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冬
進了體操房,小明眼界大開,見到了過去只在電視里見過的體操器械:平衡木、高低杠、跳馬,還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東西。正在北京體育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廈門集美大學體育學院體操專業的鄭老師應邀為小明和爸媽做向導。“這是女子組。”鄭老師介紹道。每個器械旁邊都有一名教練在指導幾個小朋友練習動作,女孩兒們乖乖的,大約六七歲的樣子。鄭老師說:“這些六七歲的孩子,有些已經練了一年半了。”
“聽說練體操挺苦的,小孩子受得了嗎?”小明媽問。“任何體育項目都是對意志、品質、能力的考驗,同時又鍛煉了身體。體操運動最大的特點是動作類型多,難度不一樣,隨著動作難度的不斷增加,孩子會養成不斷戰勝自我的良好品質。”鄭老師說。看著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鄭老師又說:“體操非常講究動作的規范、優美。運動員都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望。
‘創新、完美是體操運動的靈魂。蘊藏在體操運動員身上的美處處可見,既有形體上的,也有心靈上的,如對音樂、節奏、審美意識、想像力、意志力、親和力的感知等。”體操房的另一半場地是男子組。小男孩兒們身著白背心、紅短褲,有的練翻跟頭,一個個挺胸抬頭、生龍活虎;有的在地毯上壓腿,小胳膊上的肌肉隱約可見。
小明媽問道:“練體操拉韌帶是不是會影響孩子長高?”鄭老師說:“體操運動員中確實少見人高馬大的,但這不是拉韌帶的原因。
個頭小的人,力矩短,做空中旋轉動作時,更容易控制。所以在選材時比較傾向小個子的運動員。藝術體操運動員也需要拉韌帶,但她們的動作不大受身高的限制,所以在選材時不考慮身高。同樣需要拉韌帶,但體操運動員和藝術體操運動員一個短小,一個修長,可見身材的高矮不是拉韌帶決定的。”
鄭老師耐心地告訴小明媽。鄭老師和小明爸媽又來到藝術體操訓練場地。這里的女孩兒都把頭發盤在頭頂,一副驕傲、自信的樣子。伴隨著音樂,一位小姑娘正在練習帶操,動作協調、優美。體操對人的形體和基本姿態要求很高,運動員要有“挺拔”的姿態,較強的審美意識。練習健美操后,孩子不僅在做動作時會注意到四肢、全身姿態的美感,即使在日常坐立行走中,也極注意自己言談舉止、形態。不管何時何地做何事,都是上體正直,提高重心,稍抬頭,顯得很健美。“鄭老師又來看訓練啦。”
這時,一位家長過來。“麗麗最近練得怎么樣?”鄭老師關切地問。“她現在簡直迷上練體操了,對學習也抓得緊了。就怕教練因為她學習退步,不讓她繼續訓練。”這位家長心滿意足地說。“麗麗寫作業也認真了,寫錯了一個字,寧愿整頁重寫,也不愿用筆把錯字涂成一團黑。她生活上也講究了,衣服稍有污漬,就會脫掉洗凈;至少一星期就要整理一次衣柜,見不得柜內有一絲凌亂。”“體操運動員在完成一套動作時,特別強調成功率和完美性。就某個動作來說,失誤一次罰十次,膝蓋、腳尖沒有繃直就得補做,直至教練認為滿意為止。這種對成功率和完美性的高標準要求深深地影響著運動員的其他方面。”
鄭老師解釋道。競技體操是一項個人間接對抗的項目,要求運動員在做動作時,盡量排除外界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所以要求運動員有較好的注意穩定性,注意的范圍要盡可能小。而且競技體操非常強調感覺,例如舞蹈感覺,騰空感覺,指尖感覺等,動作技術非常細微、精確,某些技術可以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運動員反復多次的重復練習才能體會得出來。這個特點,使練體操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事情的細節。“體操分好幾類,有競技體操、藝術體操、健美操、技巧、蹦床……”鄭老師繼續介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