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銘
原來,舞廳是舞迷們的最愛,透過濃濃夜幕,人們在閃爍的燈光和強勁的節奏中發泄著情感。可如今這已不再是時尚,勁舞有了更新的玩法——在機器上跳舞。這種機器就是跳舞機。
跳舞機是音樂模擬類游戲,亦稱DDR(即熱舞革命)。跳舞機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主機一人多高,其上安裝有屏幕,伴隨著節奏感極強的舞曲音樂,畫面不斷變換;輔助設施是舞步踏板,分4~6塊不同方向的感應塊,上面標明前后左右的箭頭指示。當音樂響起時,跟隨節奏,屏幕上會出現不同方向的箭頭,游戲者則按照箭頭的方向邁出腳步,踩擊相應的感應塊。如果正確,電腦女郎就會鼓勵你,反之,則表示遺憾。
和大多數游戲機一樣,跳舞機也有難易程度之分,可以從一拍兩步到一拍八步。對于初學者來說,即便從最簡單的兩步開始也非易事,因為不但要關注屏幕上的標識,還要留意腳底下有沒有踩錯,更要有一定的樂感,才能跟著節奏“起舞”。跳舞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在一拍二步到一拍八步之中做選擇。
嗜好跳舞機的都是二十幾歲的“新新人類”,因為在機器上跳舞無論對體力還是反應都是一個挑戰。
在游戲機房,我遇到一個不算年輕的男孩,他的舞步能用“認真”來形容,說實話,他在舞步機上給人的感覺,“運動”的因素遠大于“舞蹈”。在他跳了近一個小時后,我才發現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白領。確實,對于壓力頗大的公司一族來說,這是宣泄的好途徑。
另兩個打扮新潮的少男少女才是個中高手,男孩一身NBA的裝束,女孩是簡單的T恤和寬大的軍褲。看著我在一旁躍躍欲試的樣子,女孩鼓勵我:“試試吧,跟著我的口令就行。”原本以為有不錯的舞蹈功底是不會跳糟的,但是一旦音樂啟動,我才發現我的那點舞蹈功底完全沒有用。總是盯著屏幕顧不得腳步,讓人手忙腳亂。在女孩的鼓勵下,我才慢慢跟上了節拍,但成績仍然慘不忍睹。
也許是我的表演太“菜”,女孩忍不住上臺“現身說法”一番,這讓我大開眼界。這對少年在臺上配合絕妙,幾乎根本不用看屏幕,跳躍舞動,動作幾乎如出一轍。
DDR很消耗體力,但“新新人類”們仍然喜歡跳,因為它既能跳舞又能鍛煉身體。但初學者怎樣才能跳得好呢?您不妨聽聽DDR高手小貝的建議:“初學DDR的人不要玩太難的花式。可以先買塊跳舞毯,在家里多練習。先聽熟音樂,再學踩腳譜,慢慢培養感覺。還有,好勝心不要太強——因為是當著許多人的面跳舞,容易滋生‘較量一番的爭強好勝之心。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娛樂而已。”
連舞蹈都脫離了我們腳下的土地,這世界真是變化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