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慰群
有位正值壯年的男子,因腎結石引發腎絞痛,服用了含有中藥關木通成分的排石沖劑。20天后,他出現了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隨后尿量日趨減少,雙下肢浮腫。各項檢查顯示,病人出現了急性腎小管壞死。后經血液透析和對癥治療,才逐漸由少尿期進人多尿期,直到1年以后腎功能才基本恢復正常。經計算,他服用排石沖劑期間,累計攝入其中的關木通36克。
有位中年婦女長期遭受便秘之苦。聽說龍膽瀉肝丸能瀉火通便,遂在半年內頻繁自服龍膽瀉肝丸250~300袋(每袋含關木通0.43克)。不久,患者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乏力、食欲不振、皮膚瘙癢和貧血,接著夜尿增多。腎穿刺檢查確定其為馬兜鈴酸所致的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不得不進行血液透析以挽救生命。這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制劑引起的腎損害,即使已經停藥也無法阻止其進展,尤如多米諾骨牌效應,病人常在半年至1年內腎臟萎縮,進入終末期,出現尿毒癥。
還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僅因雙眼常有不適感,便自認為是肝火上擾所致,間斷服用龍膽瀉肝丸長達數十年。一年前毫無誘因地出現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最終被診斷為慢性馬兜鈴酸腎病。
其實,早在1964年國內就有關于大劑量服用關木通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報告。國外也有關于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減肥膠囊而引起進行性腎損害的報告。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腎內科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收治了25例馬兜鈴酸腎病患者,其中6例已經進入慢性腎衰的尿毒癥階段。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警惕。
“是藥三分毒”,以往被視為安全無害的中草藥也不例外。專家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或中成藥,易在人體內蓄積。有些患者機體反應敏感,過量或長期服用這類制劑,便有可能誘發表現特殊、發展較快、危害較大的馬兜鈴酸腎病。患病之后,腎小管變性壞死,腎功能迅速減退。
據研究,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主要有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等。含有馬兜鈴酸的中成藥主要有排石沖劑、龍膽瀉肝丸、八正散、婦科分清丸等。根據藥典的規定,關木通的用量成人每天3~6克,腎功能不全者及孕婦禁服。為了防范預后兇險的馬兜鈴酸腎病,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應小心謹慎地對待上述中藥或中成藥。在沒有弄清其確切的致病之前,最好以其他功用類似的中藥或中成藥取而代之。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