劇烈程度。如果電腦判斷你所回答的癥狀十分嚴重,有可能危及生命,電腦會自動中斷問卷,警告你馬上去看醫生。
摩西對他網上診斷的這套軟件十分滿意。“一個醫生可記不住所有的事情,而一臺電腦從不忘事,”他說:“讓電腦去做那些機械性的診斷工作,讓醫生們騰出手來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治療工作。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他表示,他還將陸續在網上推出睡眠治療、眩暈治療和抑郁治療等。
摩西“上網治病”的做法招致了美國醫學界一些專業人士的強烈批評。佛羅里達州頭痛治療所的神經科教授施瓦茨說:“電腦絕不能替代醫生看病。因為一名專業的醫生會在對病人進行面對面的問診時發現許多病人沒有注意的細節,從而作出精確的診斷。電腦可做不到這一點。”另一名神經專家也認為,摩西在網上發布的問卷極其繁瑣冗長,病人很少有耐心將整張問卷做完。再加上問卷本身并不一定就是準確無誤的,因此對病人的診斷是否準確就更不敢保證了。大部分已習慣了傳統看病法的病人也表示對網上看病不太放心。長年遭受頭痛折磨的芝加哥律師克里斯托上網回答了問卷,但對問卷作出的診斷表示懷疑。他說:“我可不相信一臺電腦給我的診斷。”
對此,摩西解釋說,上網就診只是讓病人更了解自己病情的一種工具和途徑,它可幫助醫生縮小對該病人的診斷范圍,讓醫生在經過篩選的病因中找出最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