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的簽訂及實施

2001-04-29 00:00:00蔡成喜
百年潮 2001年11期

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貿易開始于1950年。

1949年底,日本中日貿易促進會給新中國的貿易部長發出信件,要求與新中國合作,發展中日貿易。1950年2月,中國貿易部副部長沙千里復電表示,歡迎中日貿易促進會來中國洽談貿易。3月15日,盟軍總司令部決定準許日本同中國進行貿易。這樣,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暫時中斷的中日貿易又逐步恢復起來,到1950年底,中日雙邊貿易額達470萬美元。然而,就在中日貿易剛剛起步之時,朝鮮戰爭爆發了。10月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12月6日,盟軍總司令部決定中止中日貿易,并對新中國實行全面的“封鎖禁運”,剛剛起步的中日貿易又告中斷。

中日貿易中斷對日本的影響很大。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其經濟發展所需的煤炭、鐵砂、大豆、食鹽等原料在戰前主要從中國進口。中日貿易中斷后,日本只能轉而從遙遠的美國購買,這不但使日本在經濟上更加依附于美國,而且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削弱了日本產品的競爭力。而對于中國來說,為恢復國民經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也迫切需要進口國外先進的工業設備和技術。因此,打破“封鎖禁運”,恢復中日經濟貿易往來,就成為這一時期中日兩國貿易界的共同呼聲。

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的召開

1952年4月3日,來自49個國家的471名代表在莫斯科工會大廈圓柱廳,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別具一格的大型國際會議——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中日經濟貿易關系逐步解凍。在此,有必要先回顧一下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召開的背景。

1949年11月22日,出于遏制共產主義的考慮,美、英、法等國經過秘密磋商后,決定于1950年1月1日成立一個不公開的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其任務是制定禁運貨單,限制對社會主義國家輸出戰略性物資和技術,因其總部設在巴黎,通稱“巴統”。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于1951年10月頒布《相互防衛援助統制法》,以停止援助為手段,脅迫所有接受美援的國家執行美國的禁運規定,阻止向社會主義國家輸出禁運物資。該法因由民主黨眾議員巴特爾提出,俗稱《巴特爾法》。

美國的禁運規定,破壞了傳統的國際貿易關系。許多西歐國家不能繼續同東歐、蘇聯進行正常貿易,企業處境困難;日本在美軍占領下,中斷了中日貿易;亞非拉一些國家受《巴特爾法》的束縛,也對東西方貿易持謹慎態度。

為了反對美國的冷戰政策,突破封鎖禁運,溝通東西方貿易,世界和平理事會于1951年開始醞釀舉行一次民間性的國際經濟會議,并由奧地利、比利時、巴西、智利、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英國、西德、蘇聯、中國等21個國家經濟界代表組成發起人委員會,決定邀請各國經濟界的代表共同研究“擴展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落后國家與工業國之間的貿易的可能性”。在得到了蘇聯政府將給予各國代表簽證保證之后,委員會決定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開國際經濟會議。

中國是國際經濟會議的發起國,對籌備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極為重視。為爭取日本代表出席會議,1951年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向大阪商船會長村田省藏、函館船塢會長加納久朗、長崎銀行行長北村德太郎、原大藏大臣石橋湛山等10位日本經濟界實力人物發出邀請,希望日本能派遣代表與各國工商界人士共聚一堂,討論發展國際貿易問題。1952年2月14日,中國再次向日本民間經濟代表發出邀請,同時明確說明在會議期間愿與日本代表商談兩國的貿易問題。

中國的邀請得到了日本經濟界的積極響應。加納久郎、北村德太郎等人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贊同發展中日貿易的建議。石橋湛山、村田省藏等人則在東京舉行座談會,研究如何派代表出席會議。然而日本政府對此的態度卻是十分冷淡。日本雖于1951年9月簽訂了《舊金山和約》,但此時尚未真正獨立,處在美軍半占領狀態下。受到邀請的日本有關人士原擬派大山郁夫、帆足計等19人赴蘇出席會議,但日本外務省顧慮美國反對,以“時機不成熟”為由,勸阻大山等人不要訪蘇,并拒絕發放護照。出于無奈,日方絕大多數代表只好打消出席會議的念頭。

但破冰者總是有的,這便是日本的三位國會議員高良富、帆足計和宮腰喜助。高良富早年留學美國,1947年當選為參議員,時任日印協會、甘地和平聯盟、日本婦聯等團體副會長,熱心于和平、文教、經濟及婦女工作。1952年3月,高良富決定借出席巴黎聯合國教科文會議之機,訪問蘇聯,看望被拘留在西伯利亞的日本人,并出席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帆足計,戰前任日本產業協議會事務局長,1947年當選參議員,參加社會黨,時任日經聯事務局長和中日貿易促進會成員。宮腰喜助早年是一位會計師,戰后當選為眾議員,曾任國際貿易振興議員聯盟理事長、中日貿易議員聯盟常任理事。帆足和宮腰認為,這是一次訪問“鐵幕”后面的蘇聯的大好機會,決定利用其國會議員身份,積極籌劃出國事宜。

中日貿易原則達成共識

1952年4月5日,在國際經濟會議開幕的第三天,高良富偕秘書松本繁到達莫斯科。9日,高良富身著和服在國際經濟會議上發言,表達日本對發展與中蘇貿易的渴望。她說,“如果日本每年能從中國和蘇聯購入800萬噸煤炭,同時以纖維品等工業品的輸出相抵的話,日本經濟可能就會因此而大大受益。現在,日本從世界的海角天涯購入原料,因為不得不經由巴拿馬運河,橫穿太平洋來運輸物資,生產成本大大提高。如果進行這樣的貿易(指與中國、蘇聯的東西貿易)將會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大見成效。”她的演說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

繼高良富之后,4月29日,帆足計、宮腰喜助及其秘書中尾和夫幾經周折來到莫斯科。帆足和宮腰是在日本政界名流西園寺公一、風見章等人的幫助下,借考察丹麥奶酪業為名申請出國護照,并向外務省出具了不去莫斯科的保證后,才在1952年4月初拿到護照成行的。飛抵香港時,莫斯科會議已開幕。在考察了丹麥的農業后,三人即抓緊時間取道芬蘭趕赴蘇聯,因聯系出問題,差一點被芬蘭當局當作非法入境者拘留。待到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已經結束半月有余,但是專門等待他們的中國代表團成員雷任民還在那里。

三位議員在莫斯科期間,除了與蘇聯代表接觸、商談日蘇貿易之外,最切實的成果是與雷任民的會談。雷任民時任中國貿易部副部長,主管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日本代表與雷任民經過三次徹夜長談,就中日貿易的原則達成了“互惠、平等、和平、友好”的共識,雙方同意在這個立場上進行貿易協商。至于具體的貿易協議,雷任民邀請日本代表訪問中國,到北京之后再詳細擬定。

日本三位國會議員訪華

1952年5月15日,高良富、帆足計和宮腰喜助三位國會議員及其隨行秘書松本繁、中尾和夫,應中國貿促會的邀請,從莫斯科飛抵北京西郊機場,受到冀朝鼎、孫平化、肖向前等人的迎接,成為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高良等人來華是由中國貿促會負責接待并與之談判的。中國貿促會成立于1952年5月4日,它是在出席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回國后,經政務院批準成立的一個民間經濟團體,目的在于執行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決議,并積極推動中國國際貿易的展開。委員會由17人組成,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任貿促會主席,中國銀行副總經理冀朝鼎任秘書長,貿易部副部長雷任民、中國進出口公司經理盧緒章等任委員。

中方對談判的基本設想是:從打開中日貿易的大局出發,同時考慮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力爭與日本代表達成協議。如南漢宸所說:“這次會談的最高目標是兩國間的和平、友好和增進貿易,由于我們同日本代表已變成了友人關系,打算從大局考慮事情。”

談判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原則問題的談判,因有在莫斯科達成的共識,進展比較順利。在南漢宸、冀朝鼎與高良富等舉行了兩次會談后,一般性條款文字已基本敲定。接下來的是具體業務的談判。

中方負責具體業務談判的是中國進出口公司副經理倪蔚庭,日方是帆足計。由于禁運,日方拿不出象樣的貨單來。倪蔚庭在談判時指出:“日本要求進口中國的鐵砂、煤炭、大豆、鹽等重要物資,我們有的是,但是日本受《巴特爾法》的束縛,究竟能出口什么呢?總不能拿香菇、口琴來交換吧?”說得帆足計無言以對,只能苦笑。

不過,考慮到日方的處境,中方還是表示可以在《巴特爾法》所允許的范圍內談判。由于中日貿易斷絕,當時的日本實業界對新中國的市場很不了解,不知道中國需要什么樣的產品,能出口什么樣的產品,再加上三位日本國會議員缺乏貿易知識和簽定協議的準備,日方只得臨時收集貿易資料,并經常打電話到東京詢問早先成立的中日貿易促進會,請求幫助,時間非常緊張。在談判中,雙方一句未提炮彈、戰車等軍需物資的交易,自始至終都是研究和平物資的交換,甚至對那些有可能被解釋為戰略物資的商品如車輛、電氣機車等都沒有列入貨單。

在談判中,中方對甲類物資的成交特別關心。在商品貨單擬就后,倪蔚庭向帆足計提出,如果日本不輸出甲類物資,中方就不能承認乙丙類物資的輸出,如果日本可以輸出20%的甲類物資,乙丙類物資可以成交15%。帆足計認為,在現在的情形下,無論日本代表如何努力,半年之內甲類物資也許連一個也成交不了,如果這樣的話,這個協議就會成為“氣球廣告”而失去實際意義,希望中方從可能性考慮,無論是乙類還是丙類,只要能成交就行。

針對中日雙方的分歧,冀朝鼎又與日方代表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談。日方代表重申貿易應從可能成交的商品入手,認為通過交換商品,雙方的理解就會加深,國民的認識就會提高,政界的誤解就會消除,甲類商品的輸出就可能被允許。冀朝鼎肯定了日方主張的可行性,表示為打破中日關系的完全斷絕局面,中方愿著眼于大局。結果,中國方面本著謙讓和友好的精神,體諒日本代表的熱情和誠意,同意按日方的意見達成協議,但同時表示,甲類物資的確是和平物資,希望日本代表為其輸出的實現盡最大努力。

《中日貿易協議》簽訂

經過半個月的談判,雙方終于達成了中日第一個民間貿易協定——《中日貿易協議》。1952年6月1日,簽字儀式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大廳舉行,代表中方簽字的是中國貿促會主席南漢宸,代表日方簽字的是高良富(日本出席國際經濟會議代表)、帆足計(中日貿易促進會代表)、宮腰喜助(中日貿易促進議員聯盟理事長)三位國會議員。

第一次中日貿易協議的內容簡明扼要,它規定:(1)每方購入與售出的金額各為3000萬英鎊。(2)采取同類物資相互交換的方法進行貿易,貨物按雙方供求重要程度,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換甲類,乙類換乙類,丙類換丙類,甲乙丙三類物資的總貿易額的比重依次為40%、30%、30%。(3)為了促成協議的具體執行,有關購入與售出商品的數量、規格、價格、交貨時間及地點等事,日方將派代表前來談判,日方代表應為日本民間的正式工商業代表,只限于談判貿易。(4)交易方式以易貨平衡為原則,僅以英鎊計價。(5)雙方設立仲裁委員會,仲裁在中國境內進行。(6)協議應于1952年12月31日以前執行,如到期貿易額尚未全部完成,經雙方同意再酌量延長。

貿易協議附件列出了雙方商品分類的詳細名單。由中國輸出的甲類物資有:煤炭、大豆、錳砂、鐵砂等;乙類物資有:鹽、花生仁、桐油、鎂石等;丙類物資有:滑石、松香、生漆、蓖麻籽等。由日本輸出的甲類物資有:紫銅、鋼材、鋁錠、鍍鋅白鐵、馬口鐵等;乙類物資有:紡織機器、冷藏船、殺蟲劑、燒堿等;丙類物資有:自行車、打字機、顯微鏡、錄音機等。雖然中國也知道,日方甲類物資屬《巴特爾法》及“巴統”的禁運商品,在目前階段日本政府是不可能同意其輸往中國的,但中方并不企望一蹴而就,而是把它作為一個雙方共同的努力目標,希望通過日本民間的貿促運動,迫使日本政府逐步放寬對中國的貿易禁運,最終實現甲類物資輸出。

日中貿易促進會議成立

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的召開,特別是三位日本國會議員訪問中國并簽訂中日民間貿易協定的消息傳到日本,立即引起巨大轟動。中日貿易促進會是代表日方在貿易協議上簽字的唯一民間經濟團體,但帆足計在簽字時并未取得該會賦予的代表資格。在得悉協議內容后,中日貿易促進會不但沒有追究帆足計專擅之責,而且立即表示承認帆足計的代表資格和協議的有效性,并向三位國會議員和南漢宸表示感謝。7月1日,當帆足計、宮腰喜助和秘書中尾和夫取道香港返回日本時,日本各界人士聚集東京機場,歡迎帆足計一行訪問中國歸來。回國報告會排滿了日程,東京、大阪、神戶、京都、名古屋等地的地方官員爭相主持報告會,每場觀眾達一萬多人,會場擠滿了企業界、貿易界、金融界等經濟界人士,外務省、通產省也派主管官員來聽。貿易協議的中方簽字人南漢宸在日本更是名聞遐邇,渴望同中國恢復貿易的日本工商界人士紛紛寫信給南漢宸,要求進行具體交易。

就在這種熱望中日貿易的形勢下,1952年5月22日,日中貿易促進會議宣告成立,平野義太郎、山本熊一兩人任議長。在中日貿易促進會、日中友好協會的協助下,該組織立即展開了以促進日中貿易為宗旨的國民運動,并在全國各地設立60多個分會,還組織了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籌備會,參加者不僅有工商業者,還有廣大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面對日益高漲的國民運動,日本國內其他黨派的國會議員感到,在大選中不提促進日中貿易,就會喪失選票,于是他們也紛紛出來從事促進中日貿易的活動。

貿易協定在執行中困難重重

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的簽字,雖然轟轟烈烈,但具體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其障礙不在中方,而在于日本政府。

就中方來說,第一次中日貿易協議的簽訂,得到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一致歡迎和支持。貿易協議簽訂后,中國貿促會主席南漢宸立即發表談話,邀請中日貿易促進會派代表來北京商談實現中日貿易協議之具體問題。1952年7月30日,南漢宸致信日本日中貿易促進會議議長平野義太郎,要求日本民間經濟團體采取行動,敦促日本政府放寬對華貿易禁運。為了解決對日貿易中的支付問題和日船來華問題,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向日方提出了兩種對等、公平、安全的付款方式,供日方選擇:一是直接易貨方式,通過第三國銀行對開英鎊信用證或保證書,貨物直接裝運;二是單面結匯方式,由進口方開來英鎊信用證,并附有“貨裝船后即付款”之條款。10月22日,中國政府頒布了《日本籍船舶來航暫行辦法》,同意日本貨船通過中日貿易促進會和中國貿促會的聯系,逐船逐次到中國指定的港口運載中日民間貿易協議所規定的物資。要知道,在50年代初西方陣營的諸國家中,只有英國的船只可以進入中國港口,日本的船只是沒有這個特權的。準許日本船只進入中國港口,這是恢復戰后中日貿易關系的一個重大步驟。

就日方來說,情況則有所不同。日本的民間經濟團體尤其是中小工商業者對開展中日貿易極為踴躍。8月14日,日中貿易促進會議議長山本熊一致函中國貿促會主席南漢宸,稱:“7月30日南致平野的信要求擴大雙方貿易,日中貿易促進會議經過兩天全國大會,一致要求發展中日貿易,輿論已迫使華盛頓同意日本向中國出口紡織機器等四種設備,接著又解除了化學纖維的禁令。目前正全力爭取鍍鋅白鐵及黑鐵皮等甲類物資的出口,以全面實現北京協議。”中日貿易促進會也致函中國貿促會,說9月20日該會在東京召開了有500余貿易商參加的會議,并選出談判代表15人赴中國,不久還將宣布第二批代表名單。此刻談判代表正在為獲得出國護照向吉田政府進行交涉。

然而,日本政府及日本經濟界的最高代表機關——經濟團體聯合會對協定的態度則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們要求擺脫日本經濟對美國的過分依賴,有發展中日貿易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不敢擅自放寬對中國的“封鎖禁運”,害怕刺激美國,引起美國的干預。有鑒于此,日本政府對開展中日貿易的方針是:可以安安靜靜地搞,但不能公開地發表出來;可以進行某些商品的交易,但必須受“巴統”和《巴特爾法》的限制;可以繞道第三國轉赴中國,但日本政府不能發放赴中國護照。正如通產省所說:“與中國進行以貨易貨貿易并不是不可以,一部分物資的輸出入交易也是可行的,但是3000萬英鎊即300億日元的巨額物資交易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日本目前還不能派遣代表赴中國交涉具體的交易合同。”

兩次流產的貿易合同

由于日本政府拒絕簽發來華護照,取道香港又有港英當局作梗,貿易協議簽定后三個多月,盡管中國貿促會和中國進出口公司同日本廠商來往電函不斷,但無一日本商人來北京簽定合同并做成具體交易。正當中日雙方一籌莫展之際,一位日本商人沖破阻力,取道香港只身來到北京,他就是巴商事株式會社常務董事櫻井英雄。

櫻井英雄出生于1914年,1939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機械系畢業后,曾在日資企業華北航空公司駐北京、上海辦事處工作,戰后回國設立巴商事株式會社,并擔任中日貿易促進會理事。1952年8月,櫻井化名岡本一郎來到香港,并通過宮腰喜助、山本熊一的介紹,寫信給中國貿促會,要求到北京商談中日貿易協議項下的交易,并商談有關支付、運輸、檢驗及仲裁等問題。由于這是第一個日本商人來華簽定具體合同,中國貿促會十分重視,在報請中央聯絡部、中財委、外交部批準后,貿促會決定邀請其來京談判貿易,并電告中國駐港機構為其辦理入京手續提供方便。

1952年9月底,櫻井英雄從香港來到北京,由中國貿促會接待。貿促會原擬由中國進出口公司單獨與櫻井談判,但私營進出口企業——天津中發商業股份公司在10月4日給中國貿促會來函,要求與櫻井直接談判貿易。由于此事關系中國對私營進出口商的整個政策問題,貿促會決定報外貿部處理。雷任民批示:“我們擬準私商參加對日貿易,但必須是有組織有領導才成。直接談不妥,會使談判陷入混亂。如中財委批準,我們的意見,可準倪(蔚庭)為天津成員之一。”

這樣,談判實際上是在中國進出口公司領導下由天津中發商業股份公司與櫻井之間進行。由于這是實現中日貿易協議的第一個合同,中方從各方面盡量作了照顧,只要是櫻井想做的、能做的,都予以滿足。11月28日,雙方簽訂了以貨易貨合同,進出口金額各為18萬9千英鎊,貨單基本上為乙丙類物資。

然而,該合同最終未能履行。櫻井回國后雖然為履行合同多方奔走,但日本有關銀行拒不開立信用證,通產省也不發放進出口許可證。小小的巴商事資信單薄,時間一長,不免債臺高筑,最終歸于破產,合同自然也就無法履行。但即便如此,它在當時卻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注目,使更多的人參加貿易促進運動。

繼櫻井之后來到北京的是啟明交易株式會社社長香川峻一郎,常務董事濱野悟、望月勛,顧問西本直民。該公司不同日本的貿促團體交往,標榜“不言實行”,即不談政治,不搞運動,只做買賣。香川三人是在1952年10月初來到北京的。自10月11日起,中國進出口公司即開始與其談判。該公司稱:這次他們來華前已取得日本政府的同意,希望以日本政府允許輸出的紡織機、染料、紙張、羊毛織品、DDT、化學藥品、蚊香、洋菜等交換中國的煤炭和大豆。顯然,日方提出的交易貨單不符合《中日貿易協議》的基本要求,是要以日方的乙類物資來交換中國的甲類物資,理所當然地為中方所拒絕。但中方考慮到啟明交易對中國甲類物資需求迫切,并且該公司在戰前就經營開灤煤炭,有較強的經營能力,決定一邊與其談判簽定乙丙類商品交易合同,一邊探討互換甲類物資的可能性。經雙方多次洽談,逐步取得一致意見,11月24日,簽定了甲類物資預約性易貨協議,并同意以此作為實現《中日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主要內容為:每方購入與售出各為700萬英鎊,中方輸出鐵砂、錳砂、大豆、豬鬃,日方輸出電解銅、鋁錠、鋼鐵、鋼管、馬口鐵、建筑鋼材、鐵路鋼材、鍍鋅白鐵、黑鐵皮、油桶鐵皮等。

顯然,這一易貨協議金額之大、輸出規格之高,已遠遠超出日本政府所允許的范圍,就連談判雙方也感到實現的可能性不大,正因為如此,協議才是“預約性的”,即可能實現,也可能實現不了,但雙方愿意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做出努力。香川等人回國后經與日本政府交涉,果然不出所料,為日本政府所拒絕,協議當然也只能以流產而告終。

鈴木一雄與“托馬斯方式”

繼櫻井英雄和啟明交易的代表之后,1952年10月底,中國貿促會又迎來了一位日本客人,他就是“中日貿易促進會”常務理事鈴木一雄。

鈴木一雄早年攻讀經濟,后入三菱商事工作,1949年5月,鈴木一雄與高橋莊五郎、押川俊夫等人成立“中日貿易促進會”,著手與新中國建立貿易關系。《中日貿易協議》簽訂后,鈴木等人情緒極為興奮。為了解決中日貿易中的支付、運輸等問題,為日本商人來華做成具體交易創造條件,鈴木一雄在香港華潤公司的幫助下,化名凌本雄來到北京。他在北京長達7個月的逗留期間,不分晝夜地工作,一方面同中國貿促會、中國進出口公司等單位頻繁談判,另一方面通過電函同日本有關公司聯系,逐漸促成了一些具體合同的簽定并且付諸實施。曾經通用一時的“托馬斯方式”,就是鈴木一雄同倪蔚庭開發出來的易貨辦法。

同鈴木一雄在三菱商事共事的日本實業家松宮康夫,戰后設立東京貿易株式會社,電報掛號托馬斯(TOMAS)。松宮康夫參加中日貿易促進會,希望開展對中國貿易。但當時日本政府嚴禁對華貿易,工作十分難做。及至1953年初,通產省始同意在嚴守禁運的原則下,放開少量商品做逐筆易貨貿易,每一筆的進出口金額都要相等,原則上由日本先出口,然后在規定時間內訂立相等金額的進口合同,成交前雙方對開英鎊信用證。鈴木在北京為松宮聯系了第一筆交易,由日方先出口北海道海帶,然后在3—4個月之內進口同等金額的中國豆餅。這個合同得到了通產省的批準,鈴木和東京貿易往返聯系所使用的電報掛號——托馬斯,也就成為日方“先出后進”的代名詞。鈴木向其他商社推薦這種交易方式,從而逐步逐筆做成了具體交易。日本通產省后來又同意可以“先進后出”進行貿易,鈴木名之為“反托馬斯方式”。

“托馬斯方式”是特殊條件下的產物,它雖然實現了中日物資互換,但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雙邊貿易的發展。首先,一進一出之間,不可能在金額上完全相等,上一筆合同留下的差額,必須要等下一筆合同來補做,甚為不便。其次,并非日方所有的外貿商社都同時經營進出口業務,有的可能主要從事進口業務,有的則可能主要從事出口業務。從事進口業務的不愿把出口指標送給別的商社,而從事出口業務的由于沒有從中國進口而無法出口。第三,同時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商社也存在貿易范圍的障礙,有的可能主要進口乙類商品,出口丙類商品,而有的則可能是出口乙類商品,進口丙類商品。由于有同類物資相易的規定,這類商社也很難把生意做大。

針對“托馬斯方式”的不足,1955年,中日雙方貿促團體曾試圖將“托馬斯方式”的逐筆易貨平衡,改為在一個大的貿易議定書范圍內進行綜合平衡,以利于簽定各種進出口具體合同,但未能成功。因此,“托馬斯方式”雖然為打開中日貿易開了頭,但又束縛了貿易的發展,直到60年代日本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放寬對中國的限制,“托馬斯”才成為歷史名詞。

鈴木在京期間,中日貿易的支付問題和運輸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在朝鮮戰爭之前,中日貿易采用美元支付,但金額小,期限短。1950年末,美國制定《外國資產管理法》,凍結了中國在美資產,中國對資本主義國家貿易不能使用美元結匯,轉而采用英鎊。鈴木來京前,日本政府已同意中日貿易可以通過第三國銀行對開英鎊信用證,日方先開信用證則由中方先輸出商品,中方先開信用證則日方先輸出商品,并且雙方可以用英鎊先結匯。這樣,支付問題便不再成為障礙。至于運輸問題,中國政府在1952年10月22日即已頒布《日本籍船舶來航暫行辦法》,1953年4月27日,日船首次到達中國,以后日趨頻繁,中方曾為此簡化了報批手續。

《中日貿易協議》的兩次延長

1952年底,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執行期滿,進出口總額6000萬英鎊的協議還未做成一筆。經鈴木一雄和中國貿促會聯系和協商,12月31日,鈴木一雄與冀朝鼎簽定《中日貿易協議延期半年議定書》,稱:“為繼續促進中日兩國貿易起見,根據中日貿易協議第七條之規定,經雙方同意,特將原訂協議有效期延長至1953年6月30日為止。屆時如有必要,經雙方同意后,得再予延長之。”中國貿促會主席南漢宸為此發表談話,指責日本政府阻撓中日貿易協議的實現,破壞巴商事合同;日本貿促團體也多次舉行大會,要求取消禁運,放寬人員往來,開展經濟交流,實現協議規定的貿易額。

進入1953年,有一件事促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簽發日本人訪華護照,這就是日本紅十字會、日中友協、日本和平聯絡委員會三團體的代表到北京,同中國紅十字會談判在中國的日本僑民分批集體回國問題。在這種氣氛下,又有一些貿易界人士相繼來到北京,與中國貿促會和中國進出口公司洽談貿易,建立業務聯系。不過,能簽定合同并做成交易的仍然很少。截止1953年4月7日,對日貿易實際只做成四筆,它們是:東京商會的海帶易豆餅合同、啟明會社的海帶易滑石塊合同、東邦會社的人造絲易豆餅合同、羽賀商店的人造絲易柞蠶絲合同,全部價值不足20萬英鎊。

這樣,到1953年6月末,延期半年的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的實施仍然遠未達到預定的數額,為了支持日本的貿促運動,中方同意再次予以展延半年。為此,南漢宸于6月30日又一次發表談話指出:中日貿易協議未能履行,是由于受到美日反動派的百般阻撓,協議中規定的日方輸出的全部甲類物資及絕大部分的乙類物資一直被放在禁運之列,成為中日貿易發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日本政府在日本人民的壓力下,雖然不得不放寬一些商品的出口限制,但絕大多數是中國不需要的,對實現中日貿易無所裨益。南漢宸提到,在同一時期,中國已同蘇聯及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了聯系,又同錫蘭、英國、法國、芬蘭、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建立了貿易關系。日本距離中國最近,本來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重建戰后的貿易關系,但是一年來的事實證明,不打破封鎖禁運,中日貿易是不可能順利發展的。封鎖禁運并沒有損害中國,相反卻損害了資本主義國家自己。

盡管中方兩次延期,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自1952年6月1日簽訂至1953年第二次協議簽訂為止,在長達16個月的時間里,僅執行了協議規定總金額的5%,而且所成交商品的絕大部分為丙類物資。可見開拓中日貿易的任務還很艱巨。

(責任編輯:瑤 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97视频免费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无套av在线|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在线欧美a|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在线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曰AV在线无码|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丁香六月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91亚洲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亚洲色图欧美|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男人的天堂|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色偷偷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欧美色图第一页| 日韩精品资源|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www.日韩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视精品|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综合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久久女人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久久|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